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食品安全法》的部分内容已能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尽快予以修订完善。多年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践启示我们,必须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来修订《食品安全法》。  相似文献   

2.
项目作为一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完成特定任务的工作方式,由于其在资源组织、成果交付等方面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逐渐成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项目的成功实施一方面依靠专家和项目团队,另一方面还需要良好的管理环境,确保外部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支持。前者依靠有效的项目管理,后者则依靠项目治理。由于项目制在各领域应用比较广泛,项目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项目也由治理客体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主体,由发挥内容属性到工具属性和内容属性并重。科技领域创新性强、独特性高,采用项目形式的现象更为普遍,科技项目治理逐渐成为科技治理的重要手段,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就反映出这样的动向和趋势。在该项改革中,项目治理所发挥的组织保障、过程保障、信用保障和制度保障等功能,在国家治理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公司治理因何而来?公司治理又应达成何种目标?有无最佳的治理模式?这一系列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焦点。通过近期公司治理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考察,从对这些模式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中,可以得到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5.
徐岩  陈那波 《开放时代》2022,(5):125-139+9
一个通过多元参与、充分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治理体制如何得以建立?本文梳理了与合作治理有关的研究和实践历程,在此基础上以A市围绕垃圾计量收费而开展的合作治理试验为案例。本文发现,尽管A市领导层和行政部门不遗余力搭建以多元参与为特征的合作治理架构,以推进围绕垃圾计量收费工作的合作治理试验,但程序化行政、分化的主体、建构的多元参与三个特征阻碍了合作治理架构的真正确立。本文提出,提升合作治理效果的关键在于行政体系的流程再造、社会群体的共识和代表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我国变革中的治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与政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许多新的理念、结构、主体和行为已经引入我国并在逐渐传播开来,但这一过程还远未完成,为了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维护政治的持续稳定,我们必将大力推进治理的革新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在公司治理中,公司治理成本主要由治理主体的交易成本、第一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等几个部分组成,公司治理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治理"一词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以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对于治理的研究日渐丰富和完善,全国掀起治理创新的热潮.本文通过对治理理论的梳理,寻找地方治理创新的困难之处,提出地方治理创新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而良好的财务治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重视和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债权人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对其利益的保护可以保障公司资金的持续供给,因此探讨债权人参与下的财务治理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杨慧 《生产力研究》2007,30(1):148-150
文章针对现有产业集群文献中对于集群治理问题关注不足的研究现状,从廓清集群治理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了集群治理的结构、机制与效率的特定内涵,重点就现有的集群研究中网络治理和价值链治理这两个主要分析工具展开讨论,指出拓展它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的必要性,并就建立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伟  李静静 《经济师》2012,7(2):100-10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举措引发了学者对高校治理的研究兴趣。他们根据不同的理论学说对我国高校治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外主要是欧美国家的高校治理模式及其重大变革,对我国高校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司治理研究到目前已经迅速成为多个领域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大批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文献的涌现正在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推动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本文对近30年来的公司治理研究从研究脉络、研究主题、研究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以期对国内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颜凌芳  侯杰 《经济师》2005,(5):228-229
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主体是与公司所有权相联系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基础.根据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和德鲁克的企业目标理论,我们能够得出结论:1<公司治理主体W<利益相关者的集合U.从西方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安排的实践来看,国企治理主体的安排并没有趋向于同一种模式.这是因为企业制度是"嵌入"在制度环境当中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主体的安排必须符合中国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使命,包括国家、经营者、员工和全体公民在内的所有者共同治理是其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唐广 《生产力研究》2006,(11):235-236
公司治理结构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反映董事权利与义务、董事会的运作效率、董事会组织结构、独立董事制度的董事会治理,反映监事会能力、监事会运行有效性的监事会治理,反映经理层任免制度、执行保障、激励约束机制的经理层治理。公司治理结构评估结果可通过评估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公司治理结构水平等级。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演变之机理: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诠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文章借用热力学中的熵、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引入治理熵和治理负熵两个概念,提出了公司治理效率递减定律和公司治理效率递增定律两个定律,从而揭开了公司治理演变之谜,即治理——失灵——再治理恶性循环之谜.同时,也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思路以及为定量分析公司治理演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国有独资公司三边治理及其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为明晰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主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宽泛的治理主体存在若干问题和矛盾,与企业治理的本质相悖,不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因此,针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特点,应当建立一个由出资者(物质资本所有者——国家)、经营者(特殊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高层经理人员)和职工(一般异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中下层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同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普通员工)共同治理的博弈制衡的三边治理体系,并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以维护三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