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兆军 《现代财经》2007,27(10):28-30
资本市场变迁及运行效率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其中信息空间理论为资本市场制度变迁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同时,中国资本市场正处在发展建设之中,亟需有效的理论指导其发展。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和特殊性导致诸多理论的应用存在局限性。而信息是各理论流派研究的核心,只是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故信息空间理论可为研究资本市场变迁和制度选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表现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道武 《当代财经》2005,(8):114-116,120
会计信息质量是确保资本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灵魂。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信息质量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予以保证:一是信号传递或信息披露;二是信息甄别。其中,资本市场中的信息甄别效率是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保证。要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甄别,就必须了解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表现及其特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表现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所以,对于证券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来说,信息披露尤其是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已成为公司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一项信息是否有用,取决于它是否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合理的预期。显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就应旨在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也就是说它不但要能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亦要有利于投资者形成一个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这就要求信息披露要做到全面、可靠、准确和及时。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意愿与公司价值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东 《现代财经》2007,27(10):53-57
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以及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应在信息披露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意愿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信息披露意愿的现实意义及管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信息披露制度是联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梁,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①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了作了文献评述.  相似文献   

6.
论财务分析师与资本市场信息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雁翎 《当代财经》2002,(12):70-73
财务信息公司披露和财务信息资源对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和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影响,财务分析师是解读和分析财务信息的主要中介力量,尤其对于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财务分析师的基本功能,财务分析师行业的发展,介绍了国外对财务分析师预测结果,预测方法和预测形成过程及使用信息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财务分析师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仍在持续,表现为价格持续下跌,失业率上升及经济增速放慢(低于潜在产出水平)。通货紧缩为何长期持续,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本试图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微观行为,认为:通货紧缩时期在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上,因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从而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的深度。劳动力市场上效率工资的存在造成失业增加,工资成本反而下降;高等教育普及使原有凭结构的信号传送功能弱化,迫使人们追求更高学历层次,并为之增加储蓄,减少了即期需求;商品市场上厂商之间博弈会形成折弯的需求曲线和价格粘性;信贷市场由于银行风险厌恶程度增加,信贷配给更加严重,债券市场因代理人问题出现萎缩;中小企业融资也因各层级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程度差异,形成低层级融资均衡,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投融资不足。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而信息公共物品的性质、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供给的自然垄断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及信息披露方和使用方之间的博弈,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成为必需.因此,构建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补充的信息披露机制才是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王海连 《经济师》2001,(6):178-178,180
资本市场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企业如果想从资本市场筹认资金,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就必须要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特性,而信息是联结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纽带,本文试图从企业如何改变信息披露程度,即消除不对称信息来调整资本结构这方面对该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后果来看,公司高水平、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资本成本,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分析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权益成本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透明度、中间信息透明度是怎样通过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权益成本的,最后针对我国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晓丽  宋晓宁  楼瑜 《经济论坛》2007,(18):111-116
一、问题引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information disclosure)是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而透明度(transparency)是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和自愿信息披露的共同结果,是资本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信息时代,资本市场信息条件与市场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金融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张文 《经济经纬》2005,(2):153-156
风险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重大障碍:信息不对称,并结合风险资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风险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资本支持作用,在微观层面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链条的重要一环;在宏观层面上弥补了资本市场缺陷,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同时,在制度定位上,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套制度性规则。  相似文献   

13.
刘义圣 《经济问题》2002,(12):61-64
我国资本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体现,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证券价格形成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市场退出机制以及资本市场结构等成为掣肘其有效运行与成长的主要因素,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以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新兴市场的开放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影响备受学界关注。2014年沪港通的实施实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双向开放,为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股价信息含量和股价信息反应速度的研究视角,利用2012-2016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沪港通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利用部分开放的试点机制作为自然实验,基于DID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股票定价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在沪港通实施后的半年,沪市标的股票的信息含量并没有明显改善,在中期和长期沪港通均显著降低了标的股票的股价同步性,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就股价信息反应速度来看,其产生效果的时间要慢于股价信息含量,在沪港通实施后的长期,标的股票的股价信息反应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研究发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尤其是双向开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离散度的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随机鞅理论分别从基于可得信息集和完全信息集这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与资源配置最优性和次优性。在理性预期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其基本结论有四:一是资本市场(条件)有效等价于事后帕累托最优,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等价于事前帕累托最优;二是资本市场事后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三是资本市场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四是不满足信息强对称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后帕累托次优,而不同时满足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前帕累托次优。最后,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了实现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或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随机鞅理论分别从基于可得信息集和完全信息集这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与资源配置最优性和次优性。在理性预期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其基本结论有四:一是资本市场(条件)有效等价于事后帕累托最优,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等价于事前帕累托最优;二是资本市场事后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三是资本市场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四是不满足信息强对称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后帕累托次优,而不同时满足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前帕累托次优。最后,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了实现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或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上利益相关者不合作博弈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渊 《财经科学》2003,(5):21-25
本通过信息不完全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结合信息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对资本市场中各利益相关包括投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不合作博弈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的有限理性及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试图针对资本市场的现状寻求某种制度安排来促使信息趋于完全。克服各个利益相关间的不合作博弈行为,变不合作为合作,最终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在促进改善地勘行业诚信环境、推动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增强国家在国际矿业市场的话语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相关概念的厘清入手,在系统梳理我国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的历史沿革,总结其现状的基础上,从我国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现有的资本市场体系较难适合矿产勘查企业的投融资、矿产勘查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的融资主体缺失、缺乏综合性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职责定位不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了理清政府定位和职责、建立完善规范的注册地质师制度、建立完善的矿产勘查信息披露标准和制度、促进综合性中介机构建设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披露机制对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一个有关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假说 ,即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 ,那么影响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检验结果支持了本文的论点 ,即越是高层级的资本市场 ,要求私营企业披露的有关经营方面的信息就越多 ,而在现阶段 ,经营信息的披露会给私营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因此 ,私营企业更多地依赖低层级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魏巍  王玥 《经济论坛》2003,(12):15-15,5
有效市场理论(EMH)以市场价格与信息利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核心,对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描述和揭示,它对指导市场的管理和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基础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实际,评估中国证券市场有效程度,并分析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EMH的基本内容资本市场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重新分配经济体的资本所有权,因此理想的资本市场价格应是资源分配的正确信号。在证券价格任何时候都“充分反映”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情况下,企业可以做出正确的生产投资决策,投资者可以选择代表企业所有权的证券。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