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集聚高端人才是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始终把大力引进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培养集聚一批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近几年,全区新引进集聚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省"泰山学者"24人、省杰出青年3人,烟台高新区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东丽区工业经委的人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贯彻落实人才规划为统领,以创新政策机制为突破,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抓手,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快人才强区建设,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为服务东丽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集聚不仅能够带动科技创新,也能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才集聚的总体规模、结构及分布和产出效能的现状,对人才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性效应,影响人才集聚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当前中国人才集聚在时空分布、人才政策和人才流动方面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合理、人才政策待完善、国内人才大量外流的问题,提出发挥人才“虹吸效应”、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降低人才流失率的可行性措施来加强人才集聚在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方面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4.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5-I0005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之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是常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增加创新创业人才的数量,提升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真正形成"产业企业集聚人才,人  相似文献   

5.
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以推出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服务为基本目的的知识型组织正登上知识创新舞台.人才以知识型组织为平台和载体集聚,可以产生整体的系统效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人才集聚效应.本文分析了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的意义和人才集聚效应,构建了衡量集聚效应的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模型,最后指出应根据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模型和人才集聚效应,创新人才集聚的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使用机制,以达到集聚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以推出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服务为基本目的的知识型组织正登上知识创新舞台。人才以知识型组织为平台和载体集聚,可以产生整体的系统效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人才集聚效应。本文分析了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的意义和人才集聚效应,构建了衡量集聚效应的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模型,最后指出应根据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模型和人才集聚效应,创新人才集聚的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使用机制,以达到集聚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人才集聚产生的正向效应能够使集聚区域或集聚产业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运人才集聚水平关系到航运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文章基于对航运人才"引进——开发——留用"过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套评判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并对上海的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做出评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大下英才而用之。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千载难逢的体制改革机遇,仲恺高新区创新性推出"恺旋人才计划",实施"1655工程"("1个计划、6个工程、55条措施"),在"特"字上下苦功,以"特大力度、特广平台、特新方式、特优制度"加强人才工作,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先行区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一、坚持海纳百川,以特大力度揽才入怀古语云: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从古至今,人才是国家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仲恺高新区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筑好巢引金凤,加大力度引进贤才,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韦健  黄飞  黄红星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63-165
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既是一个企业聚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才聚集的过程。产业集群是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人才集群得以实现。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创新区域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以人才要素的集聚带动其他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良好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聚创新要素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该文总结和归纳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资金、人才、政策和体制等方面集聚创新要素的先进经验,并以此提出了激励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拓宽创新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和完善创新创业税收激励政策等五项促进我国企业集聚创新要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江苏省海门市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服务体系,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海门人才工作呈现创新突破、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当前,海门已进入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劳力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今年以来,海门推出了一批新的人才政策,为人才集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在中国·海门第三届科技人才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就海门人才工作现状、未来目标及发展举措等问题采访了海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鲁亚飞。  相似文献   

12.
正"春江水暖鸭先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来的实践,让张江大地沸腾,企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新的力量迅速集聚。2013年,张江示范区把握问题和需求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强调创新服务和协调。五项突破,稳中求进;服务协调,有为求新;创新之路,势不可挡。星罗棋布在浦江两岸470.5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汇聚于"一区十八园"之内的科技型企业已突破5万家,并且拥有了1400余家研发机构、43所高等院校,50多家国家科研院所、65个国家重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逐渐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环境建设战略、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战略和激励开发战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战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是市委市政府顺势应时、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承载着宁波人民对"港"与"海"的蓝色梦想,不仅需要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干劲,更需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人才支撑这一根本路径,构筑高端人才汇集、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激情涌  相似文献   

15.
人才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短缺以及乡村精英持续外流,都使得农村人才集聚困难。从全局看,农村人才集聚不仅是农村建设的智力保证和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且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助力系统。因此,文章分析了农村人才集聚的重要性、困境及其成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加强政府扶持,筹建人才市场,完善教育科研体系,进一步引进外部人才和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有效促进农村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16.
各国间经济、科技的竞争与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需求旺盛。主要发达国家凭借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较为成熟的教育制度,成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这些国家通过增加投入、调整政策制度、改善创新环境等措施,强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文章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创新人才发展特色,总结经验及特点,期望为我国创新人才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的人才集聚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聚集是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保障之一,它将为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持。针对现阶段梧州市人才集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企业作为载体应该在内部建立一种"呼吁"机制,政府则应该努力为人才集聚营造外部支持环境,二者通过交互作用来有效促进梧州市的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章通过对南京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双创人才对未来创新创业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探究分析每一需求层次,针对每一需求层次来提出相对应的针对性的对策,旨在通过满足双创人才的内在发展需求,来促使双创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19.
人才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概念及经验向人才要素领域的延伸,是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实验区^[1]。人才特区是中国特有的概念^[2]。发达国家没有“人才特区”这一概念,但都在特定的区域实施了特别的的人才战略和政策来引进高端人才^[3]。如美国硅谷、德国的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日本筑波等世界著名的人才集聚区,其实质就是人才特区。分析这些发达国家高端人才集聚过程中采用的工程和政策,可为我国人才特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从综合产业规模、集聚水平、技术能力和产学研集成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来看,新材料产业毫无疑问是宁波现有产业最具竞争优势、最具发展潜能,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宁波的新材料科技城建设需要加快集聚紧缺人才,那么如何界定"紧缺人才"?本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宁波需要形成"人才比较优势"2011年12月,科技部、人力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