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获得更有效的资本竞争优势,首先从核心定义入手,阐述了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下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可行性。随后,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监管资本公式为基础,利用数理解析和图形分析等方法,详细分析了监管资本要求(K)与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有效期限(M)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不同风险暴露中监管资本要求(K)的系统性差异。最后,以数理分析和图形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商业银行应采取积极推进内评应用、优化资产结构、以组合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微型和小型企业业务发展、提升合格风险缓释品的覆盖比例、设置合规且有效的合格风险缓释拆分规则等策略,实现监管资本套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8,(22):74-74
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包括《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专业贷款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相似文献   

3.
LGD、IRB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的配置和管理是商业银行的职能之一,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大的风险之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资本监管下的内部评级法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全新方式,违约损失率(LGD)是内部评级法(IRB)中最为重要和计量最为困难的参数。对IRB、LGD的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内部评级法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耀君 《国际金融》2010,(11):11-16
违约定义是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基础定义之一,其是否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银行内部风险参数计量的准确性和监管资本计算的可靠性。本文对违约定义实施的相  相似文献   

5.
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初级法下,违约损失率(LGD)的估值是由监管当局给定的,然而在债项层面.依然有许多工作值得研究,一般说来,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合格风险缓释工具的认定;二是风险缓释工具价值及其覆盖的风险敞口的计量;三是组合风险缓释工具下违约损失率的估算.初级法下合格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通常包括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四大类,每类缓释工具对债项发挥不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功能,对于运用组合风险缓释工具的债项,在估算违约损失率时,应将债项违约风险暴露划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一种或一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覆盖,然后进行加权计算.  相似文献   

6.
王胜邦  杨洋 《银行家》2007,(10):116-121
实施基于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模型的资本监管制度对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不仅在理论上应经得起推敲,其计量结果在实证上需经得起检验,并且在不同银行间应具有可比性。本文为美联储的五位高级监管人员(Beverly J.Hirtle,Mark Levonian,Marc Saidenberg,Stefan Walter,David Wright)发表在《纽约联储经济政策评论》2001年3月号上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采用风险计量模型计提信用风险资本所涉及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揭示了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原理,业界关于内部评级法的许多争论很大程度上都围绕这些问题展开,部分问题在新资本协议最终稿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发表的监管文件中可以找到答案,如时间跨度、使用测试、贷款损失准备处理、报告频率等;但有些问题仍未解决,讨论还在继续,如计量模型的具体形式、模型验证技术。本报告对于读者深入理解内部评级技术和监管要求具有很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但可能导致信贷运行和经济周期的过度波动。本文认为,由于信用风险是变化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以及违约风险暴露具有亲周期的特点,亲周期程度取决于银行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和预测时间;通过第一支柱下降低风险参数的风险敏感度、降低风险权重函数曲线的斜率,第二支柱下的压力测试、设立超额资本要求、平滑风险权重函数的输出值,以及提取动态准备金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评级法的亲经济周期效应;监管当局应在更宏观的框架下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宏观经济效应,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解决亲经济周期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违约概率测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对借款人进行违约概率的测度,已经被列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内容,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对处于风险暴露中的每一借款人进行评级,并估计其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9.
杠杆率限制与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资本协议的高级内部评级法框架下,最低资本要求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然而,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存在隐瞒其真实风险状况的动机,而监管当局审查和验证银行风险状况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可能导致银行持有的资本过少,从而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定.杠杆率限制可以降低有限负债下的看跌期权价值,提高银行净值,从而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次贷危机的教训也要求我国在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过程中应重视初始杠杆率.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监管的先进经验,能够有效防止市场系统性风险,维护市场稳定.可以在权重法下缓释资本、允许作为合格衍生工具、增加产品体系、加强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建设等方面加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郑云波 《银行家》2011,(2):62-63
经济资本以其对风险的灵敏反应以及在价值创造上的指引职能,被认为代表了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这一理念引入我国已有数年,监管部门在引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巴塞尔Ⅱ")的同时对经济资本进行了推广,各家银行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tudy the role of regulatory banking capital and analyze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the Basel II Accord. They argue that Basel II may become a source of systemic risk due to endogenous risk and the risk sensitivity of the capital requirements. In this context they note that financial instability may enter via the asset side of the banks' balance sheets when banks are forced to sell asset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apital buffer prescribed by Basel II.  相似文献   

13.
14.
监管资本套利,产生于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是一种利用资本监管制度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制度内部的不协调性,运用某种手段在不改变实际风险水平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行为。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探讨: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所获得的收益在银行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配置比例;针对某种资产的监管资本套利,对其他资产供求双方所产生的隐性套利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归属程度;由商业银行异质性所导致的监管套利顾客现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市场对于套利者与非套利者的逆向选择等等,认为银行监管部门应适当引导符合政策意图的套利行为,提高政策引导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可以反映银行部门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但是无法监测和控制银行体系外的贷款总额和累积的信用风险。20世纪70年代的贷款证券化创新导致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并使得资本充足率监管趋于失效。本文基于贷款证券化下银行贷款余额与社会贷款余额的差异,分析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微观机制并提出改进资本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ole of regulatory climate in th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of regulated electric utilities is developed that indicates managers can mitigate the consequences of unfavorable regulation 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debt in the capital structure. The increase in leverage is limited by increased bankruptcy risk with higher levels of debt.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utilities will react to their regulatory climate by adjusting capital structure. This behavior may be an undesirable consequence of the regulatory proces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model, both cross sectional and over time,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7.
资本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提高资本的质量和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平 《新金融》2009,(7):7-10
金融危机揭示出国际监管制度,特别是资本监管制度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即:现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规定难以确保银行弥补面对的各类风险.在资本口径尚不统一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监管部门允许银行将各类创新资本工具纳入一级资本,至此,以普通股和公积金构成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只有2%.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的质量势在必行.考虑到发达国家银行现有资本的缺口,国际监管部门并不急于立即启动修改资本充足率标准以及提高资本质量的工作.新兴市场国家受危机的影响较小,可以提前准备方案,在完善国际资本监管制度方面有所作为.目前,中国监管部门应对金融危机的逆经济周期资本监管措施,可为资本监管国际标准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胜邦 《新金融》2007,19(4):38-41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各国监管当局普遍采用的强化银行体系稳定性、促进竞争公平性的重要手段。资本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揭示了资本、风险内在的逻辑关系,也反映了监管理论的进步。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来自于监管当局的外部资本约束必须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结合才能确保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资本监管制度变迁方式逐步由危机推动型向技术进步诱致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study analyzes regulatory capital requirements of banks, thrifts and securities firms. Regulatory capital has traditionally guarded against credit risk and has been set on an asset‐by‐asset basis. Regulators now recognize the need to guard against a wider range of risks and to measure risk in a portfolio context rather than on an asset‐by‐asset basis. However, the measurement of portfolio risk in the presence of a wide variety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the complex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quires a level of sophistication that regulators are unlikely to possess. Consequently, it is important to reassess the purpose of regulatory captial. Regulatory capital now guards against the failure of the entire financial institution, while regulatory responsibility extends only to the insurance fund that guarantees bank deposits or brokerage accounts. Narrowing the regulatory focus to protect only insured accounts would reduce the need to consider all the activities of a financial instituion as is now necessary in order to establish regulatory capit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