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长全 《公司》2004,(1):43-43
跨国企业数年亏损的营销运作来应对中国企业,本身就是不公平竞争,而中国企业必须先保证赚到每天吃饭的钱,因而营销运作要更务实,更快速,更锋利!  相似文献   

2.
姚乐 《民营科技》2004,(5):9-11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目前仅仅处于完成原始积累的成长初期,少数优秀企业也只是进入管理观念和方法的渗透阶段。多数企业被流行的各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所迷惑,犹如雾里看花,无从选择,究竟哪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更适合企业自身,谁是企业在管理丛林中行走的“指南针”?在一个和西方文  相似文献   

3.
董宇鸿 《企业活力》1995,(11):21-22
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概念董宇鸿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竞争结构的变化,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企业管理的内涵和实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企业来说,更应当注意更新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树立现代企业管理新概念。1...  相似文献   

4.
凭借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中国企业一直满足于充当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为世界最大的品牌企业和零售商的自有品牌供应从玩具到电视的众多产品。不过,政府如今正力促中国最大的一些企业向海外销售品牌产品——许多企业本身也确有理由要在发达国家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价格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压力,而品牌产品可以比OEM产品更有利可图。同时,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创新和改进,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廉价商品生产商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10,(4):72-75
在整个中国都在就丰田召回事件激烈争论时,本刊邀请了多位日本企业和精益管理专家,共议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管理问题,探讨中国企业通过这样一个事件可以从中收获和思考什么。相信,我们的企业读者需要更专业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2000年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结果9月26日在京揭晓,一汽大众、钱江集团等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十强企业。对于已经站在世贸组织门前的中国机械工业来说,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组织的这次测评,无疑是入世之前对企业全球竞争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9月17日,有关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已经全部结束。面对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工业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紧迫了。为了迎接中国入世的这一天,中国机械工业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到如今,已有众多的中…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情顾问竹内伦树曾对任正非提到过一个“死亡曲线”,其意是任何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后,可能就是衰落,这是企业本身的生命周期而不是市场的周期在发挥作用,谁将自己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延续下去,谁就将面临死亡。海尔、华为、TCL、联想这些在1980年代诞生的中国企业,其中优秀者已经达到自身的辉煌成就,而这恰好是一个15-20年的周期。能否超越从前的辉煌成就,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对于它们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下一步的发展,他们选择了走出去。一种质疑的声音逐渐清晰:本土企业赖以成功的经验能否帮助他们打败世界级的企业?中国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中国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是封建帝王权谋思想的翻版。中国企业靠此成功经验去和世界级企业对抗,无疑“螳臂当车”。因此有专家呼吁,超越西方的前提就是先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全面地西式改造,只有在全面吸收西方管理精髓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才能谈下一步的发展。但问题是,“中国企业在学习西方企业时只看见器具层面(技术/工具/概念),看不见背后的制度层面(产权/组织/激励),更不见精神层面(价值观/预设/信仰)的倾向。”中欧商学院教授肖知兴说,“而精神层面的问题,却很难靠全盘西化解决。因为精神层面的问题的一个核心是自我认同,一个亦步亦趋的优秀追赶者不大可能和西方平起平坐,更不用说超越。”所以,中国企业必须结合中国优秀的文化根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中国企业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这就是要在“道”的层面,真正培养出中国式的商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杨壮 《中外管理》2007,(3):60-61
中国企业应更关注美日管理思想的实质和精髓,而非仅把眼光停留在表面管理技能和模型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相林  赵升 《企业活力》1997,(12):19-20
企业改革要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张相林赵升国有企业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外,大多数都要完全走向市场。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扭转被动困难的局面,提高经济效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是两个关键性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深化改革更重要,还是加强管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会给中国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界来说,至少竞争变得更残酷。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与世界不同的文化更亲密地接触,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有更多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人才。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过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成为世界企业管理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管理理论界和企业实践界也对“BPR”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加以引进。有学者认为我国企业可以以“BPR”的引进为契机,缩短与国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差距。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的企业管理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不同,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实施“BPR”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关于什么是“BPR”、其实质是什么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尤其是对中国企业引进、借鉴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单靠升温乃至过热的市场拉动,单靠全球对我们迅速成长的疏忽,单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已经难以保证我们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面对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品牌,中国企业的下一步该如何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该如何与中介机构联手应战?而在这诸多现实疑问之前,我们先要冷静思考:中国真的已成为“世界工厂”了吗?“世界工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的工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13.
张学斌 《中外管理》2006,(12):64-64
“中国企业对战备的研究刚刚才开始重视,在对未来的投稿还不及国外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通常采取中国式的管理,这种包含人情、关系、利益等元素的中国特色式企业管理法则,在企业成长之初有效地将企业为数不多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为企业前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对数据化管理的需求更为突出,近几年,当中国的某些企业受到反倾销诉讼案时,因为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有力的成本数据而不能应诉,只能坐等反倾销制裁,给企业造成无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许多企业已经使用了计算机,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但是这些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却存在严重问题。“如何在企业内部运用信息系统实现各种管理资源(例如营销,库存,生产资源)的整合”,“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数据资源”。等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数据化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完成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分析与决策。只要保证数据质量,应用数据构筑生产和管理注程,进行微观与宏观决策,就能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运营的过程能力和效率。我们希望读者在看完文章后能结合本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实践,提出问题与建议,我们将邀请有关专家采取讲座,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自觉运用数据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通常采取中国式的管理,这种包含人情、关系、利益等元素的中国特色式企业管理法则,在企业成长之初有效地将企业为数不多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为企业前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发展趋势的日前明朗,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和严峻,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压力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有外部的,笔者在此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金融风暴已严重冲击全球各个角落,并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同时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危机之下,中国企业不应过多抱怨外部经济环境,而更需要“积极自救”的思维模式,面对危机积极反思企业内部是否存在问题,迅速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执行力,是指企业各层管理执行者对企业的决策、制度、经营目标等落实和执行的程度,也就是指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员工对企业管理目标执行的力度。有资料显示,成功企业的发展有20%归功于企业的策划,而60%则来自于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全面培育和提升执行力是首要任务,这也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爱红 《企业活力》2003,(10):66-67
<正>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应该认识到,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企业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有生命力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