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据华尔街见闻2月24日报道,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中国超越美国和法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与德国贸易总额则下滑至第三位。媒体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统计,2016年,德国从中国进口和对中国出口的贸易额增至1700亿欧元(1800亿美元)。法国则保留了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双方贸易总额为1670亿欧元。位列第三的美国与德国贸易总额则为1650亿欧元。这对于屡次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  相似文献   

2.
一、中美经贸的快速增长对双方经济发展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自从1979年7月<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以来,两国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不仅美国成了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同时中国也成了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贸易统计都表明,过去20多年来,两国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超过了同期对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其中2001年当年就达到805亿美元,为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32.8倍.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历史证明,快速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使得中美双方的经济都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何曦 《时代金融》2009,(3X):67-69
随着中国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服务贸易数额逐年上升,中美体育产业服务贸易程度不断加深。因为美国在与中国的篮球产业服务贸易中具有超绝对优势,因此占领了绝大部分中国篮球市场。我们应该以超绝对利益视角来审视中美篮球产业的服务贸易合作,合理利用美国NBA在中国的投资,借鉴其产业管理方法,壮大中国篮球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才能在与美国的篮球产业服务贸易中拥有竞争力,实现贸易"双赢"。  相似文献   

4.
高疆 《金卡工程》2010,14(7):293-293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首次单方面宣布美国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此后至今中美进出口贸易失衡问题屡次被推至学术界的视野中,中美贸易失衡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本文仅对中美贸易出现逆差并持续扩大原因进行简要初步分析,并对此问题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丽 《金卡工程》2010,14(9):195-196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9月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作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第一案,对中国轮胎产业以及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也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无论是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特保机制本身,还是美国在特保调查的过程都存在不合理性。中国应依据WTO相关规则深入分析本案,进一步探究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自中美建立贸易关系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中曲折发展,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就历年来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加以说明,对其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及面对此类问题,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出口增加值分解,运用WIOD数据库2000-2014年间投入产出数据和SEA就业数据,重新度量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带动和挤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国直接出口中国所带动的本土制造业就业人数要高于服务业人数;就业挤出中,中国出口美国主要挤出的是美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其他类型的行业就业挤出相对较少;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整体效应为正值,中美贸易对美国制造业和总就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较快的发展,贸易已经成为双方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特别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美国更是对中国产品发起了更加有恃无恐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些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两国之间的特定的贸易结构,而这次的金融危机下的贸易摩擦,是新形势下美国本身经济状况、中国贸易缺陷以及两国的贸易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洁敏 《新金融》2007,(4):11-13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汇改后,人民币一直保持缓慢升值之势。本文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额、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中美贸易结构和中美双边贸易条件四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和美国的出口政策,适度的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进出口额影响不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出口企业形成压力,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中美贸易结构升级。本文结合中美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可改善我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最后,强调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小幅度、渐进式原则,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6,(5):39-39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很难真正打起来。美国的工厂大量转移到中国,在全球化的生产链中,中美两国早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在中美贸易问题上,两国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美国若要制裁中国,势必伤及自身。  相似文献   

11.
袁心湄 《中国外资》2012,(16):31-32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加剧。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产品频遭困扰,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本文将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19年,全球经济风险频发,比此前“曲折中前进”的势头更加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一、二月累计外贸数据大跌,引发市场担忧。在笔者看来,虽然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将对贸易有促进作用,但诸多风险因素给中国出口造成的压力仍不容小觑。当前,种种迹象表明,中美贸易谈判有望取得积极成果:中美谈判团队经过密集磋商后,均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双方很有可能达成协定。贸易摩擦已给中国乃至全球贸易造成诸多扰动: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中国企业二三季度“抢出口”势头骤增,甚至将国内主要港口至美国的集装箱运价指数推高了一倍;但随后,“抢出口”的透支效应日益凸显,2019年前两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累计下滑14.1%,而同期对欧盟出口增长2.4%,对东盟出口增长2.0%。因此,如果中美贸易争端能落幕,中国将能避免出口断崖式下跌,但中美贸易局面短期内很难迅速扭转。  相似文献   

13.
2018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受两国贸易争端影响严重,2020年初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两国后续农产品贸易具有深远影响.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本文对2001~2019年中国进口美国7类最主要的农产品的贸易动态、虚拟土地含量和虚拟土地面积以及进口效益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虚拟土地面积进口呈总体...  相似文献   

14.
冯明  刘庆  刘淳 《投资研究》2012,(6):3-15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特朗普夺得美国总统桂冠,一些人为中美贸易前景表示担忧。他在竞选演讲中,一方面主张贸易保护,并对中国产品征收重税;另一方面又极力反对TPP,拒不接受奥巴马这笔政治遗产。这让未来的中美贸易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但仔细分析,也不是没有脉络可现,不是没有走向可判。总体而言,特朗普上台,中美贸易无大碍。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中美经济互为枕头,谁也离不开谁。以风靡中美两国的苹果系列产品为例,美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依据2014-2019年的中美贸易细分产品月度数据,考量中美贸易冲突对中美两国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进口负向影响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具有平稳性与持续性;对中国对美出口负向效应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呈"倒U型"趋势.事件前期和中期,在"抢出口"效应作用下,贸易冲突对中国对美出口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事件后期,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破坏影响显现.细分产品层面,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进口负向影响显著,表明国家和个体层面都对贸易有所限制.出口方面,中国消费品出口所受的负向影响较强.同时,中美贸易冲突对于第三国贸易转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中国与最大贸易逆差国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烈。中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与美国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相比,是否意味着,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确实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结构、中美商品贸易和中美服务贸易,从而得出:中国贸易中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仍有很多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增强,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加剧.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产品频道困扰,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本文将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真 《财经》2011,(22):128-129
9月5日,WTO(世界贸易组织)对持续两年半的中美轮胎贸易争端作出终裁,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这是两个月来中国第二次在贸易争端中落败.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此同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不断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中美贸易差额的急剧攀升,影响了两国正常的贸易往来.中美贸易差额问题日益引起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又公布了一份关于“美中贸易政策”的评估报告。美方宣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缺乏公平性、可持续性、平衡性。提出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工作组,旨在搜集中国“不公平贸易”的证据,提供与美中贸易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