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里,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展开,出现了迁村并居"大跃进"的风潮;在一些地方,由于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出现了严重危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并非将农民上楼就是实现了农村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政策实际运用中,扭曲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政策目的,将获取地方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置于首位,不考虑实际状况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将本来用于建新的周转指标,在一个周转期内重复、多次使用;并且不考虑农民意愿,统拆统建、强拆强建。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村宅基地置换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宅基地置换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对宅基地的置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 江苏省滨海县通过实施土地复垦整理,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增加建设用地,本是件好事。但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扩大整治范围、强拆强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地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增减挂钩政策的争论。本文从苍山县近年来开展增减挂钩的具体实践出发,在增减挂钩的合法性、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合作经济》2013,(3):23-23
陈锡文:土地流转需注意两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依法、自愿、有偿是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实践中有些地方违背这些原则,出现违背农民自身意愿、强制性流转土地的情况,目前特别要注意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许多地方创造了不少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做法和经验,已经走出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但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地方错误地将新农村建设仅仅理解为村容村貌的改变,热衷于好看不好用的"花架子";有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变成简单的"造屋"运动,不顾农民的意愿对老村老宅大拆大建;还有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了表现政绩的"面子工程"……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使新农村建设见了一些"成效",却违背了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实现农民真正富裕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14,(3):I0006-I0006
农业部于2月2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保证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通知提到,有的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和流转比例,靠行政命令下指标、定任务、赶速度,违背农民意愿,损害了农民利益;有的地方盲目引进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加剧了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仔细阅读2008年第11期《中国合作经济》卷首语《土地流转应看重农民的意愿》一文,感触颇多。 该篇文章核心问题主要是考虑和讨论怎样处理好农民在流转土地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三农的焦点是农民.农民的意愿代表着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近日出差到外地,听朋友谈起当地的一起"逼农致富"的闹剧。当地政府为了发展苹果产业,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毁麦苗栽苹果树,而且占用了1000多亩基本农田,结果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对此,老百姓怨言很大,有的群众为此还赴京上访,影响十分恶劣。农民穷,当然想致富,但如果不征求群众意见而"逼民致富",就有违初衷,甚至会适得其反。事实上,"逼民致富"在工作方法上是完全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的,使  相似文献   

11.
吴俊 《魅力中国》2011,(21):305-305
近年来,在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问题上,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一味“做大做强”,纷纷争做“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为了满足城市扩展用地的需要,许多地方政府牺牲耕地剥夺农民利益,大规模圈占耕地,出现大量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由此带来城乡对立,社会冲突,危害社会安全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城市土地无序扩张是城市化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城市蔓延扩张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在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潮中,不少地方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做出了成绩,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而有些地方则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进,为调整而调整,好心没有取得好结果;更有个别地方,为出成绩大搞形式主义,不尊重农民的意愿,采取行政命令瞎指挥,弄得劳民伤财,民怨沸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合作经济》2007,(4):39-39
我国改革发展的现阶段,由于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尤其是经济利益、土地利益、腐败问题等多种因素引发了农村社会矛盾.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走向“维权”之路.其中以湖南衡阳、安徽阜阳等地的诸如“代表队伍”、“农民维权协会”、“农民发展协会”组织最为典型.这些组织的绝大多数维权活动基本保持在法律框架之内,但都处于灰色状态。  相似文献   

14.
力印 《当代陕西》2007,(8):55-55
陇县城关镇高塄村的奶牛协会,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合作,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创造了品牌,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据统计,我省农民专业协会占全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70%左右。这些年运行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可喜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丹 《理论观察》2009,(1):108-110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通过旧城改造等项目把越来越多的城郊地区划为城区范围,通过旧城改造等方式征用城郊农民的土地进行开发。农民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城郊农民通过“农转非”一夜之间变身为市民,住在征地后的还建楼里,这是农民的真实意愿吗?尽管城市化是一股不可避免的潮流趋向,但是我们更应该根据实际逐步加以推进,把农民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切实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范围的清晰界定,明确了政府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不同,并分析了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从政府和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利益和价值博弈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政府如何发挥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础上,从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角度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并不高,而有意愿定居城镇的贫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县城与小城镇。贫困农民的定居意愿及定居选择与非贫困农民的情况相似。家庭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个人人力资本和家庭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与非贫困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城镇化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燕 《魅力中国》2009,(6):48-49
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政之首。但在执行各项中央利农政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与中央政策相违背的事件时有发生,如种田农户的粮食直补款被截留、地方政府非法征用土地等。本文将站在传播学的角度上,探究中央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失效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政治权利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发展的进程。但选举法却违背宪法,维持了城乡居民选举权的不平等,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弱化了农民通过选举直接代表自己从而表达政治意愿的权力。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不公平现象将导致更大危害。因此尽快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的平等是实现政治和谐的必经之路。当然提高农民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能够更有效的行使选举权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张美华 《魅力中国》2011,(2):133-133
在强迫城市化当中出现的暴力流血事件,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与农民信息交流的不畅通,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勾结,农民维权方式的极端。本文从政府制度角度浅祈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完善政府的信访制度,座谈会制度,政府内部与外部的监督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