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大鹏  王博  李力 《金融研究》2020,481(7):38-56
本文构建包含国际投资者、外资企业和银行流动性冲击的DSGE模型来探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我国产出、投资和通货膨胀的下降、汇率贬值、国际资本外流和银行系统流动性紧张。随着金融摩擦程度的增加和银行杠杆率的上升,美联储加息对我国产出、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增强。(2) 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直接导致外资企业的投资、劳动需求和产出的下降,并对我国总产出、总投资和资产价格产生明显的负向外溢效应,进一步加剧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3)为应对美联储的利率变动,适当限制国际资本流动能有效稳定我国经济波动和改善社会福利,而实施固定汇率和央行盯住美国利率的政策会加大宏观经济的波动,并导致社会福利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2008—2020年银行—企业匹配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银行信贷对企业信用评级的敏感性定义银行风险承担,实证考察短期利率下行和长期利率下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短期利率下行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长期利率下行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经济显著性而言,长期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于短期利率。第二,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获得收益机制是长期利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主导机制,而追逐收益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久期缺口越大、权益比率越低的银行,长期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越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推动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应基于收益率曲线全面认识利率变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同时注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商业银行久期缺口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法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能引起贷款利率、信贷规模以及实际产出的变动,而政府控制通过影响利率的变动对产出也有积极效果,但对银行利差的影响不太确定.  相似文献   

4.
温信祥  苏乃芳 《金融研究》2018,460(10):38-54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逐渐进入“大资管时代”。大资管的发展使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点逐步显现。本文对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金融摩擦进行了深入刻画,并建立含有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使我国金融双轨制日趋显著。由于目前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仍不规范,影子银行的金融摩擦高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未来需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一种理论认为,利率双轨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环节,依据本文结论,双轨制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利率调控体系,下一步应加快利率双轨并轨,融合二元金融结构,进而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金融脱媒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LT-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金融脱媒—利率—宏观经济"和"金融脱媒—资产价格—宏观经济"双渠道的传导效应,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传导效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金融脱媒导致了短期利率上升,促进了资产价格上升,中长期利率效应趋于收敛,金融脱媒对产出的影响在短期以利率渠道为主抑制产出增长,长期以资产价格渠道为主促进产出增长,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以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为主,资本市场"货币蓄水池"功能抑制了通货膨胀。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金融脱媒通过双渠道向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传导效率均有所提升。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状态,金融层面应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利率市场化,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是各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典型特征,而如何恢复货币政策的强力功效成为政策制定者核心关切。破解该难题的前提在于剖析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基于此,以我国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符合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操作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改进时变VAR/SVAR模型的识别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化进行系统性解析。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本身冲击的降低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这表明我国政府通过意外政策刺激经济的倾向降低;第二,影子银行、财政政策、利率市场化、国外货币政策等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其中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和国外货币政策负向影响了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而财政政策正向影响了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变并不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化的原因。籍此,本文为如何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衡量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的金融压力,能够帮助银行监管的相关部门和政策决定者对传统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承受风险的压力状况做一个前瞻性的估计。本文综合考虑了我国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增长率,估算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压力指数。在理论分析影子银行金融压力与房价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金融压力对房地产价格泡沫、房地产景气指数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程度对于影子银行金融压力的冲击在短期内会产生明显的正响应,而长期来看金融压力的增大则会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继续膨胀,使房地产价格逐渐回归实际均值水平,影子银行信贷持续的扩张会对房地产的开发景气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大部分是论述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拟从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发展的分析入手,剖析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然后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熊启跃  王书朦 《金融研究》2020,475(1):110-129
净息差是反映银行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对银行业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基于2004—2017年欧洲负利率地区102家主要上市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对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净息差的调整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利率降低(提高)会带动银行净息差下降(上升);(2)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净息差对政策利率调整,尤其是利率下调的敏感性明显增强;(3)不同特质性银行净息差对政策利率调整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规模较大、国际化程度较高银行的净息差对政策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低,以利息收入、零售业务为主银行的净息差对政策利率变动较为敏感。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及影响领域的相关成果,探讨了负利率环境下不同特质性银行行为调整差异,为商业银行做好负利率环境下的息差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重点探究了当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部分"金融窖藏"功能时,即影子银行系统中有部分资金无法贷出,参与货币创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消费、投资、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窖藏"现象时,不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受到了削弱。  相似文献   

11.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居民、企业、银行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我们认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居民部门的储蓄和消费、企业部门的投资、银行部门的吸存放贷,作用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实际存款利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储蓄存款对实际存款净利率的弹性:富有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同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上升;缺乏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反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下降。实际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产出波动可能具有滞后性和起伏性。实际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可能会使产出上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2年1月2012年9月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和NS模型估计的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序列为研究样本建立SVAR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在2004年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其余年份;与发达资本市场类似,实体经济和物价因素是造成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汇率也是造成其变动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与发达资本市场不同的是,货币政策因素对其影响效力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运用VAR和VECM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研究.实证结论表明:扩张的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有积极促进作用,反过来影子银行的发展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加速效应;同时,当宏观经济处于扩张周期时,影子银行发展会受到一定的约束或抑制,反之影子银行的发展可能会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一定的反向对冲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发达并富有竞争性的资本市场能使投资人对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变动迅速作出反应并通过国内证券市场进行传导扩散,这比起银行主导下的借款人和放款人直接所受中央银行影响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变动更能作出灵敏反应,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银行利率对政策利率的调整程度和速度;而当债务市场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达到某种程度的一体化时,资金更是能在不同市场间迅速流动,货币政策的传导就更复杂。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中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变数不断产生的影响,加之占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存在的种种障碍,在一个更加开放、深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总量的能力实际上呈现出越来越弱的趋势,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会下降,甚至可能颠倒过来,且结果会更加关注市场均衡利率。  相似文献   

15.
舒洛建 《征信》2014,32(11)
影子银行一方面满足了社会上日益增多的闲置资金对高收益的追逐,另一方面弥补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的巨大的社会融资缺口.但由于其利率较高、杠杆率较高及监管空白等原因,影子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大风险.要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增强影子银行相关产品透明度,削除利率双轨制,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出现了极速膨胀,其暗藏的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风险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影子银行的概念和本质出发,分析中外影子银行的特征的差异,然后基于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征,从影响了央行信贷调控的基础、削弱了再贴现再贷款的作用力、公开市场业务作用力不足、影响利率工具作用方式四个方面揭示影子银行扩张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冲击,最后针对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提出加快银行资金传导机制的发展、健全类影子银行体系、加强对金融中介机构创新产品的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叶斌  潘淑娟 《新金融》2013,(1):14-19
本文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我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研究发现我国的自然利率走势大致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地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 AR模型对我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贷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对政策当局的货币政策实际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考察全球产出缺口与国内通胀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胀变动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全球产出缺口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计量结果表明,国内产出缺口、通货预期、原油价格和食品价格都是影响国内通胀变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加权、进口加权、产出加权的全球产出缺口对国内通胀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还没有国内产出缺口高。对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变动,不仅要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均衡与波动周期,更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19.
影子银行和利率市场化存在相互关系,利率市场化过程催化了影子银行的扩张,同时影子银行的发展加速推进了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影子银行发展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影子银行体系产品创新、利率形成机制和风险监管等情况的研究,可以为下一步存款利率放开的步骤、品种、期限和监管等问题奠定基础,从而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引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来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选用我国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信贷、利率的传导效果造成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扩张作用,但也存在影子银行资金不具有长期效应等问题,应客观对待,注意防控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