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组织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实行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在家庭经营、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等方面有独特的内涵。文章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相比,在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土地来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工商登记、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区别较大。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似,但两者在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规模化途径、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相比,都是国家积极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两者在组织形式、监督费用、分工水平、生产要素来源方面有明显不同。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并不矛盾,无高低优劣之分。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就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经营大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经营大户是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指农村中自筹资佥能力较强、产业选择和产品定位符合市场需求、有适度的经营规模、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能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产品的科教含量较高和销售渠道较稳定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大户包括家庭经营制的个体大户、雇工经营制的农场大户、合作(合伙)经营制的组织大户和公司经营制的企业大户四种类型。农业经营大户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种经营方式体现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小农经营结构与台湾的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营,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自有土地为基础,完全或主要靠劳动者自身的一种小规模自有自营的农业经营模式。台湾的农业制度典型地呈现了小农经营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小农经营,而是包含了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这一结构框架下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土地的适应性发展情况,对四川省广安市顾县镇、绵阳市芦溪镇进行走访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土地流转规模的重要因素包括地势环境、政策引导、经济发展;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地流转难易程度、土地租金价格、农民非农经济来源、政策扶持、土地经营方式等;农业与其他非农产业对地方的经济产生影响,农业和其他非农业在相互协调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经营方式创新、环境维护程度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承包者增多、农地经营年限延长等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主要的经营形式,可以在家庭承包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经营相对集中,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从而实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目标.正如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完善和创新土地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势成必然,必将展现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农业自身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和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从各国实践看,农业现代化主要有4种模式:美国、加拿大等国因地多人少而采用的大规模家庭农场道路;日本、荷兰等国因耕地有限而选择的小规模家庭农场道路;资源禀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德法等国选择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道路;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选择的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的发展道路。尽管条件迥异,但这些现代化模式仍有共同之处,即都实行了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公司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创新农业管理和经营体制;二是有利于创新农业的经营方式;三是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四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开放度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所形成的共识,对目前农经界关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分歧进行了辨识,特别是围绕农业的规模经营、分工经济、家庭经营的性质以及新近的创新试验等进行了讨论,阐明了作者的学术主张。文章认为:(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制度目标与制度底线;(2)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单纯地推进土地的流转集中与规模经营存在重大的政策缺陷;(3)将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活动,农业规模经济性的获得就可以从土地规模经济转向农业的服务规模经济;(4)家庭经营与经营规模无关,在产权细分与农事活动可分离的前提下家庭经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5)只要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的主体地位,家庭经营制度就具有不可替代性;(6)四川崇州所探索的"农业共营制"可能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体制。在坚持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的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律规范,不断强化国有农场与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地位,合理确立"统与分"的有效界限,探索能充分发挥双层经营优势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垦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多弊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联合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策略等建议,以此为发展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产业,西部地区的基本条件决定了只有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才能解决我国西部农业深层次矛盾。认真研究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中西部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将位于我国西部的贵州省作为研究省份,选择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农区县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文章首先梳理了我国西部农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背景并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西部农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现状,发现了目前我国西部农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我国西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并探索出了适合我国西部农业的3类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路径——不完全合同制、间接合同制和农工商垂直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户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丰富了农民生产经营农产品的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4种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在于更加规模化、集中化、市场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阻碍难题,提出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及提高农技服务等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农地规模经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对农业经营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农地的经营规模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在探索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对于克服土地细碎化,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具有重大意义。谋求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从农地规模经营的内涵、必要性、发展模式、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农地规模经营探索的优秀做法和我国各地实践呈现的特征,以及国外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国外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而我国基于地域环境探索出来的诸多模式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因地制宜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实施大数据战略要求。[方法]文章认为数字农业是实现这两大战略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数字农业将沿着数字技术产业化和农业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发展。[结果]数字技术产业化是用信息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起来、用网络把乡村和城市连接起来开展全产业链条的信息服务,将形成市场主导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产业数字化是把农业全过程数字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空间应变能力和生产要素的匹配使用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方式发展,将形成政府推动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两条主线融合到现代农业当中,必然形成数字农业经济体系,成为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成为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该文认为数字农业或者现代农业是必须同时包含数字和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的产业体系,论证了数字技术和现代农业的辩证关系。根据国内外实践和经验总结,初步提出了我国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可很好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度规模化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地区农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土地、劳动力、企业、合作社等基本条件,指出该地区适度规模化在土地流转、生产体系、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受制因素,提出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新型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强化科技力量、强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促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土地流转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背景下,研究种植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排序模型重点考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因素对农资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业贷款、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加工销售等7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江汉平原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土地流转年限、土地规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着积极影响; 土地流转价格、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结论]建议政府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方式,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受规模经营效益的驱动,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将不断推进,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率,对进一步扩大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为研究区,基于176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诊断影响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意的愿影响因素及贡献。[结果]影响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主要为生产经营、资源禀赋、流转束缚、环境特征、行为认知5个方面,假设的5个潜在变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331、0238、0218、0238、0240,均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入模型的19个影响因素中,新技术新用具运用、生产经营面积、地块数量和社会地位认知影响最为显著,而生产经济组织程度、流转租金、农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从健全农地流转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结论]研究对系统剖析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贡献、推动新时代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业部门的整体效益较低。农地流转的过程既是农地资源重新配置与再利用,又是促进农业资本深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定合理有效地农地流转制度来高效配置资本要素,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农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和配置效应两个维度来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资本深化的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别求农地流转对两个核心指标的影响大小。[结果]农地流转对农业资本增密和滞后一期的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正向促进关系。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加速了农业生产资料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运作效率,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资本的持续深化。[结论]加快农地合理规范流转是提高农业资本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体系的角度研究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证试图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构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和实证分析法,以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为实证对象,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构问题。[结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应用多元化的主体、制订标准化的质量体系、延伸产业链上的服务、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一种经营系统。即:优化土地改革,使土地产权稳妥集中,然后平衡产权所有人的利益分配,建立多元化经营主体制度;以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制订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产业链上下游经营者都必须依此标准把关产品质量;结合产业链经营特点推出特色产品服务;打造多元化的经营平台,围绕特色产品开展全方位的服务。[结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经营服务、经营监管与传统的农业经营体系不同,它具有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服务多元化、经营监管标准化等4个特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着力于上述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