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逐步规范,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来融资,但目前我国股市IPO定价普遍偏低,脱离公司的实际价值。本文试图结合高科技企业IPO定价的特点,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来对高科技企业IPO进行定价,通过建立IPO定价模型使其价格真实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
唐立华 《时代金融》2013,(24):179-180
本文以政治关联对公司IPO价格的影响为研究方向,具体研究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IPO配额及发行过程中定价及抑价幅度。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大量公司上市过程中政治关联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上市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在IPO过程中也更容易获得发行配额以及拥有高的发行价格和大幅度的抑价。  相似文献   

3.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的一种表现,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大幅度上扬,超出流通价格15到30倍以上,上市首日即可获得丰厚的回报。IPO抑价在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但在我国抑价现象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IPO抑价产生的原因,以及IPO抑价产生的弊端,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了一些控制IPO抑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市盈率上限等管制措施逐步取消后,高质量的IPO价格、合理的新股分配方式都只能内生于市场自身,它们是各类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程度、IPO定价信息环境、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灵活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IPO抑价现象是指第一次公开发行的定价明显低于上市初始定价的市场价格.本文主要探讨财务会计所涉及的信息公开并由此研究财务会计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和IPO抑价存在着固有的必然联系:在我们不考虑企业IPO前有意图的盈余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完整和透明化程度和IPO抑价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52家在A股与H股两个市场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衡量样本公司在两个市场的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的中长期股价表现来比较两个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两个市场中影响IPO定价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A股市场的IPO定价效率显著低于H股市场,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改革A股市场折股发行定价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52家在A股与H股两个市场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衡量样本公司在两个市场的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的中长期股价表现来比较两个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两个市场中影响IPO定价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A股市场的IPO定价效率显著低于H股市场,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改革A股市场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业投资IPO偏低定价与退出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3~2006年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133家H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偏低定价和短长期绩效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创业投资支持的公司的IPO偏低定价程度低于非创业投资支持的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公司在香港主板市场的IPO偏低定价程度、长短期绩效均低于香港创业板市场,且在香港主板上市后的长期绩效呈不断下降趋势。在香港主板市场上,退出绩效与IPO偏低定价显著负相关。对创业投资支持的公司来说,在热发行期退出将获得更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余松 《投资与合作》2014,(1):344-344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即IPO定价,是指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将股票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所采取的价格。本文是对定价制度的一个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询价制以及抑价现象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00年至2012年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新股IPO首日的超额收益率进行了总体分析,发现沪市新股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均值水平高达109.7%。明显高于纽约、香港和新加坡证券市场。基于沪市的高超额收益率水平及属性结构特征,本文从公司自身因素、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层面构建了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规模因子、上市市场成熟度因子和收益性因子对新股首日收盘收益率起负向影响作用,而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因子则起正向影响作用;保荐制审核方式比通道制方式下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率小,网下询价、网上定价发行方式则比其他发行方式首日收盘收益率大。  相似文献   

11.
科创板实施注册制后,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多,但IPO高抑价现象仍然突出。基于2019—2021年科创板公司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科创板IPO抑价的影响。结论显示:在科创板初期,买方报价的非市场性和二级市场投资热情高涨,机构投资者持股未能缓解科创板IPO抑价,而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IPO抑价影响差异较大,除了受IPO定价效率有限和二级市场投资热情影响外,还受其投研能力、定价能力和机构资金用途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估值分歧强化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科创板IPO抑价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IPO抑价之间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性,这应该与企业信息披露程度有关。建议从强化监管投资者询价行为、加强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规范IPO企业估值体系、合理提高机构投资者权益资金配置比重和提升投资者的投研能力等方面推进科创板IPO定价机制更趋向理性、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2013,(11):33+65+82
《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作者:李宁定价:25.00元本书对备受关注的IPO市场同时存在首日超额收益现象、后市长期收益弱势现象以及IPO发行上市企业集中上市的聚簇现象进行了研究,澄清了对于A股市场是否存在IPO后市弱势现象的争论,分析了影响A股市场两大异象的重要因素,解释了A股市场存在两大异象的逻辑关系,划分了A股市场IPO热季周期与冷季周期转换边界,评价了A股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效率,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创业板市场IPO定价效率研究——来自香港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香港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相对较低:风险投资家能够带领风险企业提前上市并得到投资者认同;IPO企业经营年限、价值不确定性及IPO发行时信息处理效率等变量对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有显著影响:承销商、审计事务所的鉴证功能得不到体现;高效的IPO发行机制有利于创业板IPO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杨超 《时代金融》2012,(21):248-249
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准确估计公司价值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善我国的IPO定价机制,提高市场定价的效率便显得尤其关键。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IPO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力图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本文分析了询价机制下我国IPO定价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超 《云南金融》2012,(7X):248-249
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准确估计公司价值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善我国的IPO定价机制,提高市场定价的效率便显得尤其关键。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IPO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力图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本文分析了询价机制下我国IPO定价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业信用不仅具有融资功能,而且承载着信息功能。本文研究商业信用信息披露和商业信用集中度对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的影响,采用2014-2019年IPO公司样本数据,实证发现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商业信用信息会显著降低IPO首日上市收益率;商业信用集中度会显著提高IPO首日上市收益率。进一步研究产权性质、市场态势、风投资金参与、分析师报告数量以及产品专用性等不同情形下商业信用对IPO定价影响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IPO定价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同时对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劲帆  李丹丹  杜涣程 《金融研究》2020,475(1):190-206
本文通过对比2009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IPO市场化定价发行阶段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IPO限价发行阶段共1950个IPO样本,发现IPO限价发行对于新股在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具有"弹簧效应":即抑制股票一级市场发行价格会造成新股在二级市场价格短期内超涨,限价发行新股的二级市场定价显著高于市场化定价发行新股的二级市场定价。限价发行引起的过高二级市场定价最终导致股票长期回报率低下。另外,创业板公司"弹簧效应"显著强于主板公司。这些实证结果都可以被本文提出的一级市场价格压抑造成二级市场非理性投资者上涨预期一致、盲目追涨的理论模型所解释。本文的研究指出抑制股票一级市场定价虽然形式上可以解决新股发行价过高问题,但是却造成二级市场更大的价格扭曲。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完善我国IPO发行定价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前的发行机制及存在问题我国IPO定价制度在2005年询价机制改革前曾走过4个阶段:第一阶段:固定市盈率定价(90年代初期)公司在股票发行的数量、发行价格和市盈率方面完全没有决定权,基本上由管理层确定,大部分采用固定价格方式定价。第二阶段:相对市盈率定价(1996~1999年)发行市盈率与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脱节,造成股票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新股上市当天有50~250%的涨幅,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第三阶段:累计投标定价(1997年~2001年下半年)2001年下半年,股市大幅下挫,上半年所有按市场定价发行的新股几乎都跌破…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以来的全部355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IPO抑价率主要是由二级市场的投机引起的。而且,IPO发行价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关联性不大,大部分财务指标不影响IPO发行价。最后,针对IPO定价效率不高的现象以及IPO定价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早在国内一些保险公司酝酿上市时,如何定价就成为困扰公司的难题,传统的市盈率法可能低估了公司的真实价值,而运用精算评估方法在确定公司价值和IPO价格又难以得到投资者认同。中国人寿回归A股市场时,市盈率高达94倍,上市后其市盈率更是飙升到200倍,同时A股相对H股产生了巨大的溢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