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深化水价改革:全面推进与重点深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水价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迄今为止,水价改革尚缺少一个系统性强的整体规划,基本处于各自为战、分散进行的状态:城市水价改革快于农村水价改革,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快于水利工程价格改革,缺水地区水价改革快于丰水地区水价改革.在改革措施方面,则着重于提高水价,普遍存在以调代改甚至只调不改的情况.基于此,本报告提出"深化水价改革,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深入"的思路,并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制度、完善水价管理体制以及建立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污染并存的矛盾,这是长期以来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本文拟就城市供水的性质、水价形成方式和当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下一步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10〕2613号)已出台四年,对规范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行为、合理制定水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笔者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对城市供水成本与水价的认识。一、现行城市供水价格政策我国城市供水从社会福利型的"水费"转变为市场供需型的"水价",  相似文献   

4.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本文拟就城市供水的性质,水价形成方式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下一步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是资源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年来,常州市基于其水质型缺水的现实情况,不断加快城市供水价格的改革,通过建立符合实情的阶梯式水价体系等措施,在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节约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在水价改革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常州市的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进行回顾和分析,为常州市的水价改革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家园 《价格月刊》2004,(10):20-22
近年来,随着阶梯式计量水价得到国内外水资源管理者和专家的认可,阶梯式计量水价开始在深圳、厦门、银川等14个城市试用并推广开来。1998年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可根据条件先实行阶梯式水价。阶梯式计量水价己成为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结构改革的发展趋势。阶梯式计量水价如此之受青睐,它的优势在哪?本文将从水商品定价的目标出发,分析阶梯式计量水价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对阶梯式计量水价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10]2613号)已出台四年,对规范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行为、合理制定水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笔者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对城市供水成本与水价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县域城乡供水价格是水价改革工作的难点,本文基于县域城乡供水价格形成、分担及补偿机制提出供水全成本约束定价法,对于完善县域城乡供水价格形成、分担以及补偿机制,解决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保障供水质量、实现供水安全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县域城乡供水价格形成、分担及补偿机制,按照供水全成本约束定价法,以宁夏西吉县城乡供水价格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得:以“运行成本+利润+税”作为城乡供水的基本水价,基本水价为4.03元/立方米;提出对县域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承担的隐形补贴方案以及对大修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形补贴;设置可随当地经济发展的逐步调价方法和补贴方案,并加入水价上限管制机制。本研究为深化我国县域城乡供水价格改革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对促进我国县域城乡供水价格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供水、农业供水、再生水、海水淡化方面的价格政策,研究表明:关于城市水价、农业水价的法规政策相对较多,而关于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价格的法规政策较少,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也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供水价格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非常规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水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价格,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是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去年陕西省物价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指导意见和进一步做好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指导意见两个文件,今年召开的全省物价工作会议对此又作了安排部署。成本监审是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的基础,省局安排以后,各市(区)都比较重视,抓紧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意见。据了解,目前除咸阳、商洛两市前期已经出台了水价调整方案以外,西安、宝鸡、铜川、延安、汉中等5市物价局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已在省物价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典型国家主要城市的水价结构,比较不同国家城市水价的用户差价、水量差价和季节差价关系,结合我国城市供水价格体系现状,研究完善我国城市供水价格体系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推进实施水价水量差价政策,合理谨慎实施水价用户差价,推动实施水价季节差价,提高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占终端水价的比重,探索实行再生水"反阶梯水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出现了严重缺乏水资源的现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方面对水的利用都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供水价格太低,造成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城市供水是供水环节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政府只是片面的强调城市供水的社会效益,而忽略了它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城市供水价格普遍偏低。本文围绕供水价格偏低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且重点分析了城市供水水价偏低的原因以及改革措施,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3.
马云泽 《财经论丛》2012,(4):108-112
对城市供水产业来说,其产品既有商品特性,又有公共必需品特性,更与水资源的制约和环境保护紧密关联,同时自然垄断特性限制了竞争机制的引入。近些年来,天津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取得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必须转变政府干预市场方式,克服市场监管中的"错位"与"越位"现象;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补贴机制,克服政府在供水领域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建立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城市供水"同城同质同网同价";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切实推进天津市城市供水产业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城市供水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因经,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水价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水价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城市水价管理经验,由此提出我国进一步完善水价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市场论坛》2005,(12):29-31
水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制定阶梯式水价政策不仅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对规划城市供水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奉文试图对阶梯式水价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找到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4,(4):51-51
近年来我省各地对城市供水价格都做了调整,为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理顺水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各地在价格调整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有的地方对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时没能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次性调价的幅度过大;二是在城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县城的发展,城市人居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问题、供水管网的老化问题、水压问题、供水设备的陈旧问题、水价不能补偿成本的问题等都是我县供水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浅议对大通县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及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不断上涨的自来水价格面前,供水企业依旧继续亏损。水价是否合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水价改革的关键是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科学的水价计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深化城市水价改革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水价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各地水价改革进程快慢不一、总体缓慢。二是水资源费征收的范围小、标准低。三是城市供水价格调整还没有到位,价格总水平较低。四是水价结构不尽合理,各种用水价格的差价较小。不同用水行业、不同用水量的消费群体的用水差价还不突出,价格差异对节约用水和限制高耗水产业的调节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五是污水处理费的开征时间较短,标准较低。六是水费的实收率低,征收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七是水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缓慢,特别是城市供水行业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滞后。  相似文献   

20.
王利青 《北方经贸》2000,(1):199-200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和理顺牡丹江市供水价格,健全供水企业成本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工作,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结合供水实际,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理顺内容 (一)规范水价分类,科学合理界定分类范围.按<办法>第六条规定,依据用水性质将现行居民生活,机关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三种用水分类改为居民生活,工业,行政事业,经营服务,特种行业五类用水,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