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尽管近年来蔬菜价格持续高涨,但我国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问题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流通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蔬菜产业营销渠道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整合现有的蔬菜渠道资源,提高渠道主体的竞争力,最终建立一个信息畅通、效率高、低成本的渠道模式,使蔬菜价格合理化,均衡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山东省214个行政村670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大小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对灌溉和环保这两种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知农户收入增长越慢、村庄的类型越优越、村庄距离县城的距离越短、基础设施的价格越低、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越小、农户家庭结构越先进、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优越感越强,农民的满意度就会越高,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比较而来的优越感,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患寡"更"患不均"。同时发现基础设施随时间发生的改良并不显著影响农民的满意度,说明"忆苦思甜"的心理状态在农村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3.
蔬菜营销渠道合作博弈研究——基于批发商和零售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视角,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建立了蔬菜营销渠道合作模型,并以南昌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渠道信任通过其对渠道合作两种主要威胁的影响来支持合作,即贪心和害怕。研究还发现,蔬菜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才是合作的先决条件,蔬菜营销渠道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并发挥专业村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工专业化理论、农业区位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提出以要素禀赋为基础,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并作用于专业村竞争力的逻辑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基于2017年北京、辽宁、河北省(市)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专业村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表明,自然资源是专业村形成的基础,人力资本是专业村形成的内生动力,政府支持是专业村形成的外部保障,专业村产业集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显著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技术储备、市场需求; 标准化生产、市场需求,分别对专业村“软实力”和“硬实力”有着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与政府支持对专业村竞争力的影响需通过外部规模经济的放大方能实现。[结论]应充分利用主产地资源禀赋优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从业状态、蔬菜价格的稳定程度显著负向影响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蔬菜销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蔬菜种植规模、蔬菜生产的商品化率、蔬菜销售的难易程度、离最近蔬菜交易市场的距离、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获得技术的难易程度显著正向影响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而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年限、蔬菜种植户所拥有的运输工具和获得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则对其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就集体林产权安排、林农增收之间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西武宁县的问卷调研数据,借助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承包到户对林农自愿经营有正向影响,林农自愿经营对收入增长也存在着正向影响,林权制度对林农收入增长有间接影响;林农自愿经营在林权制度与林农收入增长中起着明显的中介效应;政策的稳定性、林农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对林农经营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因此,林权制度改革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林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他们的林业经营意愿,从而促进林农的收入增长,使林权制度改革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食品系统纵向协调程度趋于紧密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也能大量观察到。本文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中国农业食品系统中涌现出的形形色色的合同安排的驱动力量、决定因素及其政策含义。分析数据来源于对我国著名的蔬菜出口基地——山东省菜农以及蔬菜加工商的抽样调查。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菜农选择销售渠道的主要因素。定量分析表明,我国的农业转型、制度转型以及贸易自由化是这些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专业化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影响到农民销售渠道的选择。农业专业化增大了农户的风险和依存性,因而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出于风险回避的动机,倾向于把蔬菜销售给大型加工商,尽管现实运作中这些农户牺牲了部分讨价还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小农户经营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加工商从小农户或者从批发市场采购的交易成本显著加大,从而转向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大农户采购原料。这些变化对市场化改革、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的平衡,以及对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都有着深刻影响。文章认为,转型经济国家应更多地关注市场制度安排的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便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畜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企业为样本,在测算了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交易成本和制度环境对前向和后向整合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畜牧业产业链前向整合程度和后向整合程度都在提高,但是后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前向整合程度;从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养殖环节前向整合程度在降低,而后向整合程度在上升;饲料环节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在逐渐提高,后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较低;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环节后向整合程度稍有上升,而前向整合程度则非常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交易成本变量和企业政治关联等制度环境变量影响前向整合程度;而影响后向整合程度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交易成本变量和法律制度环境、企业政治关联等制度环境变量。  相似文献   

9.
按照信贷制度整合工作的总体要求,信贷制度整合工作小组对全国30个省级分行的三个客户处、信贷管理处、风险管理处、二级分行的前后台以及县级支行下发了<信贷制度整合调查问卷>,就农发行信贷制度整合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征求各级行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来看,除个别行没有按要求上报、影响了统计外.大部分行都认真填制了问卷.此次共收到反馈的有效调查问卷2511份,其中省级分行各业务部门问卷138份,二级行前后台问卷626份,县级支行问卷1747份,调查对现有机构和部门的覆盖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0.
渠道关系视角下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海红 《南方农村》2010,26(4):81-84
长期以来,导致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收入增长慢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产品流通模式落后。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的弊端。要提高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对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优化研究,而在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上,渠道关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合同关系与农业垂直一体化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特性理论,分析合同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方式的各自适应条件,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两种一体化方式做了阐述,最后就垂直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矿业探采一体化本身是探矿主体或采矿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过程.探采一体化具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扩大规模效应、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优势.受制于我国传统地勘体制和矿业市场环境的限制,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着地勘行业严重萎缩,探矿业滞后采矿业,探采不平衡,探采一体化推进缓慢等诸多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明晰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机制和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推进矿业探采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结构方程的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与林农合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关系契约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以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与林农合作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影响林农与企业间合作关系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合作行为、环境条件及农户认知对林农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承诺、信任及合作行为对林农企业间合作关系稳定性有正向影响。在分析各影响因素具体的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更好地促进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与林农有效合作、保障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原料供应稳定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规模化种植的优化规划搭配方案,它是农业规模化种植获取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研究的一方面。本文所用的动态规划模型,可对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进行筛选,使所选的方案达到最高利润。另外课题主要研究目的是比较传统的规划方法与本文的动态规划方法的优劣,所以在比较时,统一采用人工规划时所用的价格,产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居民随机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此分析影响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有学历、家庭收入、对生态补偿以及生态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而且学历和家庭收入有双向关系,学历对居民的生态补偿及生态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有正向影响。因此,提出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以提升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加大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从而增强居民的生态补偿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土地的特点与其经济区位而对土地进行利用、开发与改造的社会经济行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特性,过去多注重于第一产业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现在,它难以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特点,以产业结构分类为基础,按土地利用所服务的产业部门,提出了一套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共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有4个类型,分别是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和后备产业用地;并在这些层次之下进行续分。该分类体系具有层次多、类型全;土地类型编号科学,便于记忆、理解;有效方便地衡量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使用方便,应用面广,易于被国内各个不同部门接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结构方程模型森林康养消费需求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问卷,结合实地调研与在线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阶段中国居民森林康养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康养产业普及程度较浅,深度的森林康养内容认知与发展进展很浅薄;森林康养消费需求会促使居民的消费行为,而态度、知觉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态度、规范与知觉控制之间影响显著。因此,应设计多层次森林康养产品,鼓励森林康养养老,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居民参与森林康养的客观能力,奠定消费战略的基础;研究康养理论,推行康养理念,设计康养服务产品;政企协力推进,构建政-企-森-居-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以便促进森林康养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贷约束与渔业发展——基于1359户养殖户调查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焱良  陈洁  罗丹 《农业经济问题》2012,(8):84-89,111,112
本文利用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水产主产区1359份养殖户调查问卷与访谈资料,对渔业信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表明,尽管近年来渔业获得的金融服务明显加强,但正规金融渠道尚不畅通,信贷约束非常明显,且主要依赖于民间借贷;养殖户诚信水平较高、资金缺口大、信贷需求强烈;加强渔业信贷支持显得很迫切,应将渔业作为金融支持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民特点,积极促进农民各阶层职业结构的合理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利用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并决定着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矿产资源开发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密切.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应适当延长矿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矿产资源开发应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