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专业化产业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允生 《财经研究》2003,29(7):51-56
专业化产业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就得益于专业化产业区在全省各地的兴起与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深受工商业传统影响,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具有市场带动与工贸并举的特色。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推动了浙江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由需求与供给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资源禀赋与专业化产业区生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其生成主要缘于地域资源禀赋,即地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互动关系与协同效应,是专业化产业区生成的初始条件与主导因素。由于各地地城资源禀赋特点不同,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条件与发展路径因此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专业化产业区在浙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浦江的水晶业,温州的制鞋业,还是绍兴的化纤纺织业,他们在全国市场份额所占的比重和对本地的经济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专业化产业区的旺盛生命力促使浙江这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了全国的经济大省。浙江经济的腾飞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对这种由产业集聚所生成的专业化产业区的高度关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产业集聚阶段,专业化产业区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是不同的。但是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则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专业化产业区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希伟  桂昭君 《生产力研究》2002,(5):178-179,209
本文针对浙江省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条对策建议:一是促进企业并购,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专业化产业区内企业向现代企业集团转变,实现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创新;二是积极培育要素市场,推进专业化产业区向高级化、现代化发展;三是提高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与组织创新能力,形成对浙江省专业化产业区发展的强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业化产业区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国琴 《经济纵横》2005,(12):12-15
浙江省是中国发展专业化产业区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以浙江省为案例,分析专业化产业区的现状、对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明龙  徐璐 《生产力研究》2007,(19):105-107
文章以永康五金产业区发展动力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与五金产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其中包括社会网络,区域产业文化以及企业家资源这些具有个性特征的动力因素。此外还包括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政府行为。永康五金产业区保持迅猛发展势头的同时,在专业化产业区动力机制完善以及五金产业区发展中暴露的问题,需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96,自引:1,他引:96  
在最近十年中 ,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是浙江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发展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本文探讨了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机制 ,基本假设为任何两个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 ,而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集聚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相似文献   

8.
论“柔性”的内涵及其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京淑  刘力  韩凤 《经济地理》2003,23(5):582-586
“柔性”已成为象征后福特主义时代新生产方式的代名词。对柔性及其空间影响、空间结构的研究,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主流。文章试图以柔性为主线来理解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进而探索现代经济地域空间特别是产业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为此,首先回顾了柔性研究兴起的理论背景,并对柔性的内涵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经济地理学在对柔性的空间实现形式的研究中所取得的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的理论发现。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产业区的结构、功能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为代表的专业化产业区因其自然演化与内生发展而被视为"原生型"专业化产业区。它的形成深受地区工商业传统的影响。除了中小企业集群与专业化分工的一般性特征外,还具有市场带动与工贸并举的特色。目前,随着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需求增长、市场拓展与企业规模的扩大,专业化产业区面临着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化与功能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林锦添 《发展研究》2003,(11):63-64
加快发展是当前各级的第一要务,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和服务的大局.县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志仪  姚敏 《经济管理》2007,(15):17-22
地区专业化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利用24个主要的两位数工业行业数据,根据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对1994~2005年我国31个省区市工业专业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普遍提高,但各地区专业化发展不均衡。结合区位商和绝对份额指标,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区专业化工业行业,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从1956~2001年,物流能力W对江苏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77%。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调整物流系统结构,加强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建成现代化的物流系统,是江苏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地区专业化的度量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封闭经济假设和地区间需求结构一致假设下,本文构造了地区专业化的度量指标——地区专业化系数;这一度量指标更具一般性,产业结构差异系数、空间分布差异系数、绝对利差及行业分工指数等指标只是作为它的特例而存在。在讨论地区专业化问题时,如果忽略地区的(或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除了犯有逻辑推理错误外,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可能得出错误判断的倾向。本文发现: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如果忽略地区的(或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来讨论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问题,则会高估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高举  周俊子 《经济地理》2012,32(12):117-121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法,从单位出口品所能带来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和就业量出发,度量了中国代表性省市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样本范围内,中国高技术产业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得到了提高,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都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并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了更强的带动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提升速度整体上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但在2002年之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的生产效率加速提升;中国整体及代表性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快速上升,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所致,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表现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但中西部代表性省份在2002年之后加速上升,与东部代表性省(市)趋于收敛。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一年多来 ,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有了一定进展 ,但存在的问题尚未很好解决 ,需要在新形势下采取相应对策 ,推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the contribution degrees of Hube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Using econometric methods, it carries out regress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d finds that the contributions of Hube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very obviou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fo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省际企业盈利差异及由大量剩余劳动力跨省流动所形成的产业转移粘性.研究显示:我国产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受微观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及产业区域转移粘性这两大相反作用力的综合作用,因而促进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之政策应与消除二元经济的相关政策配套实施,才会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梁云 《经济师》2001,(9):113-114
环保产业 2 1世纪新经济增长点。文章在对重庆环境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在众多省市竞相发展信息、生物产业 ,争当领头羊的情况下 ,重庆应另辟蹊径 ,凭借西部大开发与三峡库区建设两大机遇、凭借自身巨大的环保市场需求带来的发展空间 ,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 ,创立独特竞争优势 ,争取成为长江上游环保产业发展中心并逐渐在全国形成环保产业竞争优势 ,使环保产业成为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与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2000-2013年服务经济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贡献差异演变。以旅游业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运用Theil指数、混合OLS模型对区域间贡献差异进行实证测度与影响因素检验,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升服务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与缩小区域间贡献差异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