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自2000年民政部提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以来,我国的社区建设实践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随着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社区建设理念与实践陷入困境。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了社区、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的契合之处,在分析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培育社会资本是新时期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程勇 《农业经济》2012,(4):40-42
社区组织发展是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核心内容之一.针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组织缺失及其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本文对农村社区中党群组织、经济组织、科技文化组织、社会保障组织及社会服务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恬  吴善辉 《农村经济》2023,(2):126-135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吸引了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同乡社会资本为农民工流入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跨越型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相当比例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后却不打算长期居留。利用2017年CMDS数据和宏观城市数据建立模型,从农民工社会资本解释了农民工流入而留不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构建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有明显促进作用。原因在于跨越型社会资本同时为农民工提供了长期居留所需要的异质化信息,为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发挥了资源效应、机会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在城市长期居留,应通过社区畅通农民工和本地化社会网络的沟通渠道,帮助农民工突破同质化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4.
目前,信用风险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当中,信用缺失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个人信用的缺失使消费信用发展步履艰难:企业信用的缺失造成假冒伪劣产品不断;资本市场上,信用的缺失影响了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占中国主导地位的银行信用也因为信用缺失,使银行的呆坏账严重,资本充足率不足,传统信贷业务萎缩,中间业务的拓展受阻。因此,打造信用城市、建设信用中国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郊型农村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型农村社区(下文简称“城郊村”)作为郊区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产物,处在“城市边缘的新社会空间”之下,由于城乡交接、外来人口多、基础设施滞后、管理困难等原因,成为矛盾集聚带、多发带,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很多难题。城郊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城郊村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培育城郊村社会资本提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实益。边疆城市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实际,应重点加强居民委员会队伍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做好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和发挥城市社区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制度设计,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经济资本的支持,还需要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看,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提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群体,构成农民工主要要素有:农村户籍、具有土地承包权、从事非土地生产劳动、生活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1]。"农民工"这种特殊群体主要就是游离农村和城市之间,甚至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可知农民工很好的融入城市中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难与城市融合的根本要素就是缺失文化资本。因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为累计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9.
公民概念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公民意识的养戍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薄弱,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扩大政治参与和推动改革发展,维护、巩固和强化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持稳定,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淀了现实基础.教育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重更途径,实施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家庭、学校、社区、媒介和政府都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的缺失补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缺失的补救.目前与农民工有关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的正式制度安排,农民工很难利用,农民工进城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补救办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除政府组织外,倡议建立一些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农民工的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1.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不受侵害和腐蚀。落实文化强民是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群众只有具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才会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找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文化强民不仅要完善文化工程的渠道建设,而且要坚持文化"走转改"的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伊春林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抓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抓引导重点,大力弘扬林区建设的主旋律;抓精品创作,造就大森林文艺劲旅;抓平台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抓资金投入,相继建成一批标志性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实践证明,生态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文化条件,为政治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为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本质上是对都市农业发展过程及结果的确定、识别及评定的过程。该文阐述了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和范围。研究认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标准依作者对都市农业理解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综合指数法、幂函数法等。指标体系选取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权重赋值上也有较强的主观性,指标更侧重于经济产出类指标,除了生产、经济功能之外,对都市农业的观光、社会、文化等多功能性指标重视不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既有宏观的洲际、国家及城市层面,也有更微观的实体经济如都市农民及都市社区层面等。因此,评价的过程及评价的方法应多选择数学模型的构建和使用,降低指标评价的主观性,评价指标突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从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国有林区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恢复难,经济受到林木产业影响大,体制矛盾突出,生态社会建立困难大等问题,分析得出生态环境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因素,探讨了从区域实际出发"发挥生态优势,经济转型建立新体系,构建生态社会氛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水库移民已经成为水电工程建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移民的生产生活困境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运用可持续性生计分析框架对水库移民问题进行解析,为研究水库移民的困境现状、导致贫困的因素以及可行的治理策略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四川省阿坝州几个水电站的典型个案分析,发现水库移民可持续性生计能力短缺,水库移民成为潜在的贫困社会群体,自然资本贫瘠、经济资本薄弱、人力资本稀缺、社会资本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指出:解决水库移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战略层面分层逐步提升移民的可持续性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不是通常概念上的文化,而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加强地质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地质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必须显示自己的特点,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必须为职工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活跃他们的文体生活,只有这样,单位才有生命力、凝聚力、竞争力、向心力,进而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分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类型和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关概念;剖析社区内部政治、社区内部文化、社区内部经济、社区外部政治、社区内部文化、社区外部经济6个影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讨论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4种类型:未参与型、被动参与型、主动参与型、成熟参与型。  相似文献   

18.
Agrarian reform has been a key theme on the development agenda of many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South for decades. Whilst such interventions are often pursued for political goals and in the interests of empowerment, there is often a mismatch between these goals and the actual outcomes achieved. With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agrarian reform in Del Rosario, a former coconut hacienda in the Philippines. This is done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hether agrarian reform has facilitated the creation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mong its beneficiaries, in particular, and in their agrarian reform community, in general. The impacts of reform a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four themes - economic, social, dem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Overall,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agrarian reform has not brought about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in the former coconut hacienda. People's livelihoods, especially those derived from copra farming, remain at a subsistence level. At most, at an economic level agrarian reform has brought about improved access to land among its beneficiaries. Nevertheless, it has empowered the farmers by giving them greater freedom and has increased their sense of well-being, as well as enabling them to improve their families’ life prospects and strengthen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因素的定位和规范、经济因素的配置与发展、文化因素的导向与差异以及技术因素的创新与推广4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与林区政府执政能力的关系。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林区政府执政能力,林区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号召,把控政府内部行政权力与职责的划分;充分发挥市场自主调节的作用,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统一政府内部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依法执政;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林业监管系统和林业技术的宣传力度,积极指导林户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民主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对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整合民意、提高政治参与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的网络民主异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密切相关。网民参与心理非理性,参与主体、议题和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导致网络民主在发展中出现异化。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探寻出路:培养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和成熟的民主意识、政府公开权威信息推动网络议题多样化、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同时推动网络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