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喻全红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5,(Z1):99-100
近年,随着高速公路的里程不断增长,交通量日益增大,现有收费广场车道无法满足急剧增大的车流量需求造成车辆滞堵严重。考虑到征地成本扩建的困难因素,在广场主体土建不变的前提下,对交通流实施客货分离,通过人工指挥,复式车道同时进行人工收费,通过收费技术和现场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收费车道单位时间通过率,进而缓解收费站堵车压力,缩短车辆缴费滞留时间,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林旭辉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3,(11):94-95
随着移动办公、无线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日益成熟,处处受"线"制的高速公路有线局域网已暴露其先天的缺陷.有线网络主要利用铜缆或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在设计线缆的走向、开挖线槽、铺设等方面均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自然灾害使线路及其设备容易损坏;网中各个收费节点不可移动;增加收费节点时由于征地问题及更改线路、敷设通讯线缆等方面的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等等这些给迅猛发展的联网技术需求形成严重的瓶颈.利用移动PC与无线网络相结合技术开发的便携式收费机成为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建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7,(2)
为研究探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2016年11月24-25日,由中国公路学会、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江苏省公路学会、浙江省智慧交通产业联盟协办,浙江高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予以支持,《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2016全国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 相似文献
4.
孙婧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4,(12):22-23
正十一月的南京,明孝陵的银杏叶正黄,栖霞山的枫叶正红,最是深秋好景色。今日的美景,自然是前人栽树的功德,而后人的保护也功不可没。高速公路也同样如此,经过快速建设期,高速公路网不断扩大,从线到面,从省内联网再到区域联网,甚至全国联网,高速公路规模目益扩大,运营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是高速公路路网的成型,另一方面是成网后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疑是高 相似文献
5.
时至2007年,又一场看似前程似锦的“运动”——联网监控,在全国很多地方酝酿、运作、实施。部分省市的高速公路全程监控也搞得如火如茶,从路段、区域乃至全省,范围不同的全程监控系统建设悄然进行。省域、区域监控中心的设计评审也在低调进行。联网监控“运动”仿佛已经处在山雨欲来的前沿状态。 相似文献
6.
张华彬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24,(1):20-23
<正>智慧公路作为传统公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公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所在。近年来,在加快交通强国的大浪潮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为高速公路建设、营运赋能,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迈入提速阶段。 相似文献
7.
王砚萍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3):83-84
计算机远程控制是指本地计算机通过控制软件和网络,远程访问并控制其他计算机。本文将首先介绍几种常用的远程控制软件,并分享笔者工作中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和高速收费系统网络对远端故障计算机进行维护的经验。希望此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业内同行充分利用远程控制软件、克服地域差别、快速解决远端机故障问题、节省时间和金钱,提供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各省(区、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监控)中心肩负着全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规划、建设、运营、标准制定和运维等任务,是一个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而主任又是省中心的中心,因此,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涛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11):17-23
2009年,我国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工作继续在希望与艰难中前行。从重庆市“网络化监控体系”的构建到陕西省“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联网监控真正在省域这个层面行动起来,让业界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信心。同时,在实施联网监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管理体制变革与现有技术产品难以担当重任的窘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9,(4)
<正>丽春卯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来自我国五湖四海的交通信息化业界同仁近5000人踏着春天的气息,走进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共同参与、领略了一场交通领域"智"的盛宴。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学会联合协办、《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福建省高速公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特别赞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高速公路信 相似文献
11.
户利华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24,(4):18-27
<正>江淮之间,巢湖之畔,三月春光里,一年一度的交通思想技术盛会如期而至。3月28-29日,第二十六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为期两天,以“创新引领·数字转型·智慧升级”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报告会和25个主题分论坛、160余场专家分享,2万余名业界同仁、企业界代表参会参展,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本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学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成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卓视智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赞助,《中国公路》杂志社、《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承办。 相似文献
12.
王涛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12):17-23
截止2008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公路隧道已有5426座.长度达到3190公里.如此规模的隧道(群).不但运营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其安全与节能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位专家这样感慨.我为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成绩感到自豪.但也为公路隧道重建设轻管理带来的安全问题感到忧虑.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敢说我国公路隧道迟早会出事.而且是大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7,(9)
<正>正是八月流火的季节,继6月全国高速公路货车ETC技术研讨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高速公路科技工作者怀着火样的热情又一次相约西子湖畔,共同探讨如何"打逃"。随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里程的增加,车辆通行的距离越来越长,车辆通行路网的单次缴费金额也越来越多,作弊逃费的诱惑也会增大,通过各类作弊方式进行逃费的现象日益严重。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偷逃车辆通行费的行为屡禁不止,每年数以亿计的通行费损失已经给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和国家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