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互相担保行为已成为困扰银行业的一大陷阱。同一地域的诸多公司之间连环担保形成"担保圈",一旦某家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其他圈内公司亦可能同时被"引爆",进而导致银行坏账的大量产生,将危害地区金融稳定。本文将通过讨论如何考核风险,并通过统筹银行内部资源,实施风险分类管理,强化第二还款来源,调查企业偿债能力等手段化解担保圈风险和进行事后补救,以防止风险溢出。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担保圈进行了重新定义,然后通过典型调查法对担保图形成根源进行分析;接着基于区域性风险视角,对担保圈风险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都应列入担保圈风险,对区域性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为担保圈风险,并对影响担保圈风险界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区域性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了防范担保圈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年来大量涌起的一种保证形态-“担保圈”,其风险因担保过度的驱使,在经济逆向波动中表现出某种不可控的放大趋势,演化成一定程度上的区域性风险隐患。本文对担保圈的概念、成因及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部分地区化解担保圈风险的经验。最后,从政府、银行、企业、金融管理部门等多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福建担保圈"出现连锁反应以来,担保圈风险一直是各界较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经济放缓和下行期,担保圈的风险暴露程度加剧,不仅影响到担保圈内经营较好的企业发展,也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甚至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本文改变以往个案分析的研究方式,运用采集的客户风险数据,以S省W市担保圈数据为例,采用有向图遍历算法编写担保圈识别软件,对W市辖内担保圈进行识别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担保圈风险监测的指标体系,并对担保圈风险进行五级分类,以期提高担保圈的风险预警程度,便于商业银行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Z市担保圈的大量调查材料为基础,从四个圈层逐步剖析了担保圈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认为:由于"柠檬市场"效应、道德风险、市场失灵等现象存在,造成了担保关系实质上的无效性。对此,本文从政府、银行、企业、监管等多方面入手,提出化解区域性、系统性担保圈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担保圈风险沿着担保链条快速蔓延传递,给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带来持续压力,进而对区域金融环境造成很大挑战。"新常态"下,各方应如何有效管控担保圈风险?本文将结合金融风险管理实践,对各方担保圈风险管控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担保圈风险化解与管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公司与公司之闻的担保圈的利弊,揭示了担保圈形成的法律、市场、信息技术,以及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论证了担保圈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形势下,商业银行完善担保圈风险管控的三点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4年以来,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信贷规模收紧,产业结构调整,担保圈风险相继暴露.鉴于此,我国应高度重视担保圈风险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下大力气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担保圈风险刻不容缓.唯此,才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杨红卫 《时代金融》2013,(32):213+215
本文对企业的担保风险及企业担保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做了简要探讨。首先,本文分析了企业担保风险的具体内涵。其次,本文剖析了企业担保风险的四大主要来源,即担保企业管控担保风险的意识薄弱、担保企业对提请担保的经营单位的信用审查机制缺失、担保企业对被担保经营单位的事中监控不足和企业担保合同不规范。最后,本文基于企业担保风险的各个来源提出了有效应对企业担保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担保企业对担保风险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企业规避和化解担保风险。  相似文献   

10.
"担保圈"主要是指多个企业没有正式的约定要以某种相互担保或者是连环担保的方式但却自然而形成的一种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利益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以及金融资产规模的增长,保证担保贷款也随之增加,故而客户之间形成了担保圈.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担保圈"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了全面风险辨识、风险预警模型、风险预警评估、风险预警报告、应对策略选择的风险预警理论框架,并根据该理论框架提出了数据收集与整合、数据处理与风险分析、风险决策与反馈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杨雪 《吉林金融研究》2021,(3):14-18,26
本文从金融监测指标数据管理的视角,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相关信息指标对金融风险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波市2001~2009年涉外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表明:国内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对跨境资金流动存在较为明显的先导作用;本文设计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揭示跨境资金流动变化的规律并发挥较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及时监督和管理流动性风险,防止支付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和特别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贷款企业的财务运营能力预警评价、经营管理能力预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预警评价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在确定各因素预警临界值基础上,进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示设置,并构造警度评价函数,以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度判断及处置功能,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预警功能,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监管视角确定了信用风险预警的实现路径,辨析了基于监管视角进行信用风险预警的必要性及其特殊性;以信用风险发生的基本单元即银行客户为研究介质,以监管部门长期监测的银行客户数据、非现场监管数据和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涵盖客户财务指标、信贷行为、关联担保、区域经济、行业运行的前瞻性指标体系;利用Logistic模型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警效果良好、风险得分前十名的客户,预警抓获率高达65%。为进一步提高预警效率,使之能更好地用于实践,本文通过综合权衡模型的观察面和覆盖面,将风险得分排名前200名的客户确定为预警适宜区,再将2014年6月批次的山东省银行业客户数据代入预警模型,测算当前正常类客户在今后十二个月内变为不良客户的可能性,为信用风险防控提供抓手并赢得宝贵时间。此外,本文还根据预警分析提出监管部门进行信用风险防范、化解的意见建议,以推动银行业机构完善信用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担保机构是一个为企业提供信用支持,为企业贷款作第三方担保的金融机构,通过承担企业贷款的违约风险而获得收益,具有高风险性.该行业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借鉴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理论中"信号灯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微观层面构建我国信用担保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并从中观行业层面和宏观国家层面提出了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可以保证中小企业融到资金。但是,担保公司承担着巨大的担保风险,必须采取措施防范融资担保风险,保证担保公司的资产不受损失,实现其良性运作,长期发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扩大招生、建设新校区、举债经营、开办企业等,这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财务风险日趋显现.因此,高校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本文参考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方法,结合高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使用,共同构成风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高校财务预警模型,以期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