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算与代数     
刘芹英 《新理财》2005,(8):22-23
历史上普及面最大的就是用珠算解决实用日常生活问题,以致一些人有所误解,以为:珠算只能作整数、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连分数运算都没有办法用珠算,更不要说是代数运算了。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在把珠算用于数学教育(如三算结合教学)就觉得作用有限,20世纪70~80年代,有心人开始了对珠算高级运算的研究,结果发现:没有用珠算不能解决的“可计算问题”。其实,道理很容易明白。因为一切的运算最终都要化为四则运算,甚至是加减,乘除运算也都不过是珠算加减的程序。于是,用算盘不仅可以进行求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通分、约分、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还可以进  相似文献   

2.
保证、关键、举措和情感都重要李绍珊近年来,我校珠算集训队在全省珠算通讯赛中曾多次获得好成绩,全校都感到光荣。通过前段实践,对成绩的取得有些体会,兹简述于下。一、领导重视是成功的保证我校领导一向重视技能教学,积极支持组织成立校珠算集训队,参加全省珠算通...  相似文献   

3.
在进入电子时代的今天,珠算的地位正受着严重的冲击,很多人认为:有了计算器和计算机,算盘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觉得珠算学习起来麻烦,速度也没有计算机快,应该把它请进历史博物馆了……这就意味着在现今社会珠算已经没有生命力,而我们的教学也就没有必要。对我们...  相似文献   

4.
珠算的教学过程并不复杂 ,但要使学生在计算时真正达到稳、准、快的要求 ,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 ,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体会。1 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珠算的必要性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必须将学习珠算的必要性、意义讲清楚。让学生了解珠算的发展史 ,国内、国外对珠算理论到研究及应用 ,以及我们国家领导人对珠算学习的关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珠算的热情。2 抓好珠算基本功训练珠算中 ,指法是最基本的功底 ,有些学生在指法练习中往往不习惯 ,也不重视 ,而是随心所欲 ,这样会造成不正确的打法 ,影响珠算速…  相似文献   

5.
早在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和其他国家的十字架、祭祀礼仪等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保护并获得成功的时候,笔者就曾萌动中国珠算也应申报的念头;待到2002年10月28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在中国北京成立的时候,这种念头已经强烈地转化成冲动,尤其是聆听到中国珠算协会会长、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会长迟海滨先生的一段致词:“珠算计算技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来陆续传至周边国家,有些国家  相似文献   

6.
珠算集训之我见林宇有些学校珠算教练员给学生集训时,单纯强调“练技能”,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这样造成了有的学生一到正式比赛就和平时判若俩人,成绩大幅度下降,记得一位珠算老前辈说过:“如果集训只是单纯地给学生练习看时间,那么扫地工人也能完成此项工作。”可...  相似文献   

7.
珠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门类,珠算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研究珠算文化,全面、正确地认识珠算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弘扬珠算文化、开发珠算文化、发展珠算文化、利用珠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试图对珠算文化进行全面论述和探究。 研究珠算文化,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珠算。所谓珠算,一般都说以算盘为计算工具叫珠算。其实,以算盘为计算工具是珠算的串档成盘阶段,在演变成算盘  相似文献   

8.
青年财会人员和财会专业学生,面对单调的珠算运算,总想用计算机代劳;面对计算机复杂的程序,又觉得何时才能熟练掌握,缺乏持之以恒学习的劲头。结果,不少人两头落空,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我认为,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运算工具,具有价格低廉,适用性强等优点,熟练地掌握珠算技术,在一般的财会业务计算中,特别是加减法运算绝不亚于计算机。过去,社会已经公  相似文献   

9.
珠算历史一些差错的真像周全中珠算历史遭到误解、曲解、窜改,谬误百出;华印椿先生曾作过正误录。对十二个问题加以纠正;靖玉树老师对疑案作过寻真,他在揭露研究中发现有些问题是因一人一时疏忽而误解。随后则传开来,久而久之便成了“算史”。这,真够滑稽,然而是事...  相似文献   

10.
一、二十年来山东珠算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一 )珠算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山东珠协成立以来 ,始终致力于珠算技术的普及。一是编写了科学的、适用的珠算技术教材。协会成立之初 ,即组织编写了能够用于教学和自学的《通用珠算》一书 ,全国发行 ,影响广泛。该书被编入《中国珠算史稿》附录。 1 998年组织编著了《齐鲁珠算大观》一书 ,是一部大型历史性、科学性著作。 1 992年 ,山东珠协大中专珠算教育委员会 ,集体编写了《通用珠算教程》 ,是一本珠算教学用的高质量的专业性教材。二是珠算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目前在全省各级幼儿园、小学、大中专…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脑化背景下加强珠算教学的意义钟爱兰一、珠算的价值和作用自从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就想把它利用到会计工作上,把广大会计人员从传统的计算、簿记等烦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确实是件人心所向的大好事。有些先进国家已开始把这一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会计电算化...  相似文献   

12.
刘芹英 《新理财》2004,(11):14-16
一说到珠算,社会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多数的人没有区分中国珠算与欧洲珠算,因而免不了把对欧洲珠算的研究议论,看成是针对中国珠算的.例如一提到珠算,学界不少人就认为早就淘汰了.其实是欧洲珠算早在1 6世纪就被淘汰了,进而取代它的是我们现在人人都学、都用的笔算;但中国珠算不但没有被淘汰,实际中一直在用着,而且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珠算以及在中国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更是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珠算协会自1979年10月成立之初,即确定了协会主要工作为鉴定、比赛、办学堂。围绕这三项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各项珠算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兴珠算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开展珠算技术比赛,是宣传珠算、普及珠算和提高珠算技术水平的最佳手段。比赛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珠算技术比赛,促进珠算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珠算技术水平蒸蒸日上,飞速发展。 中国珠算协会成立第二年,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珠算技术比赛——杭州邀请赛,开创了国内珠算技术比赛及交流的新局面。十五年来,中国珠协共举办过三届全国大赛,六次全国邀请赛,十一届全国少  相似文献   

14.
陈熙贤 《新理财》2003,(5):24-25
一、引言 1989年秋,收到《中国珠坛》编辑部抄转方宏计老师的来信。信中说:“对五珠算盘如何解决算珠不够用的问题长期无计可施。”他觉得我的短文《五珠算盘适合归除运算》全文只有一例,过于简略,要我谈细一点,以便平日将归除法应用于五珠算盘教学。我不知方老师学校地址;木写信联系。但我不能交白卷,打算写一组文章,好歹把相关问题向方老师及归除教学者做一番交代。当时工作较忙,竟把此事搁下来了,谁知  相似文献   

15.
“有为”与“有位”夏立臣,林家荣,赵一民珠算协会尽管是跨行业、跨部门的群众组织、学术团体,它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和发展。这枝珠算小花已在各地盛开,盛开……现在有些从事珠协工作的干部常常埋怨党政领导不重视这一工作,说什么“领导思想上就没有...  相似文献   

16.
华(印椿)老离井我们已经数年了。他从年青时代起,就热心于珠算的教学与研究。本世纪60年代初,曾与几位珠算界同志发起组织全国珠算座谈会,后上书教育部,筹建中国珠算协会,编写了珠算教材多本。晚年用了14年时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论述珠算史的《中国珠算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生前曾任中国珠算协会顾问,为国内外珠算专家,被誉为“珠算泰斗”。《算学宝鉴》水平是比较高的华老生前曾详细阅读过明代王文素编著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以下简称《算学宝鉴》)。他评价说:“明代珠算已流行于民间,……此时珠算已取代了筹…  相似文献   

17.
珠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珠算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保护珠算国粹,弘扬民族文化,以珠算博物馆为基地,构建珠算文化发展新平台,展示、宣传珠算历史,研完、弘扬珠算文化,发挥启智育人功能,再续珠算文化千年辉煌.  相似文献   

18.
珠算位位清加减法即把每加1位数(或每减1位数),处理一次进(或退)位的珠算加减法叫做珠算位位清加减法.珠算位位清加减法是珠算算法中优秀、常用的算法,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很利于普及.将珠算位位清加减法转化为珠算式笔算,笔者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将珠算位位清加减法转化为珠算式笔算位位清加减法,关键的是要把高位算起的珠算原...  相似文献   

19.
江志伟 《新理财》2004,(5):40-41
虽然中国学术界关于珠算宗师程大位的研究未免有些姗姗来迟,然而综观中国学者笔下的程大位,仍然充满着景仰、厚誉,且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证明,任何事业的成功与否,其先锋队组织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事业也是如此,我国的珠算事业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竞争的加剧,珠算应用领域逐步被蚕食。笔者认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珠算协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珠算事业的伟大复兴。如果任凭珠算科学没落,碌碌无为的珠算协会免不了后人的指责。作为珠算协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立下把一生献给珠算事业的宏愿。无论如何,珠算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永远是珠算协会,珠协是珠算科学研究中心和珠心算普及的核心组织。各级珠算协会要精诚团结做好协会的组织建设工作,不拘一格重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