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统计学和货币理论形成的交叉的角度,本文着重分析了MFS(货币与金融统计)之货币统计框架下的广义货币的概念、给出了广义货币发行者的验判准则并回答了中央政府是否为广义货币发行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相对于狭义货币而言的.普遍认为,中央银行是广义货币的发行者,但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间依赖程度,直接引发了中央银行是否是广义货币的真正发行者及中央政府在广义货币发行中的实际作用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甚理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调控货币量为主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系具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找出了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特性的因素,认为中国货币供给具内生性,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适时选择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政府债务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关注.特别是经济危机后,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提高,本文利用2004-2016年季度数据研究中央政府债务债务与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中央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加,但占GDP比重缓慢下滑,中央政府债务风险较低,相反地方政府债务占比和风险持续上升.中央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是政府筹资投向、 挤出效应和投资效率等多方面原因的结果.政府债务与货币供给存在相互配合效应,债务增加对货币供给量存在促进作用,债务增加是货币供给量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央行的货币政策规则应该考虑政府债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得出,股市的膨胀具有合理性;股市波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内生的;股市在短期内通过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作用于货币供给.通过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货币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股市波动影响货币供给的结论,同时我国股市也具备不同于成熟市场的"新兴+转轨"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规模扩张迅速,对传统的货币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我国货币供给的管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基于乔顿货币乘数模型,将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决定货币乘数因素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建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替代率、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使我国狭义货币乘数减小,广义货币乘数增大.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征,使用阈值协整方法扩展现有的货币需求模型,度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效应,并进而设定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揭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国货币供给过剩且过剩幅度快速增加,其中名义M1过剩12.56%,名义M2过剩11.31%。2009Q3—2010Q3我国处于货币供给过剩机制下,在该机制下,央行谨慎地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在前2年为正值,在随后近3年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必须谨慎,退出速度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8.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全面地阐述、评价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观点———从斯图亚特到当代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发展,我们认为,依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措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对基础货币的理解“基础货币”一词是我国金融理论界引用的西方货币理论中的概念。西方将基础货币定义为:中央银行供给的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的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广义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滞后1期和2期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而通货膨胀不是广义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滞后3期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发现,通货膨胀与广义货币供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广义货币供给仅能解释通货膨胀22.93%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1995年以来的季度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分析内生货币视角下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货币内生性理论的"存款创造货币"论和"贷款创造存款"论,得到货币供应视角下通货膨胀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广义货币供给M2对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力度在逐渐减弱。推动货币供给余额快速上升的最主要动力来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推动存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故贷款余额的快速上升是货币内生视角下通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田登月 《时代经贸》2007,5(10Z):178-179,181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于在现代货币和银行制度下基本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而中央银行是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给量来决定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因此本文从基础货币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并且提出了我国产生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胡静 《经济论坛》2012,(8):8-10
本文对货币内生和货币外生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分别对货币内外生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货币供给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及其对经济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本文重点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结论是:1994年以前,"对金融机构债权"项目的变动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具有内生性的主要原因,而从199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则由"国外资产净额"项目即外汇占款的增加主导了我国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为减轻货币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胡永刚  张运峰 《财经研究》2005,31(11):79-87
文章利用协整分析讨论了财政支出与广义货币的相互关系,发现在1978~2002年间,中国的财政支出和广义货币具有二阶差分平稳的特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财政支出的变动速度是广义货币变动速度的Granger因,但不能说广义货币变动速度是财政支出变动速度的Granger因.财政支出的短期变化对广义货币的短期变化影响较大,并且是同方向的.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具有一定惯性,且具有向长期值的自我恢复功能.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并不具有自我恢复功能,这意味着政府应对财政支出施加一定约束,以避免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或不景气时发生过度扩张或紧缩.  相似文献   

16.
李凤梧  刘远 《经济问题》1990,(11):59-62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货币供给属于什么性质的变量,是货币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货币供给调控各个方面——货币供给调控的基本思路、手段与方法等。因此,在我国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变过程中,分析货币供给变量性质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货币供给调控提出新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在大多数年份保持一定的均衡关系.但在少数年份,货币供给也出现不足或超额现象.因此,我国在货币投放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的关系,在继续保持货币供给正常增长的同时,改善货币供应结构,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有效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18.
汇率变动与我国货币需求非线性误差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引入汇率变动变量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研究.经验结果表明:(1)汇率变动是影响我国长期货币需求稳定的关键因素,且汇率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有正向的影响;(2)线性误差修正模型描述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动态并不合适,非线性误差修正模型则能对广义货币需求的短期动态机制进行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