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其发展需要强制性变迁的引导.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应是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安宁  翟印礼 《农业经济》2006,(12):41-42
1980年,几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此,—种崭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蓬勃发展起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并逐渐演进的变迁过程为什么能发生?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的发生?本文拟运用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变迁和政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几乎与之同步出现了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后30年里,合作组织所处的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促进发展为主线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本文把改革开放以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讨论每个阶段政府出台的政策及其所处背景,并对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的格局与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以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及其变迁作为完整个案,从制度结构、变迁过程等方面,证实这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反复交替,并渐臻二者协调配套之佳境的过程;并验证了作者提出的理论假设:只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协调配套实施,才能化解强制性变迁带来的产权低效和“制度失败”,以及诱致性变迁难免存在的“搭便车”等问题,才能渐次形成制度变迁的最佳格局;因此,未来的农业合作制度变迁无疑应沿着这一理性路径迈进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万州区农村地处深丘山区 ,农户居住分散 ,人均耕地 0 8亩 ,属超小规模经营。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这种单个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日趋明显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摆脱困境 ,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近年来 ,万州区广泛吸取山东等地的实践经验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取得了显著成效。到 2 0 0 1年底 ,全区有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 32个 ,涉及 4 9个乡镇 ,193个村 ,95 2个社 ,1112 9个农户 ,会员达 12 938人 ,占全区农业总人口 1%。目前 ,全区既有一批勇于到实践中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  相似文献   

6.
应运而生 形式多样 前不久,记者从农业部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伴随中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推行,一种旨在为家庭经营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的农民自助组织,如农民专业协会(最早出现的是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相继诞生.这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满足了一家一户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民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农业对中国农业的冲击,表面反映在农产品市场开放、进口量增长等方面,但在根本上却是来自国外对中国农业生产经济组织的强大挑战。而从国际农业发展史来看,合作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国内也不乏成功的范例。因此,笔者认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民走出困境及应对挑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绩效评价理论,运用统计指标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深入探讨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测度方法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农民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西方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农民合作的思想,并出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江苏省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提高迅速发展壮大。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与创新意义(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着突出的矛盾:小农户难以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生产经营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也难以进入加工和流通领域,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民…  相似文献   

10.
2月7日,全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在盐城东台召开,副省长黄莉新到会讲话。  相似文献   

11.
崔琳  朱德义 《农业经济》2007,(10):58-58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机制对传统农民合作方式产生根本性诱变的结果,既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农村经济现象。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布局中,深度研究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使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法人实体,既具有革新导向,又具有实践价  相似文献   

12.
北京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农村经济》1999,(12):27-30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北京郊区的情况谈点看法。 一、北京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  相似文献   

13.
孙军 《农业经济》2006,(11):44-45
1.人具有社会属性,并决定了人有归属感,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于某个团体;但人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并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是社会风俗上,追求人的个性化、独特性,已经成为社会时尚。在这种社会风俗的变迁中,不可避免地对农民造成影响,使农民既有参加团体的愿望,也有靠个体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由此,造成农民对是否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持观望态度。据统计,到2005年,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为44.68万人,虽比2004年增加了77%,但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总量没有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君  肖磊 《农村经济》2005,(7):122-12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困难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其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化三改”即:服务三农,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供销合作社体制再生创造经济条件和组织基础;改革产权制度,加快社有企业改革步伐,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动力基础:改造传统网络,锻造和培育具有较强带动和竞争能力的品牌龙头,增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与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为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共同开展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本文为此次调查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三条推进我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起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起方式的研究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起面临的环境,本文认为制度变迁方式的多元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本身的特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企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起方式有多样性和地区差异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黔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贵州省黔西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绩效)、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在即,随之而来的农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农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就显得日益重要,入世之后,我们面对的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场不仅比我国的农户经营规模大,实力强,而且经过败坏上年甚至上百年的合作进程,几乎每个农场都加入到一个或几个合作社中,组织化程度非常高,面对这样的一支支集团军,我们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农户无疑将处于十分弱小、被动和不利的地位,所以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一侏事关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