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信软件,从诞生的一刻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随着微信不断地普及、更新和完善,它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尤其是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同样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但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积极面对,让微信成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隐性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互联网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运用互联网这一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应加大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积极推进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实践活动,从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电视对于我们广大人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国,电视是平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家电之一。电视媒体在播放的过程中,其中新闻占据较多的空间,电视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是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电视可以让人们从思想和行为上发生变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随着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后,各个媒介的出现,电视新闻收视率大大降低,其中也影响对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电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就需要做出调整,才能吸引人们进行观看,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白冰 《消费导刊》2009,(24):159-160
当今国际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的渗透,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争夺下一代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而高校如何培养祖国的接班人特别是教育好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日益紧迫,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面向新世纪教育系统和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6.
《商》2016,(12)
随着"互联网+"不断被提及,它提供的这种互联网思维也正在被广泛应用,而这种思维的关键在于创新。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才是其发展的出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方法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方法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河"的媒介和工具即"桥"和"船","过河"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方法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那么就无法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互联网+"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握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并且要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探寻"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臧小林 《中国报业》2012,(12):30-3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战场。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这种影响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同时,对中学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也产生了影响。我们应当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网上青少年思想状况,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年人则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也有很多问题存在。在研究的过程中,则是基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维度以及所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社会的主流思维中就包括互联网思维,大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获得有效信息、互相交流感情以及学习专业知识,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赢得教育学生的主动权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高校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更多的挑战,因此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必须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其有效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性,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最终推动其迈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当下的大学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丰富思政工作内容,才能完成培养人、教育人的长远目标。然而针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找到新的有效突破,关注于此的思政工作者们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不断的研究、思考和比较中,强化实践教育越来越吸引思政教育者的目光,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教育,以独立的主体身份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视角、教育方法在初步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继续关注和研究实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对于实现培养人、教育人的远大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要充分发挥美育在忍想政治工作中的特珠作用,还需探寻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需要借助"互联网+"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通过阐述"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分析"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时提出"互联网+"模式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为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叶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235-23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让学生参与网络德育管理,通过多种网络方式与学生交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张敏 《中国报业》2012,(16):28-29
美育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美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了解美育的原理,掌握运用美育的方法,使学生从内容到形式上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在当代,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推进新媒体时代的美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乔亚俊 《商》2014,(33):68-68
商业化和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缺失,使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凸显出来。当前,只有积极探索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刘尚林  ;张双双 《商》2014,(48):43-43
灌输教育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各国文化的日益交融,灌输教育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存在着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重新认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消除人们对灌输教育的种种偏见和质疑,并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大灌输力度,创新灌输教育中教育方法,对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不断升级使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要与时俱进,必须和网络相结合。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及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原则,探索现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构建的新方法,从而占领网络思想新阵地。  相似文献   

19.
李菁  王小琴 《品牌》2015,(1):229
生命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完善的一个必要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点,生命教育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一致的。生命教育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从生命这一观点出发,即以人为本这一观点出发,不管从教学方式还是教育内容上看,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有一定的相似处的。所以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可以把生命教育的可取之处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能够让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高校管理者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让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现出来,让生命教育的价值理念能够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对应,并以此充分的显现出其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新挑战、新问题。“四位一体”将“互联网+”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程、学习和评价这四个阶段,使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融会贯通,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具针对性和多样性,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