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98年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中国石油进口全面下降,原油与成品油合计进口4906万吨,比1997年减少17%。其中原油进口量从3547万吨减少到2732万吨,成品油进口量从2379.33万吨减少到2173.99万吨。进口原油的结构转向轻质含硫原油,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加深。在成品油进口中,海关统计的柴油进口量大幅度减少,但上半年至少有300万吨走私柴油进入国内市场,韩国在中国进口燃料油和柴油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上升。1998年中国石油出口降到15年来的低点,由1985年的3003万吨和1997年的1983万吨降至1560万吨。成品油出口量也比上年锐减24%。原油与成品油合计,净进口2922万吨,比1997年减少13.7%。经济增长减慢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使国内石油产品需求增长减缓;成品油走私造成炼油厂削减加工量,是导致进口原油减少的主要原因。打击成品油走私成为关系到石油石化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为了提高炼油业的装置利用率,改善经济效益,多进口原油、少进口成品油可能成为今后中国石油进口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化齐鲁公司胜利炼油厂(以下简称胜利炼油厂)是国内大型的石油加工炼制企业之一,拥有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40多套生产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以及相应的公用工程、油品储运等配套设施。胜利炼油厂化验中心担负着全厂生产装置的原(料)油、化工原材料、生产过程控制、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出厂的检验任务及水质检验、环境监测任务,并承担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的进出口检验任务,日分析项目数据量超过4000个,有检验项目298项,检验标准182个。化验中心下设分析南站、分析北站、成品分析站、硫磺分析站、二硫磺分析站及环保分析站,现…  相似文献   

3.
200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00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量分别达到5983万吨和978万吨,净进口量合计达到6960万吨,原油进口量猛增92%,突破7000万吨,来自西非和中东的原油大幅度增加。2000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创历史最高记录,从1999年的645.14万吨增加到827.18万吨。其中汽油出口量从1999年的413.83万吨增加到455.10万吨;石脑油出口量从不到10万吨骤增到68.74万吨。成品油进口总量减少13.3%。俄罗斯和韩国成品油在中国进口市场的份额有所增加。对现贷市场的严重依赖使中国的购买活动对亚太地区石油价格走势的影响尤其突出。中国需要改进购油作业,以便更好地规避价格风险,降低进口成本。应继续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避免因炒作引起的假象需求刺激过量购买原油;另外还应增加原油和成品油库存能力,增强库存调节能力而非加工量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200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718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0.7%。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为6940、77万吨,同比增长了15.2%。原油净进口量占原油加工量的比例首次超过31%。含硫原油进口量上升到2410万吨,增幅为2.8%,约占原油总进口量的35%。苏丹成为非洲对华原油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来自苏丹的份额油达到642万吨,增长了29.2%。成品油进口量为2035.20万吨,同比下降了5.1%。成品油非国营贸易未对国内市场产生大的影响。成品油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1070.81万吨、增长了15.6%,其中汽油出口突破600万吨。预计,2003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仍将保持上升势头。成品油进口配额数量为2530万吨,其中非国营贸易为530万吨,配额中大部分仍是燃料油。2003年由于国家新标准16家机构从事非国营贸易,石油进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加剧,但是柴油进口的少量增加还不足以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结构。中国石油进口量在不断上升,进口石油的一半左右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而中国缺少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手段,因此石油供应风险在增大。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从上年的6960万吨减少到6490万吨,下降6.7%。原油进口量随国内炼油厂加工量一同下降。来自中东的高友原油进口量猛增,占进口总量的比例由上年的26%增长到39%。伊朗取代阿曼成为中国进口原油的最大供应国。随着国际油价下跌,进口原油成本降低。燃料油进口量大增促使成品油进口量增长19%。汽油出口量创下了577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并使成品油出口上升了12%。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在2000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后,2001年恢复增长,489万吨的液化气进口量约占国内市场的3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原油进口实行解冻以有晨国有贸易单位进口成品油则可能会制约国内炼油厂增加加工量。2002年,原油进口量可能继续保持去年水平,LPG进口量可能会明显增多,华东地区LPG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励。  相似文献   

6.
自我加压从严控制努力追求投资高效益济南炼油厂济南炼油厂自“八五”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到1996年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0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油品储运、动力系统均能满足年加工原油500万吨的需求,基本达到炼油经济规模;以7万吨/年聚丙烯为龙...  相似文献   

7.
1958年,四川石油会战拉开帷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石油工人迎着嘉陵江畔的朝阳,在川北贫瘠的土地上建设起南充炼油厂。经过40年的发展,南充炼油厂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化企业,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年。有13套炼油生产装置及发电、供水、储运、污水处理、循环水、铁路专线等配套辅助设施,在职职工2000多人。有各类设备3159台(套),总资产6.9亿元,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40年来,南充炼油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加工手段齐全、产品品种多、质量好建厂初期的南…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9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同比增长8.8%,达到21838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估计达到56%;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0379万吨,比上年增长13.9%.大规模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导致成品油供应增长速度超过需求,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使成品油净进口量下降45%,至1192万吨,降至7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柴油净出口量创下267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汽油净出口量也由上年的不到5万吨骤增到490万吨;航空煤油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航煤净出口.新增乙烯能力投产使得石化原料需求大增,10年来中国首次成为石脑油净进口国,净进口量为180万吨.因民用需求增加,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回升至409万吨,与2007年相当.未来,中国对成品油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原油进口量继续上升的同时,成品油出口也将继续增加.天然气供应量的增加将使燃料油需求进一步下降,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长也将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06年大幅上升.2006年,原油和成品油及其他石油产品净进口量显著增加,抵消了液化石油气(LPG)净进口量的减少,使石油净进口量增长17%,达到1.693亿吨.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和新增炼油能力的投产使中国原油进口量连续第五年上升,2006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388亿吨,比上一年增长16.7%.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炼油厂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50%.高硫重质原油进口量增加到480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比例继续保持在1/3.原油进口进一步多元化,2006年从中东进口原油的份额降低到45.2%,这是自1997年以来对中东原油依赖度最低的一年.中东和非洲原油占进口总量的3/4以上.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继续下降,降至555.64万吨.2007年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和战略石油储备进油的需要将增加对进口原油的需求,裂化和脱硫能力的扩大将进一步改善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能力.装置和油品结构调整正在改变炼厂供应格局,增产石脑油将减少汽油的出口量,增建加氢装置将缓解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2003年中国石油(原油加成品油)净进口量大幅增长;35.6%,达到创记录的9759万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量分别达到8299万吨和1459万吨。在国际油价高涨和石油进口量大增的双重影响下,石油净进口总额达到2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7%。2003年中国原油加工量增长10.8%,达到2.426亿吨,进口原油占加工量的比例从一年前的52%扩大到58%。在SAES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超过了所有分析家的预测。2003年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在内的成品油表观需求量(产量加净进口量)的增幅达到9、5%,如果加上润滑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增幅则高达12.4%。2003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已达到约;36%。2003年三季度后期从南方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电荒”、“油荒”和“煤荒”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敲响了警钟。预计受经济增长的带动,2004年中国的油品需求依然会强劲增长,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将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