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综观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反思当下乡村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构建以德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自治为目标的"三治合一"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作为政法综治战线和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枫桥经验”给予了基层社会治理丰富的经验启示,值得挖掘借鉴。面对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优化依法治理环境,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构建法治实绩考评体系,发挥自治、德治对法治的反哺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现代治理理论认可人治存在的正当性。从治理主体角度来看,人治是与自治相对应的他人之治,自治则是主体的自律。从治理规则角度来看,德治需要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无人的法治不足以自行。人治的方式主要有英雄模范方式、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协同方式。党的领导就是一种群体的治理,符合治理理论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9,(1)
治校必治班,班治则校治。班级治理是学校治理的基础,没有班级治理就没有学校治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治理起步晚、压力大、任务重,分析和总结班级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为更好地教育学生、服务学生,要不断加快和推进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和厘清班级治理的各种关系,开展班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班级自治为基础,法治和德治为依托,实现班级善治。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适应基层治理法治化要求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书记队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健全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并规范和约束公权力。要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以党建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公众法治思维,实现基层文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党员社区民警参与社区党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以人民调解为重点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以文化配送为抓手推进基层文化道德建设,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依托提升基层自治共治水平,以街镇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一、上海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一)以党员社区民警参与社区党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2013年4月7日,上海市印发《关于鼓励党员社区民警积极参与社区党  相似文献   

7.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重要意义。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多元治理渠道,做到精治、共治、善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构建精治、共治、善治“三治共力”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基层治理中形成以精治为治理手段,以共治为治理途径,以善治为目标的内在关联。并且在治理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体系,坚持提高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治理,坚持基层多元化共同治理,赋予基层治理新的活力效能,更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全面联系、联动,达到“1+1+1>3”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乡村治理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转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重要举措。新发展阶段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着乡村数字化治理人才与设施受限、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乡村文化作用发挥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困境。因此,提出加强乡村数字化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和服务能力、重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治理乡村生态环境的路径建议,确保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推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倡导“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该理念与党的十九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相呼应。城市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其治理效果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水平。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存在社区多元主体权责界限不清、社区内生力不足、碎片化治理困境、韧性治理效能低下等问题。基于共治与自治关系视角,将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对S市S区社区案例研究发现,可从党建引领、政府赋权、社区社会组织协助、社区弹性治理、智能化建设等角度提出解决建议,从而形成以社区为主体、智能科技为支撑、公共事务为媒介、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参与,采取动态灵活型自治—共治双循环治理模式,为未来社区治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思想,是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特征、符合基层社会运行规律、符合人民需求向往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此,本文结合海安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成...  相似文献   

11.
乡村是我国最基层的社会型组织,也是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乡村治理不仅仅是乡村自我管理问题,也是党在社会最基层组织的执政基础。国家30年乡村经济政治的改革,使村民自治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乡村自治显现出许多问题,使单一的乡村自治无法解决当下乡村治理的诸多问题。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模式,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也符合代表各自成员利益参与公共服务进程的需要,有助于推进农村民主进程、转变农村经营模式、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矛盾,成为当下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共建共治共享”是我们党在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最新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着眼于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规划部署,创新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治理,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街道财政资金监管主要是通过加强对街道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真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的发生,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质量,推进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和规范街道财政资金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治理和推进依法理财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带来了由传统的税收管理向税收治理现代化转变的迫切要求。从理念、模式、实践路径方面对税收治理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必须进行理念转变,树立法治、共治、善治的理念;进行制度变革,深入推进税制及相应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并将税收治理融入社会治理;进行能力重塑,推进机构职能优化、锤炼人才队伍、构建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税务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以实现基层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在实现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彰显出独特的制度优势。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也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要着力探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路径,以经济建设为依托,以文化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要支撑,齐头并进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3)
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网络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网络社会法治化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网络社会作为新型的社会结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开放、自由、复杂、虚拟、非均衡等特征。因此,在推动网络社会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从制度建构和现实困境的维度出发,结合网络社会的特征和治理现代化的实情,建立健全法治体系,依靠法制体系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宣汉县基层自治组织的实地调查,系统阐述现代乡村基层治理与促进乡村整体振兴目标的紧密关系,分析反映出现阶段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现实背景推动下,基层干部如何引领当前乡村社会治理改革过程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总结提出关于完善加强基层干部民主自治的组织队伍能力建设等的举措,帮助在我国早日实现中国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为根据与基础建构而成,它的和谐运行与发展需要一套与其相适应的完整、系统的制度性体系予以治理,这一制度性体系包括民间自治与国家公治,前者主要有契约之治、行规之治,后者主要有政策之治、法律之治。这套制度性治理体系的作用发挥与功能彰显,需要体现各项制度治理的手段、方式、主体到位,并且耦合为一个完整、和谐、一致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事关党的建设全局,对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以党建带群建,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和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政府实行法治、重塑政府、政府行政分权治理、推行政治民主和社会自治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政府依法律治理的内涵,希能够获得对政府依法律治理这一理念的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推进我国政府依法律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