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我国实际出发,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最有力的政策工具是贷款和利率。1998年12月7日,中央银行再次调低存贷款利率。这是我国3年来第六次降息。六次降息的时间和利率表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96年5月1日9.18%11.52%96年8月23日7.47%...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就是把利率从以往由中央银行依靠行政手段来制定,转变为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也就是说,通过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使利率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最终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中介,通过资金供求决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中央银行保持对利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年里,保值储蓄对我国大部分居民来说,一直是最具吸引力的个人投资渠道。保值储蓄是在通货膨胀较严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项金融调控措施,其用意在于:(1)保证储户基本利益不受损失。三年期以上定期保值储蓄存款的名义利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2)抑制消费、增加储蓄,降低通货膨胀率。保值储蓄对减少居民即期  相似文献   

4.
利率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杠杆,在经济运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现行利率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利率总水平偏低,利率结构不合理以及中央银行在利率上统得过死等,利率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 对此,我们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只有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的调控机制才能顺畅运行;只有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才能有效制导整个货币政策的运行,吞吐基础货  相似文献   

5.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央银行对政府应该保持多大的独立性,可通过货币政策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采用我国2000~2015年CBI、GDP、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以及货币供给等年度数据,利用"随机游走模型"考察了中央银行独立性通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如何对经济增长稳定性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印尼央行再次提高有价证券利率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5月7日宣布再次上调该行短期有价证券利率,以进一步加强政府为稳定印尼盾汇率所作的努力。印尼央行行长沙哈利尔·萨比林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该决定时说,央行再次提高有价证券利率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最近经...  相似文献   

7.
越南中央银行为改革金融制度 ,决定取消美元贷款的固定利率制 ,使利率随外国市场利率波动 ,这是越南首次实施与国际市场联动的利率制度。越南中央银行曾规定 ,国内金融机构对客户提供的美元融资短期利率上限为7 .5 %,将来不到1年的短期融资 ,利率最多可比新加坡银行间拆借利率3个月期多出1个百分点。以银行间拆借利率目前的水平来看 ,越南美元融资利率最高为7 .75 %左右。将来随银行间拆借利率的波动 ,上限也会跟着改变。美元融资占越南国内总融资额的25 %左右。越南中央银行决定今后对越南货币盾停止实施固定上限利率措施 ,实行…  相似文献   

8.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央行29日发行2008年第四十九期、第五十期、第五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日、起息日均为2008年4月30日,总量为990亿元。第四十九期中央银行票据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期限1年,以贴现方式发行,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最高发行量520亿元,到期日为2009年44月30日。  相似文献   

9.
刘越 《天津经济》2005,(7):39-40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这一利率体系的改革被提到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霍伟东  邓国营 《特区经济》2005,(10):153-154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自主决定利率。利率的市场化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金融交易主体有利率决定权;②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③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④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依靠间接手段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也就是说,货币市场严格遵守价格规律。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彭博新闻社6月10日】中国的出口增长可能已连续第3个月出现减缓,通货膨胀则从近12年来的最高点开始缓解,增加了中央银行会保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  相似文献   

13.
数字     
55元 随着CPI数据的公布,人们都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4月份CPI同比上涨2.8%,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是2.25%,存款利率就相当于缩水了55个基点。也就是说,如果储户将1万元定期存款存入银行,一年之后取回本金和利率相当于赔了55元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货币幻觉纳入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并利用2000年9月到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经过HP滤波处理后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出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我们发现在考虑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且利率对投资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并且利率对储蓄的调控作用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社保制度的缺位增强了储户的安全性动机以及投资渠道的不完善导致了储蓄的利率刚性。  相似文献   

15.
曹磊 《首都经济》2005,(11):38-40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和各自的特点自由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要求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但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唤利率风险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伊始,中央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上浮100%。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后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利率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变得日益突出,并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7.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甲对近期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他说,前一阶段,中央银行提高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根据有关利率的理论含义,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政府或货币当局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并使它们之间的关系能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体来说,利率市场化在形成机制上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或资源稀缺程度来决定的,在利率的运行机制上中央银行赋予商业银行充分的利率自主权,中央银行只通过调节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基准利率来间接地控制和干预其他利率,而不是靠传统的行政命令来直接管制存贷款等的利率,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使利率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发挥"指示器"的作用,由市场来传递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提高其效用.  相似文献   

19.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视野内,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有赖于应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据央行5月份所作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二季度城镇居民对当前利率的认可度降低,储蓄意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