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产”,或者“中产阶级”,是一个让很多人眼睛发亮的词句。围绕这个词句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人的一生,若没有奋斗到中产阶级,那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个社会,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级,那是一个必须大力改进的社会。”或许正因为这个名词上面附加了太多的东西,它显得有些面目模糊。我们期望通过厉以宁教授的平易解读,与“中产”来一次抛却浮华的接触。  相似文献   

2.
书名:《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作者:周晓虹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8月价格:39元中国是一个正在步入“中产社会”的国度吗?恐怕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有两件事不可否认:一是中国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社会分层,二是中产阶级正在成为中国社会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在西方,中产阶级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徐江 《经贸世界》2001,(4):22-25
在2001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一位外国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入WTO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会迅速扩大、成熟。他说:“中国提出要建设小康国家,小康的概念其实是等于‘中产’的。  相似文献   

4.
Angela 《理财周刊》2004,(11):50-51
向来是美国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家庭,不可思议地上演了破产潮,这个爆炸性的发现在新书《双收入陷阱:为什么中产阶级夫妇走向破产》中被详细分析。按照常理推断,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家庭财务状况通常会更为安全。然而,由于这些家庭是按照两个人的收入力量来衡量可以负担的贷款.汽车费用.税款以及医疗保险,因此,一旦其中的一个人出现经济波动,整个家庭的财务问题就岌岌可危了。  相似文献   

5.
中产税多     
本组文章讨论的中产是指中产阶层,而不是中产阶级,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在埃及,如果家里没有菲律宾女佣,即使很富有也不会被看成上层人;在香港,有18万菲佣在中产家庭服务;越来越多的“家庭CEO”涌进北京.广州等大城市。  相似文献   

7.
“经理永远是对的”——这是一句让人难以认同的话,它让人想起盲从、盲目崇拜……,中国人曾经因这个理念吃尽苦头;  相似文献   

8.
“海王金樽这个孩子不容易呀!”这是我原先的同事一叶茂中先生的原话,这声叹息发自2001年底,我那时是海王的项目总监,我和叶茂中为海王金樽2001年在市场的表现感到十分欣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一个食准字的产品,在我们的操作下让中国99.996的人以为是保健品;年销售额1.7个亿;作为海王的“长子”,它对塑造海王品牌大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是的,一切都预示着2002年会是一个大丰收。  相似文献   

9.
生活其实是平凡的,只不过人们一直在往“精致生活”的方向去努力。买保险的一般最起码是中产阶级,让保险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也是“精致生活”的体现。不说下去了,搞得在为保险公司做免费广告,他们要笑掉牙了。家庭理财的版块一直是深受我喜爱的,因为它的实在。《保险理赔“六不赔”》,有理有据,让想买保险和已经买保险的人们树立起一个观念——保险的最古老原则就是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冯正勇 《创业家》2004,(4):86-88
从一个普通的员工走到老板级的位置.免不了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但当你坐上老板的位置后.你会发现,“老板”与“领导”并非完全等同。老板是一种职位和头衔,而领导意味着“领导力”。职位只能让人“口服”,只有领导力才让人“心服”。从老板变成让人口服心服的领导,你需要一个新的“过五关斩六将”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在文化传统上与中国大陆有着渊源关系,研究其中产阶级对理解中国大陆中产阶级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总体上.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社会中产阶级主要产生于战后资本主义工业化,官僚政治的增长带来中产阶级的扩张,政府在阶级结构的形成和再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产阶级的特征还不稳定,处于塑造和再塑阶段;其政治角色也是摇摆的和情境的。但中产阶级的迅速成长,已经并将继续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活力,为高度的社会整合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霎那间.天旋地转、山崩地裂,这样的灾难着实恐怖,哪怕只是短暂的回忆,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在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地震夺走了数以万计同胞们的生命.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给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一年后的“5.12”.实在不喜欢这个称呼,纪念是为了忘却,忘却也是为了纪念。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10,(8):40-40
在中国,如果把中产阶级的下限界定为家庭月收入5000元.并将核心中产阶级界定为月收入20000元的家庭,那么中国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其实收入并不很高。而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大概有1.25亿人,他们存在于中国的每个城市。  相似文献   

14.
林景新 《商界》2009,(11):78-78
在这个聪明人过剩的时代,聪明不再是稀罕物。没有多少人喜欢那些“聪明成精”的家伙——相反,商场上、职场上、生活中.那些看起来笨笨的、钝钝的、善善的、憨憨的人,成为了这个精明时代的“宝贝”。拥有这样一个老板,拥有这样一个同事甚至是爱人,会让许多人都感到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5.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式更迭,因此,社会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潘欣怡  朱文新 《浙商》2007,(6):102-104
二十多年前,他在牛棚做梦;今天,他在全球做梦。 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是一个敢于做梦的人,更是一个让同行畏惧甚至憎恨的竞争对手! 他,低调、内敛,还是张扬、狂妄? 他,是一代枭雄?是“洗牌”高手?还是行业的“搅局者”? 这回,让我们撩开这个神秘人物的面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田德生 《品牌》2005,(7):33-35
每一位关注体育赛事的人,没有理由不关注安踏;每一位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同样没有理由不喜欢安踏。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关注体育赛事是我多年的嗜好;安踏这个在体育用品行业迅速崛起的民族品牌。同样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我关注安踏不仅仅因为“安踏现象”已作为成功案例进入MBA课堂,总裁丁志忠在体育用品营销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以及其是在体育用品行业唯一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两个殊荣的企业;更主要的是想寻找“我选择.我喜欢”安踏的理由,感受其给予体育运动者和体育爱好者带来的“赢的力量”,惊叹其同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钦佩其引擎体育精神、打造百年品牌的民族气魄。  相似文献   

18.
善用人短     
马力 《电子外贸》2005,(5):23-23
一位专门从事人力资本研究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发现并运用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60分;如果你想得80分.就必须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这话既有新意,又富哲理。  相似文献   

19.
考察整个人类历史.可以得出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并且始终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实践过程的结论。人类整个“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大的“圆圈”,由四个小的“圆圈”组成。第一个小的“圆圈”是第一次“全球化”后,在人类的“史前”产生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第二个小的“圆圈”是一个不完整的有断节点的“圆圈”,这个阶段的“全球化”是全球的“区域化”,产生了近似于空想的“共产主义”;第三个小的“圆圈”是“全球化”进入实质性阶段,产生了空想共产主义;第四个小的“圆圈”可以分为三个次小“圆圈”,这个阶段“全球化”空前发展,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成,在不可预见的未来可以预见必然是共产主义彻底、全面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面子”对零售企业营销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红 《商场现代化》2005,(11):104-106
本文认为,“面子”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面子”时常史配和调节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作为零售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就要充分考虑中国人的“面子”,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个顾客,“面子”面前人人平等;提高员工素质,为顾客添“面子”;加强人性化管理,给顾客留“面子”;注重品牌的建设,向顾客卖“面子”;建立客户档案,给顾客送“面子”;尊重顾客个性,为顾客保“面子”;创造优美的购物环境,让顾客感受“面子”;同行之间相互给“面子”,避免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