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关于山西煤炭外运通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省份,是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交通运输部门泊投资重点之一。但是,近年来,山西省煤炭外运量的不断增长和煤炭以外其他物资运量的相对下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解决这种反差的关键在于对煤炭运输的“疏导”,即要在加强外运通道建设、保证全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同时,充分、合理地运用已有的运输条件,减少煤炭虚糜运输,并扩展能源基地的范围,从而减轻山西煤炭外运的负担,为其他各行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开展国际联运及国际通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共有10条铁路通道与周边邻国俄罗斯、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相连接,发挥着区域间的双边邻国间和周边邻国间相互过境的客货运输、海铁多式联运、洲际间大陆桥运输的功能。综述了为发挥国际运输通道作用,我国实施的积极政策,国际运输通道中洲际间通道及区域间通道的发展及研究的方案,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系统开放性、非线性机制、远离平衡态、涨落与突变等方面的分析,说明综合运输通道利用能量的耗散和系统内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与平衡结构完全不同的宏观时空结构,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性。提出要实现各运输方式优势互补,不断完善和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发展延伸服务功能,实现通道内外和谐运输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对运输通道分担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运输通道客运运输方式分担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旅客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运输通道旅客运输方式合理分担率模型,并对模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进行解析,结合武广客运专线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区域城市间交通、经济及社会联系日趋频繁。区域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区域内主要客货运输任务的载体,有必要对其定义、内容与特征进行界定与分析,以便为区域通道结构优化及区域交通规划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区域运输通道需求特点,确定影响区域运输通道需求强弱的主要因素,构建通道建设时序决策指标体系.基于离差最大化构建优化模型求解客观权重,由专家根据德尔菲法获得主观权重,采用经验因子进行加权修正,并引入可拓学理论改进模型进行决策计算,在给出通道建设时序的同时计算出各通道建设紧迫程度,结合案例进行区域运输通道建设时序决策计算. 相似文献
8.
晋陕蒙地区煤炭运输通道的建设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导向、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健全煤炭内循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目标,结合现阶段晋陕蒙地区煤炭生产布局调整及能源安全,分析晋陕蒙地区煤炭运输通道功能分工及运输通道症结,根据晋陕蒙地区煤炭产销结构与趋势分析及煤炭运输通道外运量预测,提出晋陕蒙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格局调整优化方案,从煤运通道需求、运输企业运营2个方面,提出打通运输市场隐形“瓶颈”,合理分流公路运量,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优化铁路运输结构等运营对策。 相似文献
9.
成渝客运通道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成渝航空支线运输的恢复,遂渝段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成遂渝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使成渝间高速客运线路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对成渝通道客流调查的分析,以及成渝通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系统配置,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充分发挥通道运能,方便旅客出行,提出相应的运营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过江通道建设对皖江地区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皖江地区过江通道现状安徽境内长江干流401公里,沿江分布巢湖、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六市,面积3.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8.1%,人口1646万人,占全省的25%,皖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紧靠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山西中南铁路通道项目的功能定位,采用综合分析、产销平衡等方法,对山西省和山西中南地区的煤炭产运销进行分析。根据沿线各省份不同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分析煤炭品种储量与流向,研究得到在不同运输线路的煤炭运量分配结果,为合理预测项目运量水平提供参考,为项目建设方案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新形势下沪宁运输通道公路客运竞争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沪宁运输通道位于沪宁城市带,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客运市场的快速增长,近年来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尤其是铁路客运发展迅速.沪宁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和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区域内铁路客运专线时代的来临,客运市场格局在悄然改变.在此背景之下,剖析旅客需求特性、准确分析形势、制定合理应对策略已成为公路客运必须认真研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合肥—福州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沿线地区旅游、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通道内地方货运需求和通过货流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货运需求和相邻线路能力,提出沿线区域的货运需求可以通过区域路网的合理分工解决,相邻线路能力能够满足区域货运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合肥—福州铁路由于货运需求较小,应主要作为客运通道,而不必要兼顾货运功能。 相似文献
15.
沈阳西部工业走廊是辽宁省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为满足该工业走廊内各企业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对区域内新建铁路专用线进行统一规划和研究,通过分析各企业的规划运量和厂区布局,结合新建的沈阳西部工业走廊铁路专用线体系构建模式,提出区域内铁路专用线的线路走向方案和场站布局方案,满足路企直通运输和铁路集约化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苏北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以及淮河以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苏南、苏中地区,成为江苏省经济整体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要缩小江苏省南北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共同发展,苏北地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物流通道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振兴区域经济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依据<江苏省苏北地区工业发展纲要(2008-2012年)>、<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依托苏北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浅谈苏北地区如何加快物流通道建设,促使综合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带动苏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列车不均衡到达对铁路支线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唐港铁路支线为例,分析每日到达列车数及全月各时段到达列车数的不均衡情况,指出列车不均衡到达使列车待挂时间延长、保留列车数增加、单机走行率上升,影响铁路支线的运输效率。为此提出采用“远均近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武汉城市圈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介绍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从促进湖北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提供运输保障;促进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推动两型社会创建,实现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城际轨道交通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