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许多崇德修身与治国理政的智慧精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与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方位,创造性地构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建设理论,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员干部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不断升华政治品格,强化责任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目标是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使大学生能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具有自主开放、平等交互、即时快捷等特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路径,可以从受众到主体、从情感到内容、从现实到虚拟、从文化到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培育文化传承新媒体发展的多元主体,采取多元化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促进新媒体与传统文化媒介融合等措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承、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国珠算2008年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创造出的科学精神财富。开展珠算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新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对中华文化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了许多的论述,看似零散,实则有鲜明的主题,为人们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该文主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三个视角来阐述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刘霜霜 《中国报业》2024,(2):190-19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儿女的思想文化宝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过程,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本文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对融入的实践路径和模式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与实践可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与我们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于教育活动中,让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厚重精神资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永不枯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但这不仅是一种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实践和思想内容上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宝贵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回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实践的应有之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育人机理上的价值共融性,文章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分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构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的“大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实效性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援藏精神,将援藏精神阐释为“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并发表了对援藏精神的讲话,初步形成了援藏精神的理论释义。援藏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责任观的论述支撑了援藏精神的理想信念;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观的论述支撑了援藏精神的价值原则;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奋斗观的论述支撑了援藏精神的民族气质;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死观的论述支撑了援藏精神的品质品格。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2)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再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思政”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渗透一切、贯穿始终,以达成系统整体的育人环境。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而课程思政则是“大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微观实践体现。以酒店管理实务课程为例,在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酒店管理人文价值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探讨在“大思政”视域下将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表达,是保证媒介产品具有良好口碑和网络传播度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传统品牌广告和网络视听作品两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创新性发展问题,以期在品牌广告、内容创意、艺术处理、营销方式中找到更有利于传统文化发挥作用的形式和方法,推动传统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礼之用,和为贵",礼文化不但奠定了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而且整合并且统领了社会功能和政治、法律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我们正积极努力地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灵魂和精华,传承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礼文化。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利用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规律,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重新将中华民族特色的礼文化定位,并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5.
张平 《中国报业》2016,(24):85-86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个人社会道德义务和责任,但当前高职院校只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忽视了人文教育。我们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技能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单盈 《对外经贸》2022,(12):109-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其精髓与新时期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在统一,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孕育审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渠道,同时呼应了新文科背景下审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提高了审计人才文化自信和审计文化建设水平。从教育主体、教育主导、教育载体三方面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审计人才培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路径,以期构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输送更多优质审计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各大卫视的传统节日晚会则是一个很恰当的宣传传统文化以及弘扬优秀传统的载体。河南卫视为庆祝端午节制作的节目《端午奇妙游》成为传统晚会节目的一股清流,对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以传播的仪式观为理论支撑对《端午奇妙游》进行文本分析,探究节目中如何进行符号互动、仪式感的塑造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黄慧 《现代商贸工业》2023,(11):209-211
泱泱华夏,文明璀璨。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一脉相承,文化的力量便是最具有诠释性的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在于告诉现代中国人究竟从何而来,更在于提醒后人未来应该向何处去。基于此,本文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实际现状提出相应的融入教育策略,以此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久远的时光中能够依旧风采依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文化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化促使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而富有韵味,需要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更多地去了解、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小龙人学习报》作为宁夏唯一的少先队队报,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凯 《中国报业》2023,(22):10-11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洛阳应以城市文化传播为载体,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文化赋能城市发展,让洛阳经验成为文化古都的发展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