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应对措施。方法抽取我院儿科门诊护理人员100名,均为女性,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压力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护理人员工龄来看,其中以10年以内护理人员的压力最大,其压力主要有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时间分配、工作量等。结论通过实施各项有效措施,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等应对措施,有助于缓解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加强门诊安全文化建设,规范门诊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对于门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文化教育,提高门诊护理的安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减少医患事故的发生。把安全文化意识传输进员工的思想意识之中,有效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为护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儿科护理是现代医学中专业性最强和发展迅速的学科之一,同时儿科护理风险性也相对增高,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当前儿童疾病的护理水平,仍然是儿科医护人员需要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因此本文阐述了儿童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危险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改善服务流程,做好心理护理。正确选择血管及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责任心,多巡视,严防差错。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用真心、爱心和过硬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在良好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做好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风险防范,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转向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应呈上升趋势.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儿科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护患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既可以缓解冲突,也可促进加深双方相互的信任,成为我们与患儿及患儿家属建立相互任理解的桥梁.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讨儿科新护士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对儿科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和人文知识、沟通知识和沟通技巧、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培训,使新护士的沟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住院护理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9.
护理工作的改革得到了患者、医生、护士社会多方的肯定[1]。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需要,2010年10月我院儿科被指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一改以往功能制护理模式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旨在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医院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单位,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尤其重要,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也将给患者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在医院门诊,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护理人员,其言谈举止、人格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同时影响患者就诊时的情绪、心态以及下次重新选择医院就医的想法.因此,如何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尤其重要,从而降低医院的医疗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细节管理现己成为各个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细节服务不仅是优质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人性化护理的前提,从护理服务角度看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1].我院门诊部自2009年4月起在各项护理流程中强化细节服务,使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增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的处方共计5741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途径、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2438张,占总处方的比例为42.47%,共使用7种抗菌药物,其中口服抗生素888张,注射用抗生素1505张,注射+口服的抗生素45张,以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居前3位.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整治,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儿科门诊处方1054张,分别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数、所占百分比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内容。结果在随机抽取的1054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749张,各类抗菌药物使用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环内酯类358例,头孢菌素类325例,青霉素类22例,喹诺酮类3例,其他类5例。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凭经验用药、用药针对性较差、无指征用药及联合使用不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常见护理风险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组100例儿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研究。结果在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管理不到位、沟通不良、评估不足等。结论加强儿科安全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玻璃水银体温计在儿科患者测量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61例住院患儿,对其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时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得出其存在医疗纠纷隐患以及安全隐患、体温计存在问题、在操作中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在测量体温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结果与结论由于在临床的治疗与护理中,测量体温是不可或缺的检查,准确及安全的测量体温,是使护理及医疗治疗得到提高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宣传体温测量方面的知识、加强医护人员对体温测量的重视、增加一次性测温仪或电子测温仪、对于咬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输液治疗的24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资料和满意度调查表,将其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前的120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96/120),观察组满意度为93%(112/120),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眼科门诊治疗室存在护理缺陷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眼科门诊治疗室存在的护理缺陷,并逐一分析产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细化工作流程和实施护理缺陷管理策略。结果眼科疾病方面是第一位原因,其他依次为患者、护理人员及其他方面。结论护理缺陷是患者安全的最大隐患,眼科疾病与患者自身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护士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的发生直接关联。为此,我科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控制缺陷管理的发生因素和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上,持续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11)
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合理调整和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推进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队伍素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分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阐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并全面训练临床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将来工作,直接决定着护士后备军的综合素质,也影响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队伍的建设.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出现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地改进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保证护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就诊率可达儿科门诊的70%~90%,占住院患儿的40%~70%。门诊中的大部分患儿为上呼吸道疾病,多为侵犯鼻、咽、喉,也有约20%的患儿为下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我国小儿首位感染性疾病,所以也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疾病种类之一。本文对我院小儿呼吸道疾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小儿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