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巍 《亚太经济》1991,(1):23-26
日本的农产品补贴制度由来已久。自60年代起,政府为稻米等农产品提供的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迅速增加,它使日本保持了稻米自给自足的地位,但依靠补贴维持的农业经营缺乏竞争力,在要求其开放农产品市场、减少农产品补贴的内外压力下。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确保食物供应、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所广泛采用的一项政策措施。在这些国家中,日本的农业补贴程度又是最高的。如据估算,1986年世界各国政府发放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总额约为1100亿美元,而仅日本一国即达400亿美元,占1/3还强。按1982~1984年平均计算,国家补贴部分在农户农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欧洲共同体国家和美国分别仅为33%和22%,而日本却高达72%。1990年度日本中央财政的农业预算支出额高达23784.7亿日元(在80年代初曾一度达3万多亿日元),其中用作各类农业补贴的支出竟占近70%!在各级地方财政的农业预算中,农业补贴所占的比重更高。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美国实行了农产品价格补贴、贸易补贴和生态补贴政策,保障了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欧盟在价格补贴的基础上,为规避WTO规则,实施了单一农场支付补贴体系,并增加支持农村发展的内容;日本通过高筑贸易壁垒来保护农业,其中农协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国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特别是生态补贴,积极促进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注意保护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取消了农业税的基础上,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农业补贴力度仍然有限、补贴方式间接和配套制度缺失,农业补贴的增收效应并不显著。要提高农业补贴的增收效应,就必须在综合国力和国家财力增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变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变生产补贴为收入补贴;取消对农业生产资料限价销售的价格补贴.让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形成市场化,改变农产品价格受抑制的状态,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实行有条件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初步分析了WTO成员履行农业补贴削减义务情况。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WTO农业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农业贸易环境,但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普遍对农业实施高额补贴政策,既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业发展环境,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利益。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市场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农业面对着一个不公平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业补贴政策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经历了三次演变。当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有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养殖业补贴、农业科技支持补贴和推广补助,农业救助补贴,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补贴。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产品供给,对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袁宗良 《乡镇经济》2001,(10):45-46
现在我国的农业基本上还是建立在土地等自然资源之上的资源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以手工劳动为主,技术装备程度低。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较少。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仍然较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在有限的农业资源中,其质量日趋降低,农业资源之间匹配不佳。一方面是资源数量不足及质量的降低,另一方面,资源的浪费又触目惊心。如我国水资源大量流失,污染严重;土地资源流失,抛荒、侵占现象突出;肥料利用率、饲料报酬率等显低于发达国家。在这些都加剧了农业资源的紧张状况,构成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在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的整体效益。运用科技兴农,在国际上比比皆是,如拥有世界一流灌溉设施的弹丸之国以色列,其农产品利润颇丰且在欧洲农产品市场独占螯头,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岛加日本运用农业科技成果发展植物工厂,成为依靠高新技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日本遥36%,鲜花的70%,水果的50%,都是靠植物工厂。植物工厂使蔬菜和水果、花卉在高精密度的控制环境下栽培,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而且能高效率的计划生产、其投入产出率高、回报率高令人惊叹。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的生物米,香甜可口,举世公认。日本的生物米的生产就是应用了各种生物工程技术,使科学技术产业化。生物工程技术使稻米新品种培养期由10余年缩短为3年左右的时间,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卢锋 《浙江经济》2001,(3):14-16
据报道,我国“入世”最新一轮谈判中,属于凯恩期(Cairns)集团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要求我方在农业补贴问题上接受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严格的约束性承诺,我方谈判表拒绝了这一要求,结果导致谈判破烈,外国为什么对我国农业补贴问题如此敏感关注?“入世”谈判为何因农业补贴出现僵局,拓破僵局的出路和前景何在,这些问题正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龙恭 《重庆经济》2006,(3):38-40
2004年以来,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远远超过同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加大了农业生产物质费用投入和农民增收的难度,使政府减税和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相当一部分好处,被农资涨价因素所抵消,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共财政的一部分,农业补贴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目的,中央政府自2004年起施行农业税制改革,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施补贴政策。本文阐述了农业补贴的含义和方式,并就我国当前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当涂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采取农机补贴等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使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入世"最新一轮谈判中,属于凯恩斯(Cairns)集团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要求我方在农业补贴问题上接受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严格的约束性承诺,我方谈判代表拒绝了这一要求,结果导致谈判破裂。外国为什么对我国农业补贴问题如此敏感关注?"入世"谈判为何因农业补贴出现僵局?这些问题正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一、支持和保护:农业补贴的两层含义一般意义上的补贴,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某种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转移支付,农业补贴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WTO 农业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变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礼新 《改革与战略》2007,23(11):64-67,54
1978年以来,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2年,以生产资料补贴为主,同时对城镇居民进行粮食补贴;1993-2002年,实施粮食的保护价收购辅之以生产资料补贴,推进农产品市场化进程;2003年以来,改革农业税、费的征收并最终取消农业税.总的来看,不同时期的农业补贴政策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往往缺乏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及其克服途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收益是沟通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的桥梁:它既是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结果,又是决定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由农业生产外部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失真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分配失衡将导致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的失衡。保险商以超过农民获得的收益占农业生产的全部收益的比例承保农业风险,将拾高保险价格,招致道德风险,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而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最终克服有赖于农业保险补贴、农业补贴、农业救济、农业保险再保险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突出其环境保护功能,引导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保护环境,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报告》2006,(106):1-14
由于出口补贴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严重扭曲,2001年11月WT0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的《多哈部长宣言》,明确要求“削减并力争取消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建立严格的出口补贴纪律,出口补贴成为多哈农业谈判的核心问题。经过WTO成员艰苦努力,各方在2005年12月召开的WTO香港部长会议上,终于就在2013年前取消所有出口补贴达成一致。本文根据WTO香港会议成果,应用计量模型模拟分析取消出口补贴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尽管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对约束和削减发达成员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规则本身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漏洞,WTO成员履行义务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出口补贴的使用严重不平衡,约97%的出口补贴集中在欧盟等4个发达成员;减让基期选择的灵活性降低了规则的约束力;允许出口补贴的“滚动使用”,为发达成员提供了突破约束水平的漏洞。此外,出口信贷和粮食援助成为发达成员躲避出口补贴削减义务的渠道,国际市场被严重扭曲,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8.
符合WTO规则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敢 《乡镇经济》2008,24(7):97-100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了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农业协定》对补贴和反补贴措施作出了特殊的规定。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补贴政策,但对照《农业协定》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我国应在《农业协定》规则允许范围内,扩大农业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宋明 《发展》2007,(5):54-55
农产品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政策是当今一些国家农业国内支持的普遍做法.WTO农业协议对此有明确的界定:农产品价格支持对生产和贸易具有扭曲作用,属"黄箱"政策,必须加以消减和约束;对生产者(农民)的直接支付或补贴无贸易扭曲和对生产的作用,或此类作用非常小,属"绿箱"政策,可免于消减.  相似文献   

20.
李冬艳 《特区经济》2010,(12):171-172
面对我国小农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足的现实,借鉴国外经验,遵守WTO规则,调整我国农产品补贴政策,构建新型农产品补贴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借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补贴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提出应建立以直接补贴为主,价格补贴为辅的农产品补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