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的全球博弈和中国的政策演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对全球碳问题实质、碳减排政策制定,中国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认识过程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中国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法律法规、强化统计体系、建立示范体系来推动碳减排工作,获取国际支持和认可并争取排放空间.  相似文献   

2.
统计表明,农业碳排放量占到全部碳排放量的17%。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碳减排,是实现我国全面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同时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存在着人均耕地数量少、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中资源能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农业碳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借鉴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碳减排的经验,对于降低我国农业碳排放,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比较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在促进农业碳减排方面的做法,总结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碳减排的经验,由此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所引起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碳减排政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为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碳减排目标的有效实现,文章对国内外碳减排政策影响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税收控制能够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多数研究均验证了税收对于碳减排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作用;能源价格的提高在直接方面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间接方面对能源效率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非化石能源项目进行补贴后,可以转变非化石能源的生产结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有所增加,而对化石能源的补贴减少,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也有所增加。最后对碳减排政策影响效应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李宾 《南方经济》2014,(8):56-70
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碳减排压力。在世界各国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我国的最优碳减排幅度是怎样的呢?本文在Nordhaus的RICE-2010模型基础上,通过将化石能源的消耗内生于经济系统模块,改良出RICE-E模型。数值计算表明,从2005至2095年,我国需实现完全碳减排,相应的碳税水平从每吨碳排放68.7元(2010年价)提高到接近2000元。这个力度在世界各大国中并不是最激进的,位处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与欧盟、拉美为同一档次,但强于日本和印度。在此碳减排进程下,我国碳排放量由升转降的时间拐点出现在2055年左右。  相似文献   

5.
当前发达国家正在设立各种碳壁垒,试图分摊碳减排的代价,其中利用碳关税设置重重壁垒将是发达国家建立另类霸权的新趋势。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碳贸易摩擦、汇率问题、碳减排配额及其分配问题等都将与碳关税的征收高度联系起来。中国必须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全方位应对碳关税冲击。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浮现以及围绕碳减排国际谈判的不断推进,低碳时代开始到来,碳减排问题成为各国各界关注的热点。面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浪潮的机遇与挑战,江西只有依据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竞争力和江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本文根据江西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情况,提出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碳减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环境政策将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从工业行业整体看,我国的贸易竞争力确实依赖于碳减排的低效率;提高碳减排效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对R&D强度高的行业而言,提高碳减排效率反而会提升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探索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源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碳减排行动也成为地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 2002 至 2020 年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混合距离 E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排放、效率、非化石能源、气候绩效等多维度定量评价碳减排发展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碳减排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研究表明:总体来看,碳减排发展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区域来看,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碳减排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机制检验显示,碳减排能够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发展绿色金融间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论为地区差异化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二氧化碳减排势在必行。碳交易是控制碳减排的重要方式,我国在七个城市开展了碳交易市场试点。从碳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了总结分析,深入研究了北京碳交易试点的交易情况。可以看出,北京碳交易市场呈现交易规模稳步上升和企业参与积极性高的特点。此外,通过对北京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北京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一次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和日本是一次能源消费大国,煤、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例较高,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受国内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能源效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碳减排成本远高于我国。《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国际碳减排机制为日本实现温室气体境外低成本减排提供了平台,也为我国带来了项目融资和引进环境技术的新机遇。但是,中日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实践表明,国际碳减排机制对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贡献较大,而对我国碳排放量的控制贡献较小。我国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碳减排,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江苏科技信息》2020,(4):52-54
碳减排的焦点之一是高碳产业,分析它的低碳化过程,关系到中国碳减排的成效。文章分析了高碳产业低碳化中的技术门槛,表明技术碳减排存在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效应。运用Hansen门限面板模型研究发现,高碳产业低碳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存在两个门槛,所以,高碳产业低碳转型中存在技术的突变。  相似文献   

12.
"碳减排"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将二氧化碳作为法定的"大气污染物"来对待。但是,相关领域的立法包括节能、可再生能源、林业和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法律法规规定,皆间接与"碳减排"相关。为实现"低碳化"目标,"碳减排"措施不能只停留在政策层面,还应上升到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与上市企业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经研究发现:碳减排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抑制私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碳排放权交易的城市,其碳减排约束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不具有碳排放权交易的城市,则不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建立双门限面板模型,研究得到:碳减排约束在企业创新预期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或者高于第二门槛值时,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预期处于门槛值0.011 8~0.017 8时,碳减排约束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碳减排工作已成为世界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而企业作为碳减排的重要主体,碳减排及相关信息披露也就成为各界关注重点。以中国生态文明背景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数据研究高管地缘关系对于碳信息披露工作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有相近地缘关系,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与非高碳行业相比,高碳行业中高管地缘关系对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会受到抑制;在外部制度环境较差、无政府环保补助的企业中,高管地缘关系对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依旧存在。同时进一步补充了企业碳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文献,并为信息需求者了解和认识碳信息披露现状以及规律提供经验证据,便于其作出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等决策。  相似文献   

15.
张士帆 《科技和产业》2023,23(23):70-77
考虑一个再制造商、一个电商回收平台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对比分析不同的政府补贴方式与不同的平台回收模式下的4种回收情境。结果表明:回收模式的选择会影响平台的服务水平,并不会受到政府补贴的影响;回收量的多少不仅与政府补贴有关,还与再制造商的碳减排成本有关;碳减排补贴能实现更高的碳减排率,而产量补贴能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张燕华  李艳平 《上海经济》1990,(收录汇总):37-55
虽然工业能源耗费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引起碳排放也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次对农业生产方式等的系统性变革,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是否具有环境正效应?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效力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了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效力的双重差分模型,利用180个地级市2011—2020年农村碳源相关数据测算了地级市层面农业碳排放量,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示范区政策是否存在碳减排效力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第一,示范区政策存在降低农业碳排放的效力,是引起2017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示范区政策通过减少农业生产物资投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两个机制实现碳减排;第三,示范区政策的碳减排效力存在基础设施水平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胡森林 《新财经》2011,(6):93-95
在声势浩大的全球碳减排运动中,各个国家将围绕全球气候变化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将因此产生新的冲突和博弈。眼下,由发展低碳经济引发的碳减排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声势浩大地展开。围绕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姜晓慧  曲亮 《浙江经济》2011,(11):44-45
应该站在更为立体的视角,对浙江省碳减排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不能单纯追求数量目标的实现,而应考虑目标背后的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最终形成的区域自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表明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决心,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向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下,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金融中介,其对金融工具的操作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立足于国家“双碳”目标,分析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意义,并对商业银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方式进行研究,为助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出相关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上海市1997~2011年碳排放量、人口总数、城市化率、国民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第二产业总产值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对人口因素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常住人口数对上海地区碳排放量影响最大.城市化率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代表人口的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是影响较小。研究表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消费层次已经较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探讨了碳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