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坤丹  莫山民 《商》2013,(24):113-113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与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发生了一定的矛盾。以海南黎族的传统文化为例,它们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遭遇了挑战,也遭遇了机遇。机遇在于他们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挑战在于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各种途径、模式、理念可能会对传统的黎族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打破原有的文化体系和架构。本文围绕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这两大关系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合理调节二者的关系,促进文化传统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疍家人因常年生活在海上,其服饰文化深受水环境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质,在疍家文化逐渐被关注的背景下,咸水歌和水上婚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和利用,然而疍家服饰虽极具特色开发利用程度却仍不明显。本文以海南疍家服饰文化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其旅游开发价值,以期为海南疍家服饰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衣壮服饰是黑衣壮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以黑为美的民族服饰文化,但伴随着穿传统黑衣服饰人数的减少,纺织、印染、刺绣等服饰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民族服饰文化现状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服饰文化的激烈碰撞下,现代社会里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逐渐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文章就当下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困境,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服饰文化发展潮流下黑衣壮服饰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南水乡在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这种服饰文化是江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遗产,使江南地区传统且独特的审美趣味、民族个性得以保留与发展,就显得尤为紧迫。以"活态保护"的方法研究江南水乡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建立生态展示博物馆、保护民间服饰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以实现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转换为主动力,合理进行传统服饰的开发,可成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品牌》2020,(2)
黎族是海南岛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俗民风和生活习惯朴实。黎锦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织品,其复杂精巧的工艺更是传承着黎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本文将从海南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数字化传承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但黑衣壮服饰文化也遭受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在传承上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坎坷,造成今天黑衣壮传统服饰的衰落。文章通过对黑衣壮服饰传承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黑衣壮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各个群体对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现阶段服饰传承的保护,使壮族服饰文化更好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焕发黑衣壮服饰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凉山彝族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彝族服饰文化为切入点,论述了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传承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开发利用彝族服饰文化资源与发展凉山彝族地区的民族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地区服饰文化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凉山彝族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彝族服饰文化为切人点,论述了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传承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开发利用彝族服饰文化资源与发展凉山彝族地区的民族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7)
据历史资料考究海南黎族图腾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人们欲做自然主人时图腾提供了信仰支持,另一方面图腾存在年代久远,早已融入黎族世辈思想意识中去,对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价值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深入研讨海南黎族图腾文化,为提高其商业文化价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文化传承在高等教育中现有的发展状况。分析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文化传承的内容,广泛的具体实例。文化传承作为一种固有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促进文化经济建设发展形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传承的发展正在从优化文化传承结构、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环境爱展状况等几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4,(2)
彝族服饰是彝族人们宝贵的财富和精神产品,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载体,具有研究价值也有欣赏价值。彝族服饰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同化,加之彝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使不少的彝族服饰已经绝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彝族服饰文化要显示出生命力,必须走更新、创造、发展的道路,通过创新来解决继承传统与向前发展的问题。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彝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必须加强课堂教育,笔者谈传承彝族服饰文化美术课堂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海南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其内涵相当丰富,作为海南特色文化之一,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个战略性目标的实现,探索茶文化的传播途径,运用传播策略对海南茶文化开展宣传,对海南茶文化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20,(1)
苗族衣领结构设计在少数民族服饰变化中种类较为丰富,随着时代的变迁,服装款式的千变万化,苗族衣领元素也更加的丰富。本文通过分析苗族衣领结构特点,将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领口样式,如圆领样式、方形领口样式、V型领口样式,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并制作出三款具有苗族衣领特色的服装。本文研究成果使得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中得以延续,传承了民族文化,丰富了现代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中提炼的能代表民族文化并具有符号属性的事物。在我国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符号体现在很多领域,公共基础设施是重要载体之一。海南省是我国黎、苗等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本文拟以海南琼中什寒村公共基础设施为例研究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此研究对挖掘和传承海南民族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海南水满乡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水满乡在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中,具有地理位置、乡村环境、热带经济和黎族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水满乡水满村旅游业曾经得到阶段性发展,但也一度衰落。当前,水满乡被海南省政府遴选为第一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对象,重新起步需要突破原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应该秉承保护优先、轻度开发等原则,注重开发养生项目等来逐步推进水满乡特色旅游村镇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宛春 《商》2014,(22):115-115
中国服饰犹如中国文化,源自于各个民族的相互影响而生成,然而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既复杂又特殊的文化体系,使我国各个民族服饰之间既相互辉映,又颇具特色。因此当代服装设计中,借鉴了诸多古代服饰文化元素,既扩充了当代服饰设计的创作思维,又使当代服装融合了民族元素特色及着装理念,成就了现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李治  杨光 《消费导刊》2013,(9):150-151
“合亩制”是解放前在海南岛中部黎族主要聚居地特有的社会经济形式,学者们一直对“合亩制”地区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本文对海南黎族“合亩制”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跟踪梳理,对“合亩制”社会性质、生产力状况、发展变迁,以及“合亩制”地区黎族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等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和阐述,以有助于“合亩制”地区进一步的研究和海南岛黎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土家族服饰时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土家族就是其中一个,我国对少数民族采取区域自治管理制度,因此,各个民族都自主发展自己的文化,土家族服饰文化就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同时手术民族的服饰文化是我国服饰文化主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和完善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时尚化是现代特别流行的词语,服饰时尚化体现着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多元化的需求。本文主要对土家族服饰时尚化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化下,关于少数民族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也成为了重中之重。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赫哲族的精准扶贫而言,也应当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视角来进行经济发展,提升其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较好的保留传统文化特色,这也较为符合精准扶贫的精神要求。本文研究中对赫哲族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况进行了阐述,探究了目前赫哲族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问题,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给赫哲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所带来的机遇。最后从精准扶贫政策视角下提出了赫哲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的染织、剪纸、刺绣、文身、制鼓等传统工艺美术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各色各样图案。这些图案是黎族、苗族、回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当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深入探讨民族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装饰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美化乡村和美化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