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汽车制造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汽车制造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因此,探讨多方利益相关者与汽车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收集我国105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实证研究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和政府四个层面利益相关者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有助于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司理财的新标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公司是多元契约关系的总和,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追求。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既是公司理财的任务、过程,也是公司理财要追求的结果。我本文提出从资本增值标准、信用标准、客户标准、社会标准、员工福利标准等方面考虑设计各利益相关者满意的理财标准。本文认为足够的现金流量是实现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前提。利益协调机制是实现利益相关者满意的主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公司治理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文章主要论述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目标的缺陷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不仅仅是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大股东的事,而且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利益相关者也应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模式是企业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研究如何对责、权、利进行分配和制衡。在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背景下,传统的以"股东至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愈发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追捧。本文论述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不足,重构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目标大多是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股东至上公司治理的弊端随着现代公司社会性的逐步增强而日渐显现出来。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是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的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倡导利益相关共同治理。本文将从分析股东至上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人手,引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必然性.进而讨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关公司控制权配置归属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话题,但关于利益相关者如何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公司控制权配置及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新黄浦的控制权争夺事件为研究案例,提炼出利益相关者基于协同效应的理论框架,研究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思想和价值链理论由来已久并颇具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4条原则及价值链的6种演变方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概念。文中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管理中,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当前行为、合作潜力和潜在威胁,分析企业的4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管理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背景基础的构建,即信誉、价值创造决定价值捕获、共享;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企业只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在现代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必须突破股东至上和利润最大化逻辑,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但是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时还可能出现冲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治理的原理实际上是企业安排的一项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13.
一、雇员
雇员是在公司中利益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一类利益相关者群体。公司的各项工作是依靠雇员来完成的,公司的形象也与雇员的各种行为密切相关,雇员满意是建立公司声誉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公司必须重视雇员的感受。雇员在公司的基本利益是得到长期雇佣,就是要有安全感,但是即使有了安全感,也并不能够保证雇员满意,公司还应该能够满足雇员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等多种需求。根据赫兹博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安全感只能算是保健因素,公司还必须同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满足雇员的深层次需求才能使雇员满意。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企业的债权人、股东、客户、供应商4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可以从各方的利益出发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引入多方利益者作为股东,追求股权的多元化,使各方利益得到平衡目标趋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最适合的目标资本结构,并依此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而非盲目倾向于某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但是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时还可能出现冲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治理的原理实际上是企业安排的一项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指出存款人、贷款人、人力资本所有者、银监会是农商行治理的特殊利益相关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人们希望公司不仅能够创造财富。生产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要成为“道德”的表率,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包括好事和坏事承担责任,对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做出积极反馈,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实现自己的承诺。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公司会得到社会的尊敬。否则将遭到社会的鄙视。前些年对美国消费者态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76%的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倾向于具有良好声誉的品牌。声誉已成为决定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股东利益至上”这一逻辑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几乎世界各国的公司法都认定,股东是公司唯一的所有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是经营者的选拔任用,还是公司重大经营策略的制定,股东都具有最终决策权。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就是如何解决好股东与经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如何激励经理人为了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如何制约经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