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让吉利走上合资之路,这可能是徐刚目前带给吉利和李书福最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07,(23):104-104
李书福连续第三年榜上有名。与往年不同的是,2007年里的他没有发出惊天地的豪言壮语,亦没做出让世人侧目的壮举,但不论是在合资路线压倒一切的过去,还是在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始终都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自强不息、逆境奋进的缩影。2007年有"狂人"之称的李书福表现  相似文献   

3.
有人请李书福推荐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汽车,他毫不犹豫的推荐吉利的自由舰,“这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轿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4.
陈海生 《经营者》2005,(2):20-21
<正>虽然吉利与国润拥有两家合资公司,但是李书福目前仍然掌握着吉利控股的核心资产。彻底控制香港上市公司后,李书福可以将旗下更多的优质资产装进去,募集更多资金以求长远发展。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就在国内汽车企业为到底要进入国内外哪个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人物,吉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李书福之引人瞩目,有言为证:比如他说: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比如他说:吉利要做中国的“丰田”!吉利之“特立独行”,曾引来一些议  相似文献   

6.
吉利娶千金     
尽管深知前路难,但吉利汽车集团仍执意下注沃尔沃轿车。李书福认为,这是吉利汽车集团转型的关键一步。一旦成功收购,吉利可借沃尔沃的原有资源和通道,跻身海外成熟市场。如此迫切,意在向高端转型。  相似文献   

7.
《山东企业管理》2010,(3):38-40
当然,李书福的笑容绝不仅因为“便宜”。在3月30日于北京举行的吉利并购沃尔沃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和吉利的另外几位领导一直站立于演讲台。李书福说,这是和西方学的,表示对新闻媒体的尊重。台下的记者调侃说,“吉利很善于向西方学习,猜想以后会从沃尔沃那里得到较大程度的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8.
1997年,吉利进入了汽车行业,成为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在过去近20年里,吉利实现了从低端品牌走向自主创新品牌,从国内市场到亮相国际的发展,在吉利成功的背后,其领导者李书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企业家思想与企业实践之间动态的互动关系,归纳出李书福演化发展式企业家思想的三大特征:执着前方、坚持前路、摸索前行,形成了一套以“目标界定-实现过程-路径探索”为内在逻辑的企业家思想体系.此外,本文针对李书福企业家思想和吉利企业实践的关系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家思想指导企业实践,企业实践的反馈影响企业家思想,丰富其内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的未来出路是在民营企业。民企造车的惟一出路是国际化和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李书福不止一次的如此表示。1998年,当李书福正式宣布进入汽车领域申报汽车项目时,他的口号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吉利汽车充当的是汽车业的鲶鱼角色。而如今,他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中国。如果你问他:“将来吉利会以哪些国家和区域为销售重点?”他说:“全世界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2005年,李书福和吉利可以说是斩获颇多。这一年,吉利集团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这一年,李书福还穿着唐装带领吉利汽车两…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两会,李书福在向温总理汇报“吉利能造两万块的汽车”之后,突然感觉到国家已经把自主创新放在了更高的层次上。于是,吉利开始了180度的大转弯,“造更可靠的好车”成为新的使命。 在克服了心理纠结和各种顾忌之后,9月18日,吉利宣布召回2175辆动力转向器有问题的远景汽车。向世人进一步展现了一个自信的吉利、一个勇于成长的吉利。  相似文献   

11.
涂彦平 《经营者》2015,(1):36-37
吉利与知豆的合资合作表明,李书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抛弃"了康迪,而把微型电动车的宝押在了知豆身上大约两年前,《汽车商业评论》采访电动汽车品牌知豆创始人鲍文光时,我们曾设问,"这位台州商人会是又一个李书福吗?"今天,这两位同为浙江台州籍的汽车人开始联手发力电动车。2015年1月10日,吉利控股集团与新大洋机电集团在甘肃兰州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微型纯电动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8日,李书福公然把一款吉利自由舰轿车弄到全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这是该车展举办98年来首次出现的中国汽车。李书福竟敢到美国汽车“三巨头”门口班门弄斧,这种狂妄之举让国内外汽车大腕们着实吃惊不小。有些人纳闷:这个“疯子”是不是又犯病了?然而,李书福有自己的想法:把汽车卖到外国去,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汽车跑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吉利的崛起和李书福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2001年整个集团收入22.5亿元,在全国最大工业企业当中排名第442位。同年11月份,国家经贸委正式批准吉利具备轿车的生产资格,吉利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 汽车已卖到4万多台。 吉利集团是一个家族制管理的企业,在16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2,(16):10-10
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些政策比较怪,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比如今年初李书福抱怨的,沃尔沃要国产落地必须建立合资公司,最方便的就是和吉利合资,最后等于是左手和右手签了协议。一些人确实搞不清外资拥有的品牌和外国人创立的品牌之间的区别,让一个有志气的中国汽车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平地又多了一个坎坷。  相似文献   

15.
铁算子出击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8,(23):98-98
在实现了“造车”梦想后,李书福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李书福说,吉利要造全世界最环保、最节能、最安全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这都缘于吉利正在经历战略转型,从原来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到现在的“技术竞争”,积蓄继续前进的重要资本。奥运会期间,世界上最经典的伦敦出租车已经出现在北京街头,这已经是吉利旗下的产品。2008年11月18日,吉利熊猫上市。用李书福的话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吉利与沃尔沃签订了并购框架协议,这幕中国迄今为止最为引人注目的汽车业并购大戏终于拉开了幕布。2009年12月5日,李书福应邀参加200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李书福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李书福和吉利汽车拿到轿车准生证的第十个年头。从刚迈进汽车行业门槛时的呐喊与草根形象,到成为沃尔沃与吉利双料掌门之后的有意低调,进退之间,李书福更熟悉行业规则,也具有了更令人吃惊的调动资源的能力。不过,梦想仍未着陆。跨国并购的宏大梦想与理性现实的碰撞仍未停止。诸如沃尔沃国产计划何时落地、资金实力能否支撑前行的质疑,  相似文献   

18.
吉利集团董事会主席李书福在10月里做了两次演讲,都和中国与欧盟的字眼有关。一次是在欧洲,一次是在上海。话题的由头,不用解释也知道,是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如果没有沃尔沃这杆大旗,以吉利汽车的品牌力量,恐怕没人会愿意听李书福来谈论全球合作和宇宙未来。李书福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里充满梦想的人,从造车开始,不管梦想多么遥远,到目前为止,至少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吉利和李书福的梦想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汽车商业评论》节选李书福在欧洲的演讲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李书福5年前的转型战略,把“吉利牌”压进了箱底,用帝豪、全球鹰和英伦3个新品牌取而代之。5年后,当吉利打算由“技术”向“品质”二次转型时,李书福决定打开箱盖,重新取出“吉利牌”。  相似文献   

20.
吉利临界点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6,(12):66-69
中国最特立独行的汽车厂商和它的老板都处于蜕变升级的关键时刻,但挡在“野孩子”面前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2006年6月6日,北京。6款新车型的效果图摆在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和他的随行人员面前,它们是吉利即将推向市场的新产品。大家对其中4款的看法都很一致,只在两款车上意见出现了分歧。李书福喜欢前卫、夸张的造型, 这符合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但吉利控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