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改善了上海的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服务能力,为上海及长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极大地推进了区域会展业一体化发展。本文在对后世博效应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对长三角区域会展业一体化发展产生的正向及低谷效应,提出通过相关措施,在后世博效应下进一步带动长三角区域会展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是长三角区域生态大后方,探索安徽在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中的创新路径,不仅有利于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破除制度性、结构性障碍,也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比较研究看,安徽在长三角生态一体化进程中既具有比较优势,又面临两难博弈;从区域一体化理论看,安徽在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监管方面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存在博弈;从发展阶段理论看,安徽具有后发优势;从经济地理双核理论看,安徽具备建立自然生态保护示范区的现实条件;从实证研究看,安徽可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制度创新。因此,在长三角生态一体化进程中,安徽应发挥比较优势,化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首先要推进统一标准建设,在一体化中体现差异化和阶段化;其次探索建立大别山自然生态保护示范区;再次以完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制度体系为重点,推动生态一体化制度创新;最后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打造生态一体化的安徽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3.
泛长三角边界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霞 《中国改革》2007,(10):41-43
提起长三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江、浙、沪,而根据官方的定义,长三角实际上是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界定的16个会员城市,即上海、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泰州、扬州。相对于官方的界定,学界往往把江、浙、沪统称为泛长三角。新世纪以来,随着该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许多16城市外的城市都在积极争取能够进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其中也包括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城市。  相似文献   

4.
徐雪红 《水利经济》2006,24(1):55-57
分析太湖流域水利管理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特殊关系剖析当前太湖流域水利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防洪减灾能力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流域水利管理综合水平亟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水利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太湖流域水利管理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建立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流域水利管理,水利管理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顺应区域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流域“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促进流域新一轮治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增长极2007—2011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社会、环境和综合指标的偏度分别为1.821,-0.096,0.743和1.373,峰度分别为3.618,-0.722,-0.774和1.607,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增长极的差异性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社会和环境发展水平的较小差异则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缩小。因此,长三角地区城市在维持现有极化体系的基础上,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历史发展积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7.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已成为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阐述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现实基础上,提出策略体系,以期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梳理文献,明确水资源合作开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国际河流面对的水资源开发合作问题,并从政府、市场和边境贸易等方面,结合企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等相关主体,将主体协商、多主体参与、环境利益保障合作、利益补偿等机制纳入其中,构建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并提出借助水资源合作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与家庭农场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和 《农村经济》2008,(6):128-129
通过对美国家庭农场应对区域一体化的深入研究,该译文阐明了区域一体化对商业性与非商业性、城郊区与农村地区、负债高与负债低,以及农场家庭与非农家庭等多种类型家庭农场的不同影响.对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小规模经营的我国农村家庭如何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梦琴  傅晨  曾亿武 《南方农村》2013,(10):50-53,68
本文研究珠江三角洲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路径,指出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深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珠江三角洲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形成了建立全市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保”转“城保”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三种路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碎片化”依然存在,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集体福利倾向严重。珠江三角洲继续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应加大制度整合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防止和克服农村居民参保的集体福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集体土地市场发育情况。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调研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水平分别为0.5571和0.5116;二者对应综合集体土地价格水平分别为2631.99元/m~2和851.17元/m~2。研究结论:(1)从市场培育环境看,珠三角地区治理结构和市场配置更具优势,长三角地区农村土地市场是一种混合层级制的市场形态,而珠三角地区集体土地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形态;(2)珠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比长三角地区略高,但是土地综合价格水平却比长三角地区高出很多,珠三角地区农村土地价值资产显化程度更高;(3)当前土地市场发育条件下,应将虚拟指标交易市场、出让/买卖市场(一级市场)和租赁市场(二级市场)纳入农村土地市场化测度的分析框架中。  相似文献   

13.
王济干  杨亚平 《水利经济》2023,41(3):1-7, 15
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是当前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并使用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研究其空间差异以及分布动态变化趋势,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将科技人才集聚纳入回归模型以探究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显著,且省内差异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绿色水平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核密度估计显示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总体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效率值集中度降低,且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特征;科技人才集聚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除油气资源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开发,定量衡量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选择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生态足迹分析这一定量方法,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结果表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的压力之下,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基本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结构亟需调整。  相似文献   

15.
论"长三角"的文化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们在特定能源环境中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社会能量,不是行政却胜于行政。文章分析了长三角的文化特点和现状,从文化的哲学内涵提出了“长三角经济一文化生态圈”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技术,并利用SPSS软件对在长三角地区发放的旨在调查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付费意识的6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51份)进行统计后获知:⑴公众对森林生态旅游服务收费的认可程度最高,其次是水文服务,而对生物多样性和固碳服务的支付意愿最低;⑵直接影响公众付费意识高低的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公众对自己从森林环境服务中受益程度的认识、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所具有的道德责任感等;⑶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对森林环境服务收费的态度、森林环境服务的作用范围则间接地影响了其支付意愿的大小。因此要注重把森林环境服务保护的重要性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连,增强公众的受益感,加强环境伦理道德的建设以提高公众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但在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行政管理等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与体制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讨论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尾闾摆动、黄河流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利用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实力不强等;从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整治、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实现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了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下降,城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加强区域整体协调;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加强立法和管理,切实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