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梅燕 《现代商业》2012,(6):226+225
伴随整体经济形势的演变,铜冶炼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国内铜矿供应不足、需要进口铜精矿的状况,因而需要应对由于国内铜价与LME铜价不一致带来的风险。如何合理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对于铜冶炼企业的利润保持和价格风险规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铜价波动是铜产品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来把握真正影响价格的因素,从而对价格波动进行合理的应对。主要从供需基本面、矿山的情况、废铜的政策、冶炼的成本以及下游刚性需求等几方面对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丰富铜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铜产量和消费量快速增加,作为第一消费大国和纯进口大国,铜价大幅上涨。我国受到的不利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库存的减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波动、用铜行业发展趋势变化、生产成本降低、投机者的热情、石油等相关商品的价格波动、汇率、进出口政策和替代产品制约铜材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我国铜业发展当务之急是形成反映我国铜产品供求关系,且能被国际市场认可的铜价。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0年~2013年上海现货铜日均交易价格数据,运用GARCH族模型对铜价格波动的时变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铜价存在高阶的ARCH效应,其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集聚性;铜市场中风险与收益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风险未必意味着高收益;铜价波动存在杠杆效应,且负向冲击引发的价格波动大于正向冲击引发的价格波动;基于GED分布的AR(1)-TGARCH(1,1)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铜价波动特征,可以用于对铜价未来走势的预测。最后,给出了抑制铜价波动、完善铜交易市场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1):53-54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铜价持续上涨,我国铜冶炼行业投资增幅过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文件,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遏制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杨高尚 《中国市场》2013,(34):147-148
受近年来铜价整体走高以及国内旺盛需求的刺激,国内铜冶炼行业开始疯狂扩张,加上国际财团对铜矿资源的垄断,致使国际市场铜精矿加工费维持低位运行,国内铜冶炼企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生存状况堪忧。因此,加强铜精矿市场调查分析、做好进口铜精矿采购以及探索适合金隆公司的原料进口采购新模式、新思路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套期保值操作在铜产品进出口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影响铜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铜价波动异常剧烈,给我国铜进出口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风险,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恰好能提供一个规避现货价格风险的渠道。本文就铜进出口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的原理与注意问题进行讨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金属价格高位运行且剧烈波动的形势,许多以贵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都积极运用期货来进行套期保值。尤其是参与国际交易的铜进口企业,国际上很多影响铜产品价格的因素,导致铜价波动异常剧烈。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恰好能提供一个规避现货价格风险的渠道。本文从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出发,对套期保值的操作和会计处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戴阳 《商》2012,(9):130-131
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期货市场对相关商品的预期价格又直接影响着对相关企业原材料成本的预期,这种预期传导至股票市场则表现为相关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对铜期货价格与以铜产品冶炼和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铜期货价格对铜产品冶炼企业与铜产品加工企业股票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进入5月,铜的价格如同坐上了“过山车”,疯狂上冲,又急剧回落,不断的起起落落导致出口企业无所适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铜价在近年间的持续走高?价格的不稳定又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企业有没有应对价格波动的良策?本期的封面文章将探究铜价走高的迷局,寻找“幕后”的原因,聆听专家的建议,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1.
进入5月,铜的价格如同坐上了“过山车”,疯狂上冲,又急剧回落,不断的起起落落导致出口企业无所适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铜价在近年间的持续走高?价格的不稳定又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企业有没有应对价格波动的良策? 本期的封面文章将探究铜价走高的迷局,寻找“幕后”的原因,聆听专家的建议,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2.
杜园  李敏 《现代商业》2014,(26):228-229
我国铜资源及其相关产品过渡依赖国际进口,使得国内相关企业缺少定价权,易受国际大宗商品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了很大风险。本文通过现金-持有套利策略,来预测分析国内铜价的变动,从而给购买铜或者铜期赁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本文用协整方法研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ME铜现货价格序列与期货价格序列间存在C(I1,1)的协整关系,且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形成短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应对国际铜价格波动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力 《中国市场》2012,(37):68-74
在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的基础上,对铜价波动的国际及国内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增速放慢,铜需求的中国因素"褪色"。2012年铜价的大体趋势是先抑后扬。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3)
伴随着近几年国际铜价的不稳定,企业个体应如何应对铜价的波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并制定中国铜工业企业发展的贸易战略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浙江精炼铜贸易的研究便可以在分析发现精炼铜贸易问题的同时,可以对政府关于精炼铜贸易所做的政策方面的调整提供相关有效的资料,从而使浙江省在铜贸易方面得到全面的改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铜消费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未来数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除了自身的发展带动铜消费增长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也使中国铜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长。今年的铜价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从4000美元到8500美元,LME铜的飙升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使得冶炼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也给铜加工企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资源的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铜工业竞争力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7.
王彩惠 《中国市场》2014,(32):89-95
2014年上半年铜价先跌后涨,而且沪铜引导伦铜、伦铜跟随沪铜的特征较为明显,表明在去金融属性的过程中,基本面逐渐成为铜价波动的核心因素。主要观点有:微刺激政策常态化下,铜价下方支撑将上移;下半年供给压力加大利空铜价,但在宏观偏暖支撑下,下方空间有限;厄尔尼诺期间金属价格易受炒作;融资铜的积聚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是影响铜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半年的走势将以冲高回落为主旋律,操作区间为46000元52000元。  相似文献   

18.
苑会祥 《新财富》2005,(11):21-21
国际市场高涨的铜价和国内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使民企在铜冶炼行业发现了掘金的良机。目前民营资本在这个行业的新增产能中已占到了1/4的份额。然而铜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国有资本最终将保持控制地位,因此在投资越来越热的调整中,民企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大宗商品金融化趋势下,我国铜市场与金融领域的联系愈发紧密。文章主要站在铜供需等非金融因素的视角,通过引入国际铜期货价格、货币及汇率等金融因素,对铜价格波动的成因展开检验。通过分析,文章认为铜价格与铜供给、铜需求、经济周期、国际铜价格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引起铜价格波动的金融与非金融因素展开了分析,随后就加强铜价格波动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铜加工产品的需求和消费随之增长。但是我国铜原料大量依赖进口,而铜的价格波动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经济发展、汇率、基金等原因影响加大。为了规避价格风险本文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减少因价格风险造成的损失,对我国铜加工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