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马文良 《中关村》2010,(3):14-19
中国当下有两大战略国策:一个是“和谐社会”,一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后一项国策的呼声,最先来自于科技圣地和创新沃土中关村。这也是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初衷。又是一年春风绿,我们且来看看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生长出哪些中国的希望昵?  相似文献   

2.
勒川 《中关村》2008,(8):30-39
论坛综述: 2008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立二十周年,又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纪念海淀园的成立,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于2008年7月3日下午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以“创新之源,辉煌历程”为主题的座谈会,追溯创新之源,弘扬中关村精神,展望中关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3.
谭维克 《中关村》2004,(7):31-32
中关村海淀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这些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主旋律:主旋律代表时代前进方向,时代的主旋律就是科技进步、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园区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生命源:海淀的发展离不开中关村,离不开海淀园。海淀和中关村息息相关,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9,(7):76-77
海淀园正在积极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扶助园区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在机制体制等方面先试先行,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1+20”政策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旨在为在海淀区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该办法通过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对于自行举办或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对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品牌建设合作研究项目给予鼓励。鼓励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联盟、协会等机构建立常年的品牌形象展示大厅,并能够持续开展具有创意性的活动,成为园区、企业、产品和服务品牌建设中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
冯婷婷 《中关村》2011,(1):40-41
2010年年底,作为“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之一的“海淀园创新企业国际化模式典型案例推介会”在世纪金源大饭店第9会议室举行。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6,(9):84-85
北京海淀“红色中关村”助力“硅谷”发展;中关村扶持V815民族品牌快速成长;海淀园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挂牌;中关村半年科研投入近百亿;海淀园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百家专利代理进驻北京中关村;  相似文献   

7.
马微 《中关村》2011,(1):66-67
作为“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新增一项内容——”全球创新技术发布活动”,凭借华美资讯协会以及海淀园的资源优势,为中外企业搭建“零距离”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邓中翰 《中关村》2008,(10):89-89
对于中关村这个“星光中国芯”的诞生地,中星微人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关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不拘一格引入和培养科技人才,并承担起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发和推广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关村就像一架承载着创新使命的飞船,在二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创新、突破,跃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二十年中关村的发展,新型的“车马炮”的组合为她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戴卫 《中关村》2009,(5):58-61
今年3月13日,国务院做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后,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戴卫同志以《依靠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努力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关村20年来创新发展的情况。特别是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提出了“中关村下一步发展向那里去”的重大问题。为此提出的“政策”、“特征”和“举措”,很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林抚生 《中关村》2008,(2):40-43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中关村海淀园的品牌也备受关注。近10多年来,海淀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以年均2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和可支配财力居北京各区县之首。  相似文献   

11.
黄威 《中关村》2006,(3):39-40
5年前,国务院在关于加大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力度的批复中,对中关村的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如今,以技术创新为“立村之本”的中关村发展状况如何?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关村的技术创新战略地位日益突显,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高地”。据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调查课题负责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小兰介绍,这一课题从方案和问卷设计、分析数据到提出报告,历时半年多,涉及近900家不同规模、各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采集原始数据20万个,是中关村近年来规模较大、数据齐全、效…  相似文献   

12.
吴炜 《中关村》2011,(9):54-57
弹指20年!一批批知识精英、创新人才从各地集聚到这里,一批批著名企业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可能是全国知识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3.
勒川 《中关村》2009,(5):66-68
海淀园有着独特的“先行先试”的经验,此次海淀园与企业共同开展的“国际标准模式与中关村科技企业”的研讨会,就是一项很有创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9,(4):26-32
背景综述: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要打造创新型城市,谁来引领这个头?答案不言自明:中关村。而中关村海淀园则是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北京市海淀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淀区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林抚生指出,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5.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6,(9)
北京海淀“红色中关村”助力“硅谷”发展“建支持平台、强基层党建、促创新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属于新经济组织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近年来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大力实施“红色中关村”战略,创新基层党建的新内容、新形式,促进了企业发展。针对园区党员素质高、分布广的特点,园联合党委把“原则性、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创新管理服务。他们采取了20强、50优企业党组织联系定期走访制度使隶属关系不同的党组织可以互相借鉴;由软件企业党员骨干成立“红色中关村”小组,推出“红色中关村”党建网站等,通过互联网开展党组织活动;采取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近来多了一些咖啡馆、会所、俱乐部。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中关村咖啡馆的咖啡,会所的茶,飘出了浓浓的创业、创新的味道。本期杂志“封面故事”说的就是这一话题。3年前也是这个莺飞草长的4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国内外人士称为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一个里程碑。3年过去了,科技能否引领转型?创新能否驱动中国?路途漫漫,关山重重。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关村,中关村人深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09,(11):55-55
《世界创新地图册》于2009年6月份在全世界范围出版发行了。在这本多达近600页载有世界70多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创新大家族的图册中,两页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兼有现代化气息的图片,彰显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未来发展的广告显得格外明显。一张以“公园、校园、海淀园;歌声、阅声、创新声”反映了海淀一方水土的区域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8.
王思 《中关村》2009,(5):62-64
海淀园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核心区创新资源优势,带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资讯     
《中关村》2013,(10):86-87
打造中关村信用首善之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为进一步推动中关村信用首善之区建设,树立中关村企业信用品牌、服务企业融资发展,持续推动中关村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2013年9月6日,中关村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在北京京仪大酒店联合举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12,(10):17-17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召开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与发展院士恳谈会,诚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有关专家就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据悉,海淀区正在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已经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