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有其来源复杂、专业性强、技术性淘汰快、对折旧计提有特殊规定等自身的特点。在管理上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到位,重复购置,效率不高,折旧计提不完整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加强对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旋。  相似文献   

2.
折旧是固定资产因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发生损耗而转移到它所服务对象的那部分价值。   由于学校是国家投资,不计成本,不算效益,因此制度规定,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样造成学校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人为合一,使其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同时不计提折旧,不计成本,也会使学校重复购置等浪费现象严重。因此,随着投资体制不断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计提折旧对学校具有现实意义。   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是沿续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从经济体制需要应该建立服从于市场经济需要,对不…  相似文献   

3.
《财会月刊》2007,(1):10-10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4.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差异 新准则规定,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新固定资产准则仍沿用了会计实务中的做法: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5.
一、固定资产折旧查账的要点和方法 (一)审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是否合规。1.审查企业固定资产分类状况。审查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是否清楚,固定资产是否按规定进行正确分类,使用年限的运用是否得当。2.审查企业属于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否都提了折旧,有无漏计漏提,或不遵守计提范围,擅自多提或少提折旧。3.审查尚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和已提足折旧的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按规定计提了折旧或不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或预算外资金,不通过计提折旧进行价值补偿,不为固定资产更新筹集资金。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不强调收益,一般不要求收支配比(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除外),这就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需计提折旧。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为了弥补不计提折旧可能造成的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能力不足问题,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要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的修购。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资产类“固定资产”科目和净资产类“固定基金”科目相对应的关系,每所学校建校以来购置的固定资产除报废及调出外,固定基金一直是原值,不核算资金价值变化情况,这样的会计核算,本身就失去了会计反映的固有职能。不反映固定资产折旧,便不能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资金变化形态。高等学校有必要同企业一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改进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提取折旧,正确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现值。  相似文献   

8.
马圣君  沈阳 《财会月刊》2008,(10):74-74
(一)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应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相似文献   

9.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部门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外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在财务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情况。现阶段,军工科研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预测用量方面,不以单位的资产现状及生产的任务作依据,难以科学的预测用量,存在盲目采购的问题;在折旧计提方面,存在折旧计提方法不合理、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清查制度不健全、管理比较松散的问题;在资产处置方面,存在程序混乱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军工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制度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此规定的目的,是简化折旧的计算工作,可以直接在上月份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  相似文献   

12.
谈物价上涨与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纪洪强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的价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形成折旧资金,是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其目的是使企业在将来能力重新购置固定资产,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根据会计准则和现...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按期计提折旧,并充分考虑其市场价值,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使企业反映的固定资产更接近市场公允价值,客观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现状。固定资产作为一种商品,以实物形态反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那么新的固定资产和旧的固定资产就会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其实固定资产折旧就是体现这种差别的一种方式。固定资产折旧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新到旧,逐渐形成有形或无形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大都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或预算外资金,不必为固定资产更新筹集资金,这就决定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考虑到事业单位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问题翻阅近几年来有关的会计教材 ,总会发现这样一个公式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按规定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当月不提折旧 ,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 ,当月仍提折旧 ,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因此 ,企业各月计算提取折旧时 ,可以月初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 ,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 ,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得出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乍一想 ,这个公式似乎没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行中小学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中小学做财务工作,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在此列举几点。一、中小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1.不能反映固定资产属性。固定资产有一定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磨损、损耗是一种自然属性,不计提折旧就不能反映固定资产本身属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企业一般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取得、计提折旧、处置等情况。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购置的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租入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后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把产役畜和经济林木仍旧划为固定资产行理,但对种养业折旧年限和用何种方法去计提折旧,似乎没有很明确的硬性规定。据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财会人员对种养业成本核算,特别对种养业计提折旧问题,争议较多,现综合大概有如下情况:一种认为产役畜应列作流动资产管理,不计提折旧,如遇上产役畜死亡,及时冲帐,其理由是:产役畜生老病死比较频繁,经常发生变化,如作为固定资产处理.要经常调帐,很麻烦。另一种认为将产役畜列入固定资产管理,但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在两至三年内把它折旧完,道理是:产役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市场上,固定资产的减值计提存在可收回金额难确定、影响营业利润等问题,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计量。本文提出固定资产减值全额计提、扩大折旧方法应用范围等建议以完善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的弊端 1.当固定资产购建时作事业支出处理,会虚增当年事业支出数,造成一个会计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支出差异巨大,不符合会计的可比性原则;同时,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又会人为地减少每年的事业支出数,从而虚增事业结余,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达到客观准确。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到真实反映。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全部列入当期支出,  相似文献   

20.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不应调整累计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指南中要求:在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转回后同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确定的固定净值。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应计提的累计折旧与因计提减值准备而少计提的折旧额的差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以可收回金额与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净值孰低的差额,借记“同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