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在2015年前让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就实现这一目标而言,电动汽车技术、产能方面可能并不是其主要制约因素,而政府的激励政策才是影响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推动力。在市场方面,早期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基础设施和石油价格等因素,将对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瑞典具有发展电动汽车的良好条件:政府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电力充足且基本来自核电和水电,无温室气体排放;汽车工业基础良好,有多家大型汽车集团,并有世界级汽车技术的测试基地。此外,瑞典政府还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提供政策补贴,对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提供大力资助。同时,瑞典能源、公路交通、电子设备和通信等政府部门和企业也参与到电动汽车的项目中,为电动汽车提供配套服务和运行方案,既为实现瑞典零排放目标努力,又为瑞典提供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很多国家的政府均把电动汽车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采取各种举措支持其发展。其采取的最新举措包括:出台国家战略,设立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加强对电动汽车研发的财政支持,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制定电动汽车标准,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以及税收减免来推广和普及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4.
产业经济     
1、十大车企将联手制订电动汽车标准10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为落实《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发展电动汽车的规划目标,国内前十位整车企业已签署《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自1970年诞生第一辆纯电动汽车之后数十年,电动车研发与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几年,俄罗斯意识到节能、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逐渐开始升温。对俄罗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做了概括介绍,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俄罗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前景。俄罗斯汽车制造企业,除研发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外,也积极同国外合作涉足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电池研发。2012年,俄罗斯交通部出台了《俄罗斯普及电动车发展规划》,进一步显示了俄罗斯政府发展电动车行业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在环保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开发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文章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如整车技术、新型电源技术、电机与电控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掌握国家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和发展战略,结合保定市的汽车产业分布情况,制定以电动汽车产业为突破口,寻求适合保定市情况的电动汽车发展道路;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势,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整合电动汽车产业与太阳能产业,完善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动汽车地方标准建设,制定各种激励和扶持政策,最终制定具有保定特色的电动汽车产业的规划布局、技术路线图、产业配套模式和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12,(9):6-7
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以纯电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技术路线。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相似文献   

9.
郑宗和 《经贸实践》2012,(10):46-46
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国内外的学界、业者和各国政府谁都没有怀疑过。但是,完全商业化运营的电动汽车究竟是哪种类型、采用哪种技术路线,一直没有定论。直到最近,“可快速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才被认为是电动汽车产业完全商业化的“真神”,而它的前提是解决与之配套的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电池寿命、充电次数、体积、重量、充电时间、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等制约着电动汽车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柱。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政策的核心议题,而特斯拉的开源为中国电动汽车业实现自主创新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而言,一方面应充分消化吸收特斯拉开源提供的全球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应以特斯拉开源为契机,积极引入开源机制,适时建立导向开放协作、平等竞争和自主创新的开源战略,跻身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由于具有无尾气排放、噪音低、舒适、易于操纵和维修以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环保型和经济型汽车的重点之一,并且其商业化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技术经济政策,法国的电动汽车产什卡展较快.不仅在研究和开发电动汽车技方面属于世界领先水‘而且电动汽车的使用广程度也高居欧盟甚至世界前列。本文将介绍法国近些年的一些发展情况,以及新近出台的一系列旨动汽车发展的财政、税收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技术经社法国研究和发展电动汽车的历史很长。早在70由于受世界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12.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分类,从全球汽车业的情况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特别是小型的纯电动汽车更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就实施了一系列政府计划,以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以实现汽车电动化为最终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日益清晰,相关技术和产业取得一定进展,全球汽车工业孕育着一场重大技术革命.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大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了政府支持的力度,以期达到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恢复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目标.可以预见,有关政府的强力支持,将明显加速产业化的步伐,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国越来越重视电动汽车的推广.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电动汽车相关产品的分类及其特征,对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电动汽车外部经济效益的解决途径,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旧技术竞争过程中,传统企业会适时调整研发策略,以应对新技术进步对传统技术造成的冲击。然而,新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影响究竟表现为创新替代效应还是创新互补效应,至今依然没有得到确切结论。以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比较传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两种新旧技术的发展路径,并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汽车产业的三阶段演化模型。进一步基于1995—2021年省级专利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各阶段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对传统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范式导入期(1995—2008年),新技术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方面促进传统技术发展;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范式构建期(2009—2021年),新技术依然对传统技术有显著推动作用,但仅通过工艺创新促进传统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减排成本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和减排成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纯电动汽车减排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较高,在万元每吨数量级上;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随着其电池容量的加大而增加;减排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下降潜力;当电池成本下降到2000元/kW·h以下或汽油价格高于11元/L时,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减排成本为负,此时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极具竞争力的减排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合作创新是当今企业实现自身迅速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整合产业链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建立合作联盟关系,充分利用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是各大汽车企业发展电动汽车事业的基本战略.在总结丰田、福特和戴姆勒奔驰等公司合作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合作内容、合作对象以及合作模式等3个关键维度对电动汽车企业合作创新策略进行分析的模型,以期能够为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分类,从全球汽车业的情况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特别是小型的纯电动汽车更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国内外发展电动汽车的实践,根据SWOT分析方法,具体地分析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劣势以及成本,并提出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对策,并且提出了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缩小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在电动汽车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并不大。通过分析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体系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性发展湖北电动汽车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对加快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掌握新一轮汽车革命竞争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