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利利  苏小英 《经济师》1997,(4):80-80,29
探索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刘利利苏小英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支配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力量。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2.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华北、东北部分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3.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15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已有所增强。但是,勿庸讳言,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匀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举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人瞩目,而支撑着这个规模经济的主体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带动作用、示范作用是“扬州现象”更深刻的内涵.1994年,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2.1%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的51.21%和68.19%,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却低于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10个百分点.之所以形成这个局面,追根寻源,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把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点放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工作思路上以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为主线,以调整结构、更新机制、优化环境为重点,把培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新优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扬州市的经济运行质态和效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调整结构——构造坚强有力的工业经济支撑体系,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注入强大的竞争力和爆发力市场竞争就是优势的较量,说到底是产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首先要创建和谐企业。因为创建和谐企业,不仅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探索创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据1995年国家统计,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整个工业企业的3.7%,然而它的销售收入却占41%,上交财政税金占57.8%,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的37.76%。而且这些大中型企业又多属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占据着国民经济的要害部门,绝对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这些企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速度。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总的来讲,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处境依然困难。概括起来,我以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身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负担重。一是人的负担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7.
搞好现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这是个热门话题,我只能说说我个人的门外见识。我认为,在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这几年过渡时期,工业企业正在转轨而遇上一些困难是难免的。议论多、建议不少是好的。但归根到底,从认识上来说,恐怕同正确对待观有生产力和正确发展现有生产力,都有很大的关系。(一)以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而论,问题确实比较突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慎重总结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吉林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一些矛盾和困难困扰着企业,使企业步履维艰。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第3季度,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已达到一半以上。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使我省的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实力减弱,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丧失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和骨干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如何搞好我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目前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相似文献   

9.
试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金融环境●贺建中企业走向市场以后,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金融环境是摆在我们工商银行部门的首要工作。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壮大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因...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内部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荆茂研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为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地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促进了国有经济持续、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企业多种经营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非生产性资产,摆脱企业“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它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大加强了企业抵卸风险的能力。尤其它作为主业的第二财源,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为主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支持,在缓解资金紧缺,补偿生活欠款,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运输能力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能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前途。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改革进程中,一些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一、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国有全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不足,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境及出路孙早一、困境及原因发展速度慢、效益差、亏损严重是当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通病,但在西北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更为严重,其现状令人担忧。与1994年相比,1995年西北五省区年均工业增长速度不到12%,远低于全国的...  相似文献   

15.
方尊 《经济论坛》1994,(11):21-23
一、跨国经营: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国有大中型企业已走向市场,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复关”后,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接轨,融为一体,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得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舞台上进行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已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抗拒的法则。这就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原料、资源等生产要素组织和供应上必须突破国界,实现国际流动,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最佳的配  相似文献   

16.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之路赵海云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吉化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随着国家的改革步伐,在探索增强企业活力过程中,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入手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7.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作用,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支柱。“抓大放小”中的“抓大”,就是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这样讲,“抓大”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因此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同处平等竞争地位。由于本身痼疾,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亏损面和亏损额一再增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央下了最大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全省575户大中型企业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户数占全部的4.2%,固定资产原值占73.2%;产值占69%;销售收入占75%;实现利税占74.7%;上缴利税占75.9%。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慢了,经济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后移了,主要是国有企业制度及相应的计划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以,这是一种体制性衰落。要使  相似文献   

19.
吴永国 《经济师》2001,(6):171-172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是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当前,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稿活,发展,壮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当前能否保证我们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党员干部道德素质推动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华北制药集团公司课题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遇到了不少新的课题,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和价值取向趋利,严重地冲击着企业职工的思想。因此,加强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