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执行实践中处分"一套房产"关键是如何认定被执行人"必需居住房屋".对于"一套住房"如何认定、能否处分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立足我国司法实践,对"一套住房"的执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日,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文,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规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根据文件精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贷款人应对借款人执行第二套(及以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3.
一、"限购令"和"停售令"的规定及其市场效果2010年下半年,上海等几个主要城市出台了住房"限购令",规定户籍家庭、非户籍但交纳社会保险的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住房,旨在控制投机、平抑住房价格。2010年底,上海住房市场又出现了一波价量齐升的行情,"限购令"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的。2011年1月,根据"新国八条",上海市出台了"沪九条"和"房产税实施细则"。"沪九条"规定:对在本市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  相似文献   

4.
酝酿己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终于有了明确的结果。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5.
部委     
<正>三部门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8月25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对二套房认定标准有所调整。调整后的公积金二套房认定标准更加人性化,有利于改善型住房家庭使用。其中,三类购房人群直接受益,即名下无任何房产的借款人,使用公积金再次贷款算首套;外地有房的借款人,北京无房,使用公积金贷款也算首套;夫妻离异后将房产判给另一方,名下无住房的一方使用公积金仍算首套。  相似文献   

7.
周艳 《上海房地》2014,(11):25-27
一、考虑城市人口承载力,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大定位" (一)公共租赁住房的"大定位"和"小定位"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一大重要制度。制度设立的目的、意义,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大定位"。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具体如何选址,确定项目规模,具体户型大小和配比,要聚焦解决哪一类群体的住房需求,这就是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小定位”。  相似文献   

8.
一、住房供应应多元竞争,防止垄断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理论界探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最终形成的思路是,对存量住房实行"租售并举,提租促售,小步快走"方针;对增量住房的建造与供应,则是政府建房、合作建房、私人建房和开发商建房并举。但后来实际执行,却没有按这个思路走。原有住房是只售不租,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22日,常州市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常州市市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常州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变暗补为明补,由"补砖头"改为"补人头",对符合条件的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全部实行每户8万元的购房货币补贴。3月1日起,常州市各区住房保障办公室正式开始受理申请,截止到9月8日,共计审核发放货币补贴资格认定书5034份,  相似文献   

10.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我市计划筹集8.5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企事业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设8000套,占总目标任务9.4%。截至6月底,我市今年已完成筹集保障性住房34545套,占总目标任务的40.7%;调查在册的77177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已累计解决72542户,完成总目标任务的94%,剩余的4635户(约6.01%),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解决。  相似文献   

11.
图片     
《房地产导刊》2010,(8):12-13
分轨SEPARATION7月20,广州今年首批经济适用住房泽德花苑二期178套房屋首日认购售罄。总价适中、户型紧凑、僧多粥少……被认购一空,不出意外。自"4.14"新政以来,国家对楼市的调控思路似是尝试政策性住房和商品房并行的"双轨制"。"保障轨"需要政府进行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瀛 《英才》2010,(11):116-117
"提高一套房购房的首付比例,却没有在已有多套住房的投机者的保有环节进行限制,反而会抑制了楼市的刚性需求,保护了既得利益者。"  相似文献   

13.
闻之 《上海房地》2014,(11):10-11
央行、银监会9月30日下发通知,对我国房贷政策作出调整,其中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利率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14.
6540万套“空置房”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宗华 《上海房地》2010,(11):21-22
有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一个数据,总共有6540万套住房的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有人据此推论,这应该定为空置房。围绕6540万套空置房这一热门话题,笔者想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质监执法中,往往由于案情复杂,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成为执法人员的一大困扰。如何运用技术上的方法、税法上的方法等来处理执法实践中违法所得的认定,也已经有了不少的阐述,引发了一系列的探讨。笔者试结合一起案例,从"一般认定"和"特殊认定"的新角度,谈谈应从规则层面明确违法所得的认定,尽快制定、完善质监行政处罚案件中违法所得的一般认定和特殊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2007年9月27日共同发布通知,要求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通知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首付比例与贷款利率"双提高"的措施,很明显是为抑制已经拥有自有住房者的二次置业冲动,另则可以降低投资收益比。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组合拳"中的最新一记,目标是对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热潮加以限制。第二套房信贷政策出台后,在购房者和房地产业界,或者说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各地在执行第二套房认定标准上也出现分歧。  相似文献   

17.
渎职犯罪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功 《民营科技》2010,(10):131-131
现就渎职犯罪中的"徇私"如何把握,渎职罪中的"造成重大损失"、"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如何认定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限购到何时     
刘秀如 《数据》2011,(3):20-21
被称作"最严限购令"的"京十五条"2月一出台,着实对北京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降温效果。早在2010年4月,北京就率先提出"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规定,成为全国首部"限购令",引发不少城市跟进,同时引发社会对"限购令"的关注和争论。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对住房限购予以肯定,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限购措施。但这一要求并未给"政府该不该限购房子"的争论画上句号,目前人们争论的焦点还集中在限购令是否该出台以及限购政策的效果上。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住房保障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导致一些地方的住房保障进程屡屡被动。进入"十二五",国家制定了宏伟的住房保障规划,未来5年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相似文献   

20.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多维评判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可支付能力衡量的是居民是否有能力买得起或租得起一套住房。这是政府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科学研究如何评判住房市场的可支付能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