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迄今的50年,是我国历史上水利事业发展最为辉煌的时代。被中外誉为皖中、皖西明珠——淠史杭灌区的脱颖而出,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丰碑之一。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的中、西部,河南省的东南部,属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设计灌溉面积1200万亩,实灌面积已达970万亩,分布在江淮分水岭两侧。作物结构为一油(菜)双稻,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原投资13亿元,经1994年资产评估,水利工程固定资产为17.2亿元,是皖豫两省13个县(市、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柱和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2.
对水价的涵义、测算的缘由和方法, 进行论述, 并以淠史杭灌区为例, 采用动态法和分渠段法, 对灌区水利工程的供水成本和价格进行了测算, 为深化水价改革, 解决长期价格背离价值的问题, 提出较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灌溉是我国农业用水的主要方式之一。灌区灌溉用水效率非常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进行现代化灌区建设,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介绍了现代化灌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特点,提出了现代化灌区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得俊 《水利经济》2015,33(3):59-62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现代农业要求有现代化的水利作为支撑,而现代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必将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保障。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出台,青海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青海省灌区劳动力的不足等方面分析了青海省发展现代水利面临的机遇;从财政资金、科技推广、区域发展以及灌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发展现代水利面临的问题;提出围绕现代农业和生态立省、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创建示范园区、完善政策和组织等措施发展现代水利。  相似文献   

5.
王家先 《水利经济》2000,18(4):53-55
针对淠史杭灌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费计收方式的改革,水土资源的开发挖潜,进面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5047万元支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渠(沟)道疏浚和衬砌防渗、干支渠(沟)系建筑物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以及现代灌区管理系统建设等,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水源保障,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重点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与农业综合开发高  相似文献   

7.
淠河总干渠供水成本分析计算及两部制水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分析计算了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向农业和非农业供水以及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向合肥市供水的成本、费用、利润和税收;并根据计算结果构建了两部制水价,与现行执行水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淠河灌区的农业供水计算价格远高于执行水价,董大水库的计算水价高于执行水价,而淠河总干渠的非农业供水价格高于计算水价;向城市供水的基本水价为计量水价的1/3左右,而农业用水的计量水价为基本水价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8.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加强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而如何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来,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展开描述性分析,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花凉亭灌区灌溉经济信息收集、归类鉴定、分析与管理的档案现状出发,分析了灌区经济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灌区档案建设及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创新灌区经济档案管理模式;加强灌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创建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林业项目建设是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规范项目与资金管理对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持,在我林区目前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强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对林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抓好林区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11.
荣浩 《水利经济》2004,22(4):27-30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牧区水利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草-畜能量转化原理,提出牧区水利经济效益评估与计算原则、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二次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验证。这种计算方法把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反映牧区水利在草原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快速发展、农村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水利管理明显加强等方面总结近年来农村水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从农村水利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机制不活、党的十九大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提出新要求等方面分析开展农村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并从加快农村水利设施提档升级、全面实施农业节水战略、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水利其他改革创新、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农村水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补强短板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主产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粮食主产区妇女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偏好及参与灌溉管理意愿对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结果表明,集体化、家庭化解决了分散、细碎农地的灌溉问题,乡村精英能降低农田水利市场化程度,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可缓解农田水利的灌溉压力。"单打独斗"的灌溉管理模式不足以保障水田作物的季节性需求。农村教育、耕地面积、乡村精英管理有助于增进妇女参与农田灌溉管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青岛大沽河生态堤防工程建设经验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而理性地寻求水利工程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得以兴起、发展并推广,其中生态堤防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生态水利工程之一。深入分析了青岛大沽河综合治理在生态堤防建设的规划理念、总体布局、堤线布置、护岸措施、生境保护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了生态堤防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并就加快推进全国生态堤防工程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大规模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河流整治与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沂沭泗流域水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沂沭泗水系复杂,水事矛盾多发,水旱灾害频繁。随着流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少、水多、水脏、水浪费、水生态退化等共性问题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破解沂沭泗水利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补强流域水利建设短板,创新流域管理体制机制,改进流域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和完善新时期沂沭泗水利管理新思路、新举措,大力推进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抢抓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调水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梳理分析了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调水调沙、水资源配置、区域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分析了相关省区的发展作用并提出损益处理建议,以求多方共赢,共同呼吁国家加快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冰  舒成 《水利经济》2017,35(2):59-62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呼伦贝尔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开发在水生态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及水利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和应对措施。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解决用水需求并保障用水安全,实现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江西省为例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认为存在病险水利工程多、灌区设施不配套、资金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等问题,并指出构建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政府引导扶持,做好服务监督;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加强经营管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解决体制不顺3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萍  汤洁  尹笋 《水利经济》2017,35(4):55-58
根据湄公河流域自然特征、水资源现状、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资料,分析湄公河各流域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未来趋势,为湄公河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我国同湄公河各流域国开展相关合作提供最基本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呈上升趋势;老挝未来将加快水电开发节奏,其规划水电总装机容量占湄公河总装机容量的70.0%;泰国对湄公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灌溉方面,未来泰国灌溉引水有增加的趋势;柬埔寨和越南分别在湄公河干支流上有水电工程规划,但柬埔寨的用水需求主要体现在为保证其洪泛区土壤肥力,对湄公河上游雨季充足的洪峰流量的需求,越南是湄公河流域灌溉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主要的用水需求是旱季湄公河三角洲灌溉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