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篇调研报告以甘肃省旅游业考察为案例,阐述了加快开发旅游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甘肃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西部大开发中的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着力整合我国旅行社业以迎接“入世”后的挑战以及加大自然旅游资源和文物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资产与产权》2002,(3):34-35
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金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全国总数的72%,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遗迹随处可见。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前进的步伐却迈的很快,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我省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舍得投资,花大力气进行宣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我省旅游产业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好势头。旅游产业是不少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具有可重复利用、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安置大量劳动力、对环境污染小、同时还能直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突出优势。我们一定要重视这块宝贵资源的利用,认真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研究旅游业的科学管理,同时还应研究旅游业的评估、旅游业的转让等实际问题,切实把大力发展我省旅游业的工作做好,开创我省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试论宜昌旅游业和农业的互动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复合型产业,能带动第三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宜昌市位于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业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目前正在朝着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大踏步迈进。要想实现宜昌建设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宏伟蓝图,就必须持“大旅游”的观念,积极进行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与整合。通过一、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两大产业间的以农业促进旅游、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沿海开放地区,经营性的旅游项目开发势头正猛,有眼光的投资商不失时机地进行“圈海”、“圈地”行动,掀起了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高潮。一向致力于旅游及房地产业投资开发的杭州宋城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目标是把滨海旅游产业这块蛋糕做大。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泰安市委、市政府依托泰山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作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部署。全市上下按照“山城一体,山是风景山,城是旅游城”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旅游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和大提高。200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海外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朝阳产业,因其可持续性、环保性而倍受青睬,各地因此而掀起了旅游业开发热潮。但作为一项产业,其开发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来自于产业开发的魅力,也就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因其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笔者近段调查了永兴旅游业,深感在全国大旅游环境下,区域旅游业的生命力在于“特色”。为此,笔者试就永兴旅游特色的塑造来阐述一下特色旅游业发展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加快天津旅游业大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加快天津旅游业大发展,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更好地安排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准确把握象山县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发展取向 1.滨海旅游经济运行基本良好。确定“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全县重点旅游乡镇旅游指标考核体系,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发展旅游经济、支持旅游开发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旅游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先后编制完成《象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松兰山度假区总体规划,黄金海岸旅游带、红岩旅游、环石浦港旅游、大塘港生态旅游、全县岛礁旅游、泥质海岸旅游等规划,成功策划“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的旅游形象,初步形成“一带四区”的旅游发展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流泉 《福建经济》2001,(4):34-35
“九五”期间,我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兴办的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使旅游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带动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十五”,各地不但继续顺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协作”的趋势,不断调整符合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思路,瞄准旅游市场的热销点运用市场规律运作,而且还借势发力,各显神通,加大力度,开辟特色,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使全省旅游业呈现出风格多样,特色突出、软硬俱佳、欣欣向荣的景像。  相似文献   

10.
胡滨 《中国经贸》2014,(17):178-179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如何在开发旅游资源中注重环境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甚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河北省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对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旅游资源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资本化、人格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全方位开拓旅游市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福建省各级旅游部门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运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重点产业,抓好旅游行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九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出现了五个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大庆旅游业具有独特的湿地资源、 百湖资源、 地热资源、 草原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庆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旅游产业投资不科学、 旅游产业市场不规范、 旅游产业定位不准确、 旅游发展方向运行策略模糊不清等问题.做好大庆旅游产业政府应加强产业管理、 把握旅游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大投入、 设计定位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开发,科学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现代化和尽快与世界旅游业接轨、 创建国际化旅游平台.  相似文献   

14.
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长榕 《开放潮》2002,(2):43-44
随着我国加入WTO,APEC环太平洋各国经贸合作加强带来的旅游商机和海峡两岸面临“大三通”形势的迫近,福建旅游业发展动向令人关注。如能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抓紧实施建设中国旅游强省战略,一定能赢得飞跃式的大发展。要实现建成旅游强省的总体目标,必须在以下八个方面取得突破:在扶持旅游重点产业发展政策上要有突破。这个政策应涵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市场开发政策、旅游产品政策、旅游扶贫政策诸多方面。2001年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搞个补…  相似文献   

15.
旅游经济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是第三产业的先导性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旅游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且相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正是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带动功能,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现有部门、现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旅游业能够“兴一业而旺百业”。  相似文献   

16.
张安庆 《发展》2012,(8):72-7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旅游的渴望愈来愈强烈。庄浪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了以云崖寺景区建设为中心的旅游产业开发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庄浪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依托县内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使全县旅游产业迈出了实质胜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发展思路明晰。在推进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县上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思想,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与发展并举”的原则,坚持走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联动、多方筹资的路子,积极推进旅游、生态、文化资源的整合,注重凸显庄浪“原始、生态、古朴、厚重”的特色,提出了“抓规划、打基础、创牌子、增效益”的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的生机勃勃以及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为青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青海省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要大力发展高原旅游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打造旅游精品,尤其是具有青海特色的高原旅游“特品”、“绝品”,以充分发挥高原旅游的潜力,使旅游业真正发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智慧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新的合作理念、指明了新的合作途径,对有效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在智慧旅游大发展背景下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是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适合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可以优先进行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旅游信息和旅游交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许娜 《港口经济》2011,(12):36-38
随着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港口旅游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天津港应抓住机遇,推动东疆港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港口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地区人文、人居、创业环境的提升,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但是由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复杂性,融资数额很大,并且旅游设施成本存在很大的沉淀性、建设周期长,仅靠政府财政支持,远不能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可将BOT融资模式引入东疆港区旅游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20.
裴万江 《发展》2008,(9):68-69
一、榆中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甘肃省榆中县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潜力,既有兴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陇中第一高峰”马衔山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明肃王墓、勇士城、青城明清古建筑群等文化内涵较高的人文景观,涉及主要景点19处,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为榆中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潜在客源,是榆中发展旅游经济的最大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