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话题涉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关系,对他人表示尊敬和礼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对日经贸活动中,敬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敬语误用的情况,希望有助于大家对日语敬语的理解与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经贸日语当中的敬语使用原则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富有日本特色的"内"外"原则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学习日语最大的难点就是敬语,根据时间、地点、人物日语敬语的表达方式不同,由于日语敬语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而容易出现错用、误用。敬语在商务日语中被广泛使用,一项商务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敬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日本企业开展商务往来时,必须正确使用商务日语中的敬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摩擦。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的经贸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输出多为土特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输入多为生活用品及工业制成品是清末东北地区经贸的基调;民国时期的经贸比清末时期有大幅度提高;伪满时期,由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导致东北地区的经贸彻底被日本所垄断。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地区的经贸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输出多为土特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输入多为生活用品及工业制成品是清末东北地区经贸的基调;民国时期的经贸比清末时期有大幅度提高;伪满时期,由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导致东北地区的经贸彻底被日本所垄断。  相似文献   

6.
张美茹 《商》2012,(14):127-127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均有"礼仪之邦"之称。敬语是两国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语敬语只有敬语称谓和极少数动词可译为对应的汉语敬语外,其他译为汉语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7.
商务日语中敬语词的选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敬语作为日语的一大特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学日语的难点。中国人之所以难学敬语是因为汉语和日语的敬语体系截然不同的缘故。从事中日商务活动的人士普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日本人的行为捉摸不透,虽然态度毕恭毕敬,但是其郑重其事的敬语总让人觉得话里有话。本文以商务日语中敬语词的选用问题作为焦点,探讨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使用敬语的误区,并剖析其原因,避免在中日商务活动中,因敬语使用不当而引起文化摩擦。  相似文献   

8.
中日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日本地震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回顾了中日经贸往来的密切关系、阐述日本经济现状及进一步分析地震后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雷鸣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241-242
日语中的敬语在其语言体系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各个方面。敬语的使用也有其严格的要求和规律,在日语的学习中,决不可以忽视对敬语的学习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的敬语在其语言体系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各个方面。敬语的使用也有其严格的要求和规律,在日语的学习中,决不可以忽视对敬语的学习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发动经贸摩擦的动机看,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有相似之处,但有重要差别。日美经贸摩擦基本停留在美国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和推动日本进行公平贸易结构性改革的层次,而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遏制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层次。中美经贸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博格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日经贸发展历史、日本国内外影响因素以及日本企业在华竞争力 等方面,分析了日本对华投资近年下降的原因,并对其今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3.
刘丽娜 《大经贸》2002,(10):38-41
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中日经贸举足轻重。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经贸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相互猜忌到互利合作的路程,其间有密切的协作,也爆发过龃龉和硝烟,尽管最近双方发生了较严重的贸易冲突,但是,谁也不会否认中日之间相互依存与合作的历史潮流。日本经济现状:并非陷入衰退最近几年来,媒体上有关日本经济的报道多数是消极的,在人们心中似乎形成了对日本经济的悲观  相似文献   

14.
梅新育 《华商》2012,(9):62-62
钓鱼岛争端的大幅度升级,已经将中日经贸战推上了决策者和民众选择的前台。我国有能力让日本在经贸战中付出较大代价,但在实施对日经济制裁时,我们需要做出周全考虑,以便实现成本最小化而收益最大化,避免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会展要闻     
《进出口经理人》2006,(10):I0002-I0002
7月20日,2006年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高燕在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出国经贸展览已从北美、西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东南亚、中亚、东欧、拉美地区拓展,出国展览正迎来更加开放的新业态和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2)
中国自古便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的礼仪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在称谓礼仪方面非常讲究,其中谦敬语又是中国称谓礼仪中的主要部分。中国社会在不断演变,出现了文言与白话之争,繁体到简体之变,到如今网络语言的蔓延,中国的称谓礼仪发生了巨变。随着汉语热在全球席卷,汉语的非本族语学习者日渐增多,在汉语称谓礼仪尤其在谦敬语教学上遇到了各种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古今常用的谦敬语,探讨在汉语国际教学中中国传统称谓教学所面临问题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日本新任首相安倍访华获得成功,中日两国经济界也对两国经贸发展转为持积极态度。从2002年2月~2006年9月,日本经济复苏周期已经长大58个月,超过战后日本历史上最长周期记录。种种迹象显示,2007年日本经济还将持续较快增长。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安倍上台的经济政策也格外引人  相似文献   

18.
11朋26日至28日,吴晓晶副巡视员带领厅有关处室、省贸促会、我省部分企业代表及厅驻日本经贸代表等出席了在日本熊本县召开的“第七次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9.
孟迪 《市场研究》2013,(3):69-71
长期以来中日经济依赖性强,互补性明显。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引起两国间经贸摩擦,使双边贸易急剧降温,日本对华出口遭到重创。伴随着中国民众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日本对华投资减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经贸摩擦的发生,给中日两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亚太乃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日方应停止制造紧张局势,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中国在维护领土主权的同时,也应当抓住机遇,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赵伟峰 《北方经贸》2010,(2):100-101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随着美国、欧盟经济陷入衰退,日本也不能独善其身,从2008年第二季度起陷入衰退。作者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机构的影响,对日本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以及对日本出口的影响。日本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以及本国长期疲软的内需,有可能使日本陷入长期衰退。由于日本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经贸伙伴之一,所以,研究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