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分析来看,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也必须以职业为导向。本文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办学实际出发.就如何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智慧是教育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关切智慧、走向智慧。然而,现实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地位的片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生存状态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品性仍有待彰显。为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智慧品性,应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和教育智慧理念;完善教育过程,以教育机智促进受教育者的智慧生成;关注职业发展,致力于培育智慧型思想政治教育者。  相似文献   

3.
杨厦 《乡镇企业科技》2014,(21):300-301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日益突出,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如何把这一教育观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以提高就业率,也随之成为了高职教育模式的重点内容。本文则认为以就业为导向,就要在各个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中职业能力则是就业的最基本要求。而良好的职业能力则是学生就业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课程。本文从高职教学管理的实践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从全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职院校的使命,大多数学生选择就读高等职业学校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一个较好的就业岗位。为此,高职院校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对职业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就在职业指导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冯政  孙坚 《中国就业》2009,(10):6-7
就业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其目标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劳动者顺利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管理转向市场调节配置的重大变革,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培训工作也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入手,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方中 《中国就业》2006,(12):31-32
职业教育是为引导学生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中,掌握就业所需要的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而设计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苏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IT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对蓝领技术工人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近年来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培养蓝领技能人才。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已经做丁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果。苏州市建立了“市课程建设暨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小组”,各校建立了由校企双方人员参加的组织机构,学校和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学校将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在学校建实训室、实验室、冠名班等,实行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菜单式培养多种合作模式,为制造业生产培养了大批优秀实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了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指出了高职就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加强的必要性,并对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成震东 《活力》2009,(25):10-10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相吻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传导的教育信息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原则。坚持和贯彻可接受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子良  王清 《中国就业》2009,(12):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大学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引导和帮扶大学生创业为抓手,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鼓励和帮助学生提高创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国民 《企业导报》2010,(6):213-214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职能。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转变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改革,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坚持产学结合,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相吻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传导的教育信息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原则.坚持和贯彻可接受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会计应用型人才而言,近的需求是就业,远的需要则是职业发展。因此,高等会计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出发点,通过革新培养模式,来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职院校《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金梅 《价值工程》2011,30(7):257-258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都为这一目标服务,最终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良好理念和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就业以来,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思政”格局下不仅承担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任务,而且承担着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责。本文基于高质量就业这一背景,在概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就业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对高质量就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机制创新的路径,旨在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目前各高校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鲁战略,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 第三条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第四条 县级以…  相似文献   

18.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目前我国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原本培养科研型人才的普通高校也开始在大学生,甚至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在重视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鼓励、要求大学生和研究生获取职业资格证,有些原来属于中职生的就业岗位已被大学生占据。因此,中职校只有构建与中职生和社会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目的。这是中职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与合理。构建合理的主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哪些课程是主干课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为核心,笔者认为由以下三种类型的课程组成。一是基本素质类课程,是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的一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二是职业素质类课程,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以及培养职业素养的一类课程。  相似文献   

20.
李保峰 《价值工程》2011,30(8):281-282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就业导向、工学结合"为指导,要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在规范课程设置,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加强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职业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