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主体,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脱实向虚"问题,特别是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本文以同伴企业间的相互模仿行为作为切入点,为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解读,并进一步讨论了同伴效应对实体部门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同伴企业的金融化程度越高,该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越高,即实体企业金融化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2)学习效应、产品市场竞争不足、管理层过度自信是产生企业金融化同伴效应的重要原因;(3)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非理性,同伴效应主要发生在交易类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两类投机性资产上,且在同伴企业增持金融资产时模仿行为尤为明显,这最终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和行业整体经营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企业金融化的同伴效应及其给实体部门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2015,(42):291-292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自我效能感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因此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文献法,对1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意在探究大学生同伴关系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结果:1、男女大学生在同伴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3、同伴关系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商》2015,(21)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同伴关系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同伴关系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同伴关系越好,个体更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同伴关系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应对方式的重要影响。本文希望通过该项研究来深化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改善应对方式,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同伴效应对组织决策的影响倍受关注,"去杠杆"促使学界对过度负债成因及解决措施的研究如火如荼。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采用2SLS和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模型检验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通过Ivprobit与非国有企业对比验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是否会导致过度负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存在同伴效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更容易使其向上偏离最优资本结构,从而导致过度负债。这些结论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成因的理解,为更好地实现"去杠杆"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心理帐户中的心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心理效应:非替代性效应、沉没成本效应、交易效用效应。这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理帐户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打破组织中员工沉默行为,提高组织员工的积极献策行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理论界和企业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员工个体特征为视角,深入分析了员工个体自我监控对员工沉默行为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构建了中国人传统性对其存在调节效应的理论假设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7年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探讨了高管薪酬同伴效应的存在性、情景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同时存在行业和区域同伴效应。而且,上述薪酬同伴效应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和非国有控股程度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高管薪酬同伴效应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因时而异,即短期内可促进企业的发展,但中长期则抑制了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现,模仿是解释薪酬同伴效应的内在逻辑。另外,薪酬同伴效应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高管薪酬的研究内容,同时为高管薪酬方案的制定以及同伴效应外部性的运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悖论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了悖论式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通过对279份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个体双元性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悖论思维不仅调节了悖论式领导与个体双元性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悖论式领导通过个体双元性影响其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即相对于悖论思维低的员工,悖论思维高的员工更有可能从悖论式领导行为获得有益影响,同时表现出高水平的探索活动和利用活动,进而创新行为也有所提升。结论丰富了有关悖论式领导的实证研究,同时,为将悖论理论引入组织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探讨了结伴购物时"同伴类别"、"群体凝聚度"和"个体易受影响度"三个变量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结伴购物对个体的冲动性购买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相比家人陪同,朋友陪同的情况下,个体的冲动性购买欲望和购买意向会更加强烈。另外,当陪同群体具有较高的凝聚度时,或者当个体易受影响度较高时,不同陪同群体(家人或朋友)对个体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中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高考的政策下,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高中生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要兼顾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以杭州市为主的150名浙江新高考考生,匿名填写问卷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综合调查问卷。研究目的是探究同伴关系的三个维度(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离)对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频率)的影响。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信任程度越高,则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频率越高、消极情感频率越低;高中生个体的同伴沟通程度越高,则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频率越高、消极情感频率越低;高中生个体的同伴疏离程度越低,则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消极情感频率越低。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家庭关系视角,运用CFPS2018数据,分析亲子关系是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且亲子关系在二者之间既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又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具体而言,部分中介效应表现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影响亲子关系进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即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底层劣势的形成路径;负向调节效应表现为亲子关系越好,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正向关联越弱,即亲子关系同时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底层劣势的改善途径。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平,既要不断缩小社会阶层差距,更要注重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解垩  宋颜群 《财贸研究》2019,30(6):74-86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1989—2015年数据,使用多层回归模型对贫困中的社区邻里效应的存在性、非线性以及门槛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索社区邻里效应影响个人贫困的机制。结果发现:贫困存在显著的社区邻里效应,并呈现出非线性(倒U型)和门槛特征;社区邻里效应能够通过教育机制和收入机制显著影响个体贫困。因此,扶贫过程中,应当关注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尽量提升社区整体的学历水平以及收入水平,降低社区贫困率,为个体脱贫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13.
社区邻里效应是造成个体长期贫困以及贫困集聚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中国的社区邻里效应现象有助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集聚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的数据,检验了社区邻里效应的存在性,计算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概率的影响大小,探究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的长期影响以及对个体贫困时长的影响,最后还计算了社区邻里效应能够解释个体贫困、学历水平以及收入水平差异的百分比。结果发现:中国存在显著的社区邻里效应,同时社区邻里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良好的社区邻里环境使得个体贫困概率显著降低、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女性和城市个体的贫困状态更易受到社区邻里效应的影响,不可观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学历和收入的作用;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的影响具有长期特征,对个人贫困时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个体贫困状态差异的1/4、个体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差异的1/5可归因于社区邻里效应。因此,扶贫过程中应当关注社区邻里效应。  相似文献   

14.
吸引效应反映了个体决策行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是指一特定备择项的加入会令选择集中某一备择项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被选概率提高的一种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吸引效应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策略,探讨了影响吸引效应的主要因素以及吸引效应的形成机理,并对吸引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网络成瘾问题也愈加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成瘾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出较强的传染性,个体的不良行为习惯将影响整个青少年群体的教育质量。本文从行为角度出发,针对隐性成瘾行为,实证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网络特性、网络使用效能、网络行为偏好、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受干扰程度这四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个体工作幸福感的提升机制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工作特征被认为是影响个体工作幸福感提升的一类关键因素。在工作特征与个体工作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工作幸福感导向的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是最具影响力和解释力的一个理论模型,其相关研究把工作特征归结为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和与工作相关的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并分析了这三个方面对个体工作幸福感影响的综合效应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文章在系统地梳理工作幸福感导向的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假设及其实证研究结果、拓展研究等基础上,指出了后续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五个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辱虐管理作为负面领导方式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然而,当前辱虐管理对员工层面结果变量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存在争议。文章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与Meta分析,从员工工作态度、行为、绩效与创新出发,系统性梳理121篇国内辱虐管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态度、行为、绩效与创新四类结果变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体来看,辱虐管理对工作态度方面的组织认同、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负向影响依次递减,工作行为方面对角色外行为负面影响高于角色内行为,工作绩效方面对关系绩效负面影响高于任务绩效。上述关系受到地区属性、组织属性、员工类型及测量维度等四项情境与方法因素的调节。上述结论在厘清辱虐管理对员工层面结果变量影响效应的同时,也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于企业社会回应行为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很少有文章从高管团队(TMT)角度分析其特征及行为对企业社会回应行为的影响。因此,文章从TMT视角出发,在Ackerman和Bauer提出的企业社会回应三阶段模型基础上将其改进为四阶段模型,来更好地研究TMT的社会回应行为,通过分析TMT组成及互动过程来研究其对企业采取社会回应行为的影响,并最终反映在对企业利润、竞争力、均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效应影响方面。同时,建立了TMT组成与互动过程对企业社会回应过程及效应的影响关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TMT企业社会回应行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郭妍  张立光 《财贸经济》2015,(12):49-60
银行小微贷款决策属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不确定型决策,现代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往往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决策偏差,出现系统性的非理性行为.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三种非理性行为(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心理账户)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研究了性别、年龄、认知需求、决策方式等要素对非理性行为出现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在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中存在,但心理账户效应不显著;(2)就“损失厌恶”效应而言,男性、年轻人更易出现面对损失时的风险寻求,先个体后集体的决策方式能较好地避免这一现象;(3)就“框架效应”而言,女性和认知需求低的人显示框架效应的概率更高,而年龄对框架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贵州、湖南两省共7家公立医院劳务派遣员工为被试,对派遣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身份转换预期对离职意愿及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派遣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离职意愿、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存在正向影响,身份转换预期在工作不安全感与离职意愿、偏离行为关系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