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形势下农民同土地关系的再认识——对当前农地问题一些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同土地的关系问题 ,作为农村改革的初始话题 ,似乎已经解决了。调整生产关系 ,土地承包到户 ,发展市场经济等 ,都在解决着这个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才有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才出现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大发展。那么 ,为什么旧话重提 ,又要再认识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呢 ?可以说这是农地制度长远建设的需要 ,也是解决当前农地问题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一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为基本特征的农地制度改革 ,已经历了 2 0多年的时间 ,现在看来这项改革并没有真正完成。普遍的看法是 ,土地制度不完善 ,产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逐步取消农业税和部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粮食价格阶段性回升,种田效益明显增加,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不少地方出现了农民向集体重新要求承包土地,进而引发了土地承包与流转中的一些矛盾和纠纷。经调查,矛盾和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前些年因农民负担重、种田效益差、耕作不方便等原因,部分土地被交由村级经营发包,现在老百姓向集体要求归还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于10月14日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5.
近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颁布了,该法将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向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现行土地承包制度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的结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拥有一定的迁徙、择业的自由,户籍制度也有所松动,可以说城乡二元化的坚冰正在融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下称《农村土地承包法》很大程度上认可了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7.
9月10日,农业部在京召开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座谈会。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就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发表讲话(详见本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尹成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国务院法制办农业与资源司副司长王振江、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蕾、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教授唐忠、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发表了意见,农业部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主持。与会者一致认为,制定和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部法律把党的农村政策明确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并具体化为国家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流转权利、收益权利和获取补偿权利等,使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有了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质就是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核心;要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精神和法律条文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干部知法、懂法和守法,依法保护亿万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精神实质,推动这部法律的贯彻和执行,现将部分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供读者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8.
9.
10.
安徽省舒城县龙河镇羊山村位于国家3A级万佛湖风景区中心服务区,地形以丘岗为主,耕地916亩,现有人口1825人,村干部5名(其中支部书记为县下派干部).2000年前该村群众负担重(人均负担109.8元,有时还有其他集资),民气不顺,工作基础薄弱,村干部威信低,村里债台高筑,公益设施无人问津.自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以来,现任村两委以"民心工程"为主抓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按照税改政策规范运作,人均负担减少至67.6元(减幅38.4%),群众得实惠,村级工作正常运转,收到了较好效果.2003年3月,该村还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肯定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多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部门特别是经管战线的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服务“三农”,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勇于创新,为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以来,以全面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加强土地承包规范管理,进一步落实和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相似文献
12.
本溪市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到2000年底全部完成了延包工作。全市共有136493户农民承包耕地653613亩,预留机动地1087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3320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32866本。其中,承包期限为30年的承包合同有133320份,占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份数99%。本溪市第二轮土地承包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证未及时发放到户。涉及农户3351户,耕地面积15394亩。二是个别村组未执行土地延包30年政策。涉及农户1379户,耕地面积4352亩。三是个别村组存在超标准留机动地现象。涉及面积为937亩。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秋,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崔窑村几位村民凑在一起,聊起了村里分地的事儿。一个说:“幸亏有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要不,非乱了套。”另一位说:“改革开放几十年,咱承包土地老是当乙方,想不到这回咱也当了回甲方。”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怎么回事儿呢?这还得从头说起。2002年8月,《农村土地承包法》一颁布,在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台湖镇崔窑村,这个仅有125户、446口人、932亩粮田的小村也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村民们有的找村委会理论;有的甚至闹到镇里。焦点问题就是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原来,崔窑村地处台湖镇西南部,属亦庄开发区东…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拜读了贵刊2005年第6期,对第22页《村民无权私自租赁土地》一文的标题提法很不理想,对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不敢苟同。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四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法》自2003年3月1日实施以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中央和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按照法律精神,开展配套制度与规章的制定,认真做好土地承包日常管理工作,使《农村土地承包法》比较顺利地得到了贯彻与实施。一年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作用与效应正在不断体现。一是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过程中,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不仅依法维… 相似文献
16.
17.
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在强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始终允许和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偿流转,并把土地流转作为解决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土地分割细碎等资源劣势的重要配套措施。这一政策也一直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和实践。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又以法律形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给以了明确规范。这对于维护农村土地承包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农户家庭人口发生变化或主要劳动力外出做工,… 相似文献
18.
三、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方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绝不仅仅是单一的田面耕作权。承包方的权利应当是全面的、充分的,其权能结构应当是合理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把承包方权利简单化、 相似文献
19.
20.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兼评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方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使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也日渐突显,影响到粮食增产的积极性。土地承包纠纷无论从性质、类型、特征,还是数量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个性,而国家行政权力在基层农村的渗透,法律资源的稀缺,中国传统儒家“礼”治文化的主导,家族本位主义以及“和为贵”息讼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