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丽 《中国报业》2022,(24):84-86
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需读懂学生心理需求,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好心理育人工作,创新育人理念,整体提升心理育人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心理育人模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载体已然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共同探讨的话题。在众多育人模式中,“美育+思政”的育人模式被各大高校视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红色经典美术作为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其间所蕴含的红色基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思想。通过重读红色经典美术的方式,带领大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寻美术作品背后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深入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研究从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时代价值意蕴出发,基于发展型资助理念与实际工作脱节、资助育人活动重形式而轻实效、人文关怀与心理帮扶融合不足和资助工作重视基础保障缺乏创新激励的现实困境,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发展型育人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发展型育人体系;推进协同联动,实现个性化动态引领;深化实践育人,创新发展型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测绘类专业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转型升级也备受关注。本文从测绘类专业在新时代的职业发展、就业状况分析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3个方面出发,探究测绘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生资助是我国教育扶贫最直接的手段,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有效办法,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召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明确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要求,找出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短板,以及针对相关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径和方法,顺应新时代的资助育人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财经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运营中发挥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财务部门不仅要筹措资金还要合理分配资源,如何做好发展财经、民生财经、强化财经、信息财经、规范财经,成为高校财务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高校财经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方院校GY学院为例,解读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阐述高校财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财经管理工作的优化模式,以推动地方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作为各项扶贫工作的重点,在高校资助育人中也有体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扶贫工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然迎来新挑战。而将"精准扶贫"这一理念深化到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无疑是面对挑战的新思路。通过对长春市8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贫困县进行入户走访,对资助管理工作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困难等级认定制度缺陷、重物质轻精神、资金来源较少等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思想教育、社会参与的对策,助力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时代思政教育为背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社团发展规律,围绕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聚焦总体发展、内部运转、内涵建设、活动效果四个层面,梳理学生社团育人存在的问题,运用思政理论、社团理论,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工作理念、工作创新四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背景下,心理育人的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建设好一支心理育人工作队伍,需要发展新内涵,将工作目标从“育心”向“育人”转化;需要把握新定位,把育人的成员从“专员”转为“全员”,把育人的过程从“专时”转为“全程”,把育人的对象从“专一”转为“全面”。心理育人的工作方法需要创新,要在育人过程中凝聚新合力,拓宽新思路,融入新元素。  相似文献   

10.
贾春霞 《北方经贸》2011,(2):104-105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使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应注重社会需要与个性,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因、网上引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精神谱系在构建有深度有温度的高质量课程思政体系,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谱系是党在赣鄱大地百年奋斗最亮丽的底色,是红色基因的集中体现和血脉赓续。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精神谱系的育人功能,创新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巩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新格局,推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阮飞 《中国报业》2014,(8):95-96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思想已有多年,本文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主题调查入手,提出了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构建"大思政"观念下的学校思政工作新格局、形成思政工作合力等措施,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符合我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顺应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国家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能有效地将高校与社会新要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三全教育能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三全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高校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对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是当前高校重要政治任务,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具有内在统一性。把“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之中,以“四史”学习教育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四史”学习教育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以“四史”学习教育提升高校教师育人能力、以“四史”学习教育创新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从而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不断推动着高校思政工作转变思维方式、载体形式、实践模式的变革,也推动着大数据与高校思政工作协同育人的融合创新。然而,由于高校的行政体制依然是上下垂直型,横向扁平化的行政体制尚未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碎片化、零星化和孤岛化,大大降低了大数据的效用,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同向同行的合力。因此,还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协同机制,构建大数据+思政+协同创新的育人模式,激发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内生动力,促进高校内部大数据思政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高效运用。  相似文献   

16.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包括质量导向、标准引领、主体多元和成果彰显等四个方面的内涵。在阐释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从外部和内部角度剖析了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的主要对策:坚持目标导向,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升要素质量,夯实内涵发展基础;做实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强化教学中心,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关爱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就业等。  相似文献   

17.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社会财富对劳动力供给的转移性支付。从资金来源看,高校资助工作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从资助目的看,高校资助工作实质是通过实现社会财富在教育领域分配中的转移支付来提高国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发挥出资助育人的功能,即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来达到间接调节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目的。文章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多方合力、转变观念以及整合资源来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大变动和国内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下,引起各种思想文化在史无前例的范围内和层面上相互激荡,延安精神在这种时代大潮中不仅充分彰显出自己的风骨,而且在与新的实际结合中得到发扬光大。新时代高校教育应该传承和融入延安精神,继承优良革命传统,用以指导工作、生活和学习,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成为新时代优秀青年人才。本文着重阐述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运用延安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实施延安精神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在育人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当前,应当从育人的高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关心大学生价值形成的变化,深入分析和探讨其价值观形成归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策略,推进大学生心理认知的提高,推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资助体系下高校助困育人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辉  唐继平  邓巧玉 《中国市场》2011,(48):207-209
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我国高校新资助体系呈现投入大、以无偿资助为主、经济的一元资助为主的特征。基于高校贫困生生存及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本文分析了应从诚信、自立自强、竞争能力、感恩意识等方面开展贫困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以"励志成才2+4"为载体的高校助困育人HCAT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