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波 《商》2014,(6):147-147
我国自1996年宣布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以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我国外汇体质改革的终极目标。当前,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十分突出,中国能否通过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来减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然而,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以来,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尚未进行提升实体竞争力的结构性改革来消除经济疲软。在面对政府债台高筑和国债发行困难的情况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只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稳定金融系统。伴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传统的货币政策遭遇“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主要选择。面对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引起的热钱流动的冲击,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会把中国变成国际流动热钱的泄洪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实现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的我国更应该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而这就要求我国审时度势,根据本国国情选取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振海 《北方经贸》2004,(11):90-92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成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焦点。那么 ,时至今日中国到底是否具有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呢 ?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状况、金融条件、企业发展状况、外汇储备量、现行汇率制度、经济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对我国是否具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在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实体经济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要。为切实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与改革进程,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需要优化资本项目渐进开放的次序设计;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构筑"境内关外"资本项目"防火墙";加快推进内外分离型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体系的建立;探索功能性监管新体制、推进监管模式创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实现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的我国更应该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而这就要求我国审时度势,根据本国国情选取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琼 《财贸经济》1998,(3):19-21,63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孙琼·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正向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迈进。而国际国内要求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这种形势,借鉴国...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开放金融市场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迟早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短期外汇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得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或紧缩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变动方向和规模所左右,货币政策调节国内需求的能力被弱化.因此,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开放金融市场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迟早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短期外汇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得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或紧缩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变动方向和规模所左右,货币政策调节国内需求的能力被弱化。因此,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此,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成为我国今后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仍在摸索中进展,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并使之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现有理论和国际上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际情况,对各国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经验进行了比较,对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四个维度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进展进行相关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金融开放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应当坚持金融双向开放原则、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建设、构建双支柱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涉及国内国际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着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上海自贸区内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将会给中国以后提供可借鉴示范,但是,其本身也存在法律风险。外国投资法草案扩大了投资主体,同时增加了国际游资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但是,适当的法律规范可以把套利、热钱冲击等风险降至最低。IMF协定并不一定阻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但是,IMF协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风险复杂化。  相似文献   

12.
声音     
面对热钱流入少量异常资本流动不会严重影响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加强外汇管理、防止热钱流入的政策不能动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相似文献   

13.
黄凤羽 《财贸研究》2001,12(2):67-69
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核心内容。IMF经济学家对资本项目自由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们应进行各项准备:在稳定的前提下,增大我国的经济规模,完善经济结构;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持相对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善外汇体制,维持适当的汇率水平;选择适当的开放顺序。  相似文献   

14.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如国际收支平衡的风险、宏观经济稳定的风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两者冲突的风险、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风险、民族工业遭受冲击的风险等,因此,在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应改善国内经济环境,健全金融体系并选择恰当的开放顺序以最大限度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20年里,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以美元为主的固定汇率制度,以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此过程中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并向资本项目可兑换过渡。本文以此为背景主要阐述货币自由兑换的内容及要求、我国已具备自由兑换的条件以及我国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要面临的挑战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应遵循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在开放经济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将全方位与世界接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不断加快。1996年央行宣布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后,正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资本与商品的跨国流动越来越便利。长期以来因金融抑制与高度监管而并不突出的货币替代问题也必将越来越突显出来。可以说,货币替代问题在  相似文献   

17.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释放风险,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自动稳定器。基于32个新兴经济体1990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冲击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但不同汇率制度间存在系统性差异,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的负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样本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差异,将中国剔除后进一步检验汇率制度对全球金融冲击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作用,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而且,替换全球金融冲击代理变量、考虑制度因素影响、考虑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制度变迁的反向影响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由此可以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尽管灵活的汇率制度难以提供完美的绝缘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全球金融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真正实现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一定要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的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一定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促使汇率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连续贬值的趋势导致金融账户出现高位逆差,是我国近两年外汇储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估算近中期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在1.4万亿至2.6万亿美元的区间内。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建议当前亟需加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市场预期管理,并考虑适当放慢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审慎稳健推进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积极防范短期大规模资本频繁跨境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汇率和外汇储备造成较大冲击,同时坚持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慧刚 《商业时代》2005,(21):48-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越来越自由,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经济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短期资本的重要活动场所;国内资本与国际短期资本连接更紧密。金融危机的实例表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我国加入WTO,国际资本尤其是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选择合适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会减轻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浮动汇率制,近期目标和现实选择是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动跌宕起伏,欧债危机成为影响资本流向的主要因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持续低迷,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深度萎缩,新兴市场资本流向反复逆转。短期看,美国财政悬崖是影响资本走势的首要因素,热钱大规模流向新兴市场的可能性不大。中长期看,欧债危机仍是影响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发达国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热钱流动的潜在推手。对我国来说,如何增加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