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论断高瞻远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发展路径谋篇布局,也科学精准对中国过往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脉络作出明确论断,其在历史逻辑层面开辟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价值逻辑层面构建了以“人民”和“人类”为取向的文明观,在实践逻辑层面推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力量,由此构成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逻辑理路,也表明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姜辉 《财贸经济》2021,42(8):5-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把我们党百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升华为创新性结论和规律性认识,从而把我们党关于"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发展道路新开拓和人类文明新创造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做出新概括,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走出一条人类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又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形态和广阔空间,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为之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站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回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课题。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从生成逻辑、理论蕴涵和价值意蕴三重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在生成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合一的现代化道路。在理论蕴涵上,中国式现代化包含“是什么”的质的规定、“怎么样”的目标设定、“如何实现”的原则遵循在内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实践和世界等维度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其中,在理论维度,对现代化理论体系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实践维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径遵循;在世界维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全体人民走向现代化的特色道路,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向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表征。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对“三农”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性工程,指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新的时代特征,需要把握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结合中国具体情况,从三个维度即政策、科技以及社会综合施力,进一步推进实现“五大振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一鸣 《全球化》2023,(2):5-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第三部分从经济视角分析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认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第四部分讨论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未来的首要任务,强调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7.
刘祖锋 《中国市场》2009,(13):85-86
政治文明就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与发展程度。作为人类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接受冲击和考验,更好地发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就全球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构建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实践中既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又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力图走合作式、和平式、和谐式发展的全新路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足基本国情、实事求是的实践探索新道路,具有强有力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道路的正确性,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坚定这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新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商》2016,(2)
话语体系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文明文化,我们要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去认可、去理解、去接纳,我们就要正确、有效的去传播,在传播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否则,会变得孤芳自赏、自搞一套、外人无法听懂的局面,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迈向全世界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时要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并以有效的路径去实现。  相似文献   

10.
陈文玲 《全球化》2023,(2):17-30
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现代化不是西方的专利,每个国家都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创造,具有超越传统现代化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体现了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也面临风险与挑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与奋斗。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必然要求中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他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也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容、新成果、新形态,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形态"之一,其鲜明而准确地循着"中国梦"百年民族复兴与"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路径、依民生与发展的主线,创新构建了客观、系统、精准和科学的理论体系——"筑梦理论"。"筑梦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与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新理论的系统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研究、理解、阐释其时代背景、体系建构、理论特征对于全面、完整认识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质、实现形式与发展,对于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着重要的践行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广泛传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十分必要.立足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历史经验、现实情况和世界境遇,通过对话语传播新格局、形象传播新格局以及综合传播新格局的构建,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话语说服力、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特殊性)与科学社会主义(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保留和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吸收和结合了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不仅对于中国的富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世界的发展也具有值得其借鉴的普遍意义,西方学者称其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北京共识"。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论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和普遍性,对于坚定三个自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的伟大创造,又是需要在探索之中进一步定型和完善的过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科学内涵和拓展路径,坚定而又科学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就是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精髓,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孟凡东  周晓光 《中国市场》2012,(13):102-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熊晖 《商》2014,(15):29-29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位置,还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连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路是从哲学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反思,反思整个世界,反思人类本身,突出了互相尊敬和谐共生的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思想,因此生态伦理学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晨 《现代商贸工业》2022,(16):150-15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出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而逐步走向现实,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过了从确立到发展再到更加完备的历史探索过程,我国的现代化之路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未来社会思想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延续和发扬。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解决不同时代下我国社会具体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必然需要。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建构理路、发展特点对增强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信心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