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融合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主要包括原生性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和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业的运用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湖北经济管理》2011,(10):42-4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益,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破坏性开发,尤其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提高,其中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值得深思。文章先对旅游资源诅咒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旅游资源诅咒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传导机制,总结了目前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方法,了解目前国内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旅游资源诅咒对旅游相关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旅游与环保的现实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理说,旅游业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主要是直接再生性地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而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而且,如果发展生态旅游,还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真正融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将传统的被动式保护变为积极的保护;另外,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受益者往往不同一,旅游能够起到将环保的外部收益内部化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环境转移支付手段,可以说,面对既要发展又不要污染的现实形势,旅游业理论上是与环保形成冲突最少,目标最为接近的产业,应该可以达成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全面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加大宣传力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旅游开发中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之珍贵和稀缺日益突出.可是处于自然、人为及社会发展等原因,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事情又屡屡发生.这种旅游业大发展与旅游资源弱化的矛盾越来越构成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因此,如何客观看待我们现有的旅游资源并且采取得力措施加以保护和拓展新的旅游资源就成为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海是一个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非常特殊的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后对全国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障产生巨大影响的地区,而青海又肩负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旅游业是一个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发展旅游业是减轻对自然环境压力、克服生态脆弱劣势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支持,完善的融资机制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日 钱其琛同志指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加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搞好规划,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的路。 钱其琛同志强调,各地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把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要坚持严格保护、合  相似文献   

10.
道家“天人合一”观的众多含义中,舍有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层面。旅游业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严重依赖的行业。在旅游业迅速发展但又出现众多矛盾和困境的今天,要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2014,(6):70-71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和林上产业、林下经济是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空间,实现生态保护和高效经济紧密结合的现代林业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之后,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严重,保护力度不够。这些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障碍。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搜集等形式,深入了解泰山旅游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曾瑜 《魅力中国》2009,(31):52-52
湘西州全名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部,武陵一脉,有丰富的风景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可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  相似文献   

14.
邱瑛 《特区经济》2011,(9):158-160
生态旅游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兼顾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西藏旅游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西藏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区位等原因,还有许多障碍因素制约着西藏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针对性地从规划、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张芳芳 《魅力中国》2010,(14):36-36
目前,我国面临的现状是资源短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为进一步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关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提升关东民俗文化的旅游品位,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曾云  许信胜 《开发研究》2007,(5):123-126
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具有外部经济性,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重建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或较大区域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政府和企业在生态环境资源重建中的博弈做了分析,试图就环境资源的重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主要表现为传统思想、传统习俗、传统艺术和传统建筑等形式。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我国文化产业形成的基础;其次,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我国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动力之源;再次,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保护业等产业又可以反过来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提供最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灵魂。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呼伦贝尔地区的原生态文化以其历史、文化和社会等价值昭示旅游者,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实现民族文化与地区经济良性互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瑜 《魅力中国》2014,(8):256-256
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当然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以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