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也在改变着传统行业。随着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商贸、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模式的不断涌现,互联网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随着互联网向物联网、云计算的跨越,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会发生更大的变革,一个高度智慧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在交通领域,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车辆运输、运营市场不敢完全放开,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过去的交通监管方法受到了很大挑战。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8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主办的"大变革下的创新与融合——‘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溢科技)作为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展示了金溢科技在ETC前装以及车车通信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此次论坛期间,金溢科技  相似文献   

3.
<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的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数字科技所深刻冲击着,以交通行业为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智慧交通为引领,以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与及时应用为特点的"互联网+交通",正对传统交通运输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信息化应用的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广泛合作,以"互联网+交通"的思路及方式,从公众出行服务、交通行业服务、业务支撑服务及交通数据运营等方面,共同推进天津市智能交通建设。根据此前天津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将充分利用阿里云大数据平台,建设规范、集中、高效的交通信息资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陆续发布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备规划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先从几个典型的规划中摆出具体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共性问题,最后探讨"互联网+"理念下的破解之道。智慧交通作为"四个交通"之一,其核心是以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在各级交通运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交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两部委要求如下:一、充分认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以旅客便捷出行、货物高效运输为导向,全面推进交通与互联网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融合,为我国交通发展现代化提供有力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7日,在浙江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迎来崭新分论坛——"互联网+出行"论坛。该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主题为"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论坛上发出5点倡议,号召世界各国的交通运输界、互联网界的朋友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以整合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以泛在互联、全面感知、便捷交互为目标,推动"互联网+"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互联网+"是目前针对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一个技术和应用概念,是基于目前"新常态"下的一种提升传统实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形态,它与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提出的"四个交通",在理念上、技术上、模式上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依托,相互促进。高速公路是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骨干体系,为高速公路上的驾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是目前"互联网+"与高速公路行业相结合的重要应用领域,也是高速公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的方向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家和部委层面对互联网+便捷交通政策的要求进行解读,梳理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总体框架,结合道路客运行业特点和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现状,深入探讨了互联网+便捷交通体系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的促进作用,为互联网思维融入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全面管理高速公路"绿通车辆",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绿通车管理体系,利用"申报APP+云平台+查验终端+信用档案"的方式有效解决高速公路绿通车信息化管理难题。基于该体系建立起"绿通申报"、"绿通查验"、"绿通稽查"、"信用评分"一系列有效管理绿通车辆的规范化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的实时监测能力,提升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分析研判和应急指挥调度效率,创新公众出行服务方式,顺应"互联网+"新形势、新要求,本文从数据共享、功能应用、系统架构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构建可监测、可研判、可调度、可发布的"互联网+"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监测平台设计思路,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互联网+"和"互联网+"高速公路营运企业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互联网+"的定义、含义、优点和支撑技术。然后,阐述了互联网企业发展遵循的规律和成功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作为高速公路营运企业发展的借鉴。最后,在分析高速公路营运企业特点以及优劣势的情况下,给出了"互联网+"高速公路营云企业行动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互联网+"时代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理念的高速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很好契合了交通运输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互联网+交通"开始引领智能交通的发展。"2015年4月27日至29日,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700余名智能交通领域相关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六朝古都南京,参加"第十四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共同探讨智能交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部署的提出,各行各业加快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步伐,催生出诸多成熟的应用范例。本文以微信平台为连接器,提出了一种"互联网+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的应用创新模式--WEB+TC,并详细阐述了"WEB+TC"的基本思路、技术实现架构及可行性分析,将"WEB+TC"与现行的ETC通行模式的进行了比较。"WEB+TC"模式的是"互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典型范例,可以大大降低车道的建设成本,提高车道利用率,提升车辆通行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实践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便捷交通"是新媒体形势下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向,随着公路网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出行信息服务品质要求的提升,如何保证公众能够快速简便地获取准确的出行信息,更好地为出行者提供服务,已成为公路出行服务管理部门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各阶段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分析,对如何做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服务智能化是智慧交通的一部分,目前高速公路行业营运收费的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但是配套清障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程度相对还不高,既无统一的技术标准,也无标准的服务平台。结合清障业务的实际情况,对其做了信息化的流程设计,结合互联网技术,设计出了三大应用平台的功能模型,旨在借助信息化提高清障施救和清障管理的效率,加强清障业务的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1月4—6日,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溢科技)出席年会并作了相关主题报告。金溢科技行业策划总监崔英磊在年会的城市智能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了《基于ETC+的城市车生活服务》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深度信息化是交通领域未来十年的发展主题,但目前未能够实现交通感知的无缝化协同,也未实现交通要素的完全融合,面临着信息孤岛、感知不精细、服务碎片化的现象。从这些现象出发,金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开放、分享、移动、互动"的模式,研究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收费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交通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高速公路公司收费系统发展现状,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着眼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收费系统,使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实现里程碑发展,从而全面进入真正的不停车收费运营时代。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公众对信息化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高速公路信息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以电话客服为主的传统高速公路信息服务亟待转型升级。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的课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话务平台,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客户服务话务平台。通过实践表明,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客户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公众操作简单,更加人性化,增强出行公众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